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阅读。
翔翔和小伙伴举起又细又长的竹竿,就想去挑帽子。忽然,一只美丽的鸟儿衔着几根(gēn gèn)干草,飞进帽子里。“这只鸟要干什么?”“它要在帽子里做窝。”“做窝?是要下蛋吗?”“下了蛋,是要孵小鸟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翔翔说:“我不要帽子了!让鸟儿在里面做窝吧!”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____”标出。
2.照样子写词语。
又细又长    又____又____    又____又____    又____又___
3.看到小鸟要在帽子里做窝,翔翔做出了怎样的决定?请你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翔翔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16 02:03: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快速阅读,回答问题。

长城在我心中

我的遐思,追寻过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青青牧草,大兴安岭茫茫的林海雪原;追寻过鄂尔多斯的千里戈壁,塔克拉玛干的万里沙海;还追寻过那远古的黄河故道,逶迤的长江堤岸……然而,最使我心潮澎湃的是那绵延在群山之巅、横贯黄河南北的长城,我魂牵梦绕的长城!

在孩提时代,图画中长城那巨龙般的雄姿,就曾给我的梦幻抹上几笔神奇瑰丽的色彩。城墙下有野花的芳馨、小鸟的欢歌;城墙衬着蓝天,绕着白云。那真是一个多彩的世界。“这就是祖国的象征吗?”那时候,我极想知道祖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爸爸总是对我说:“去长城吧,站在长城上你就会知道了!”在懵懂的童年,长城唤起了我对我们民族、我们祖先、我们伟大祖国河山的一种庄严神圣的情感。

后来登上长城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为了纪念首登长城激奋感慨的一刻,我拍了一张照片,珍藏至今。照片上,一个少年正在攀登一段极为陡峭的长城,仰起的脸红扑扑的,汗涔涔的,露出几分豪情,也透着几分稚气。我珍爱它,不仅因为它赢得了同伴羡慕的眼光,更因为它记载着我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是的,多么难忘啊,我体会到了父亲那句话的含意,而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也第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光。我猜想,这地球上最长、最坚固、最浑厚的灰墙里,一定包蕴着什么——它似乎有些神秘,有些幽深,看上去虚幻无形,但我确实地感到它的存在了,它不就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伟大灵魂吗?

我站立在宽阔的长城上,极目远望:在广阔的天宇下,这古老的城墙,随着群山万壑绵延伸展,跌宕起伏,宛如横卧在华夏大地的灰色巨龙,那高大的烽火台,有的像奋起的勇士,傲视长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对苍穹。千百年屹立于此的长城啊,你是生命的记录,历史的见证!塞外强悍的风呼啸着,仿佛倾诉着长城的经历。在长城上,我拼命寻觅着古战场的遗迹,希冀勾画出一幅幅长城内外悲壮的历史画面。在这长城的历史画卷中,不乏反抗暴君的勇士,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

啊,长城!伟大的长城!你永远在我心中!

阅读链接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根据此前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公里,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公里,总长超过2.1万公里。

长城自建成以来发生过许多场战役,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战争,抗击匈奴的名将层出不穷,卫青、霍去病、李广……还有明朝抗击瓦剌和鞑靼的战争,明朝后期和满清作战的战争;离我们最近的就是自1933年开始的抗击日本的长城保卫战。

【小题1】读句子,写出主要意思。
(1)在孩提时代,图画中长城那巨龙般的雄姿,就曾给我的梦幻抹上几笔神奇瑰丽的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猜想,这地球上最长、最坚固、最浑厚的灰墙里,一定包蕴着什么——它似乎有些神秘,有些幽深,看上去虚幻无形,但我确实地感到它的存在了,它不就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伟大灵魂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长城上,我拼命寻觅着古战场的遗迹,希冀勾画出一幅幅长城内外悲壮的历史画面。在这长城的历史画卷中,不乏反抗暴君的勇士,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根据提示列出文章的提纲。
题目:长城在我心中
开头:_________________(第1自然段)
中间:(1)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自然段 )
(2)____________________(第3、4自然段 )
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5自然段)
【小题3】根据“阅读链接”的补充阅读,请你将下面的句子改写具体,并尝试进行创造性的表达,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感。
在长城上,我拼命寻觅着古战场的遗迹,希冀勾画出一幅幅长城内外悲壮的历史画面。在这长城的历史画卷中,不乏反抗暴君的勇士,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
在长城上,我拼命寻觅着古战场的遗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长城的历史画卷中,不乏反抗暴君的勇士,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说大话的维克托》,完成练习。

说大话的维克托

班上转来一个新同学,他的名子叫维克托。

维克托和同学熟悉以后,经常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奇遇,例如他怎样一个人扑灭一场大火,又怎样从河里救起一个快要淹死的孩子。大家都信以为真。

有一 天,班上的同学排演一出话剧,不料,在演出前,扮演主角的学生突然病了,大家发起愁来。“我很熟悉这个角色,就让我来演吧。”突然,维克托自告奋勇地说。同学们立刻转忧为喜,都从心里感激他。

到演出的那一天,维克托却没有来。同学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找遍了校园的各个角落,仍然不见他的踪影。

第二天早上,同学们走进教室,看见维克托安闲自得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大家立刻围了上去。

“你昨天为什么不来演戏?”

“忘了。”他若无其事地回答。

“这样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忘记?”不管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提高了嗓门责备他。 同学们气愤极了,大家约定在两个月之内,谁都不理睬维克托。

这两个月的时间,对爱说大话的维克托来说确实很难熬。但是,他终于懂得了说大话是最坏的事,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小题1】给文中的两个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    (    )
【小题2】在文章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对应的成语,填在括号内。
①自己主动地要求担当某项任务。(_________) 
②像没有那回事一样。 (__________)
【小题3】“到演出那一天,维克托却没有来”,这时,同学们是什么情态?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围绕班上同学排演话剧的事,文章写了同学们的心理变化,先是  ,后又 ,再是 ,最后责备、气愤;造成同学们的心理变化的原因,先是    ,后是    ,再是   ,最后是因为维克托对自己的失信表现得若无其事。
【小题5】你觉得维克托会改正自己的缺点吗?你是从文章中的哪些句子得出这个结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理解。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小题1】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远远看去)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情态、样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