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阅读。
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睁开眼睛一看,周围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见。盘古一生气,抡起拳头使劲一砸,抬起腿猛地一蹬。只听见哗啦一声,“大鸡蛋”裂成了两半。轻的一半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的一半缓缓下沉,变成了地。
1.“大鸡蛋”指的是(   )
A.鸡蛋B.天和地的混合体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黑——(   )  轻——(   )  上升——(   )
3.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请你用“____”在文中把有关语句画出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26 03:44: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 ?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小题1】按课文填空。
【小题2】“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电文稿放在上面。”这句话中,“黯然的目光”写的是毛主席经历过悲痛后的__________。“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一方面表现他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___________中;另一方面表现***不愿让自己的悲痛“感染”身边的同志,故意支开了秘书。这一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是伟人,也是____________。
【小题3】“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忠骨”指的什么?这里指的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读了这几段文字,你认为毛主席是个怎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课外类文阅读。

闹龙宫(节选)

悟空来到东海龙宫,给老龙王敖广讲明了来意。龙王叫虾兵们抬出一杆三千六百斤重的九股叉,悟空接过来玩了一阵,嫌它太轻;龙王又命令蟹将们抬出一柄七千二百斤重的方天画戟,悟空一见,仍然嫌它太轻。

龙婆对龙王说:“大禹治水时,测定海水深浅的神珍铁最近总是放光,就把这给他。”龙王听后告诉悟空:“这宝物太重了,你自己去取吧!”

悟空跟龙王来到海底,龙王用手一指说:“放光的就是。”悟空见神珍铁金光四射,就走过去用手一摸,原来是根铁柱子,二丈多长。悟空使劲用手搬了搬说:“太长太长,要是再短些,再细些就好了。”

悟空话还没有说完,那个宝贝就短了几尺,也细了一圈。悟空看了看说:“再细些就更好了。”那个宝贝真的又细了许多,悟空拿过来,见上面写着:“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

回到花果山,悟空才发现那根金箍棒竟可以变成绣花针一样大小,藏到耳朵里。

【小题1】这个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他在龙宫得到了称心如意的兵器(___________)。
【小题3】定海神珍铁对于东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龙王龙婆会答应送悟空是因为(____)。
A.龙王龙婆见悟空找不到称手的兵器很着急,真心想帮助他
B.龙王龙婆误以为悟空根本拿不动它,只想卖个空头人情
【小题4】悟空向龙王要兵器,最后拿到的是金箍棒,可文中为什么还要写龙王请虾兵蟹将们抬来多重多重的叉和戟呢?这样写文章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①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②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晶莹剔透,远处的点点白帆在绿波上轻轻荡漾,平时看不见的小岛也清楚地点现在天边。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给我带来丝丝的甜美。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小题1】请根据对本文的理解,试写出济南与青岛两地在气候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文写济南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山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青岛秋天的美,主要是通过海来表现的,重点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具体描写,给作者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