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理解
水滴石穿
泉水一点一点地滴在一块大石头上,石头对泉水说:“你这软弱的东西,别来碰我!”
泉水说:“你说我软弱吗?我还想在你身上打出一个洞来呢!”
石头笑着说:“你真有这么大本领?那么来打吧!”
泉水说:“好!你看着吧!”
泉水一点一点地滴,滴了一年又一年,过了几百年,真的把石头打出一个洞来。
(1)写出反义词。
软弱——(   )真——(    )
(2)写出近义词。
本领——(    )
(3)文章写了(   )和(   )之间的一件事。我喜欢(   ),因为( )。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选择。(    )
A 泉水要和石头比本领。 B 石头说大话。
C 只要功夫深,就能水滴石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07 06:03: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一只贝
贾平凹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它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潮去了,就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即围拢来,将它们的软肉吞噬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旋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它们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发现了好看的壳,捡起来,拿花丝线串着,系在脖项上。人们都在说:“这孩子多么漂亮!”“这贝壳多么漂亮!”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捡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个十分硬的石子,又带着棱角,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地,它说不出来。
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    )潮又退了(    )它还在沙滩上(    )壳已经破烂(    )很不完全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又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同时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啊,那贝壳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
【小题1】在文中括号内加上标点。
【小题2】读了文章我们知道“漂亮的贝壳”可以用来_____;那只丑陋的贝可以用来______。“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色彩和线条”中的“色彩”是指______。“线条”是指_______。
【小题3】“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地,它说不出来。”这句话中说“做贝的荣誉”是指______,“它默默的,说不出来”是因为_______。
【小题4】文中作者说“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成的”中“这”是指_____;联系上下文,你从哪里看出贝是用血和肉磨石子,用横线画下来。
【小题5】“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为什么“可怜”,又为什么“可敬”?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不瞒真相

老舍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读小学的时候,学习刻苦,待人诚恳,同学们都很喜欢他。有个叫高煜年的同学,更是和他形影不离。

这一年初春,东风吹拂,气候宜人,古城北京的上空,几乎每天都飘满了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风筝。一天,语文老师触景生情,出了一个“说纸鸢”的作文题目,让同学们当天写完。

老舍文思敏捷,不一会儿就写好了。可高煜年还在那儿紧锁眉头,苦思冥想。老舍等得不耐颇了,便走到高煜年面前,悄悄地说:“让我给你起个头吧!快点写完交了,咱们好去放风筝。”高煜年一听,眉眼顿开,连声说:“你真好!够朋友!”

第二天语文课上,老师眉飞色舞地对同学们说:“这次作文,不少同学大有进步,高煜年同学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开头尤其精彩。”接着,他情不自禁地高声朗诵起来。

老舍和高煜年望着老师那副陶醉的神态,止不住偷偷地笑了起来。老师发现后,奇怪地问:“你们笑什么?难道我读错了吗?”

“老师,你没读错,不过……”

“不过什么?”老师追问下去。

这时,老舍和高煜年四目对视,深感自己不该弄虚作假,欺骗老师,便把真实情况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

【小题1】短文中表示老师神态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表示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形容颜色多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形容两个人关系亲密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
【小题2】同学们喜欢老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老舍帮助高煜年写作文开头的原因是(   )
A.应高煜年的要求。
B.老舍想和高煜年早一点儿去放风筝。
【小题4】能体现老舍和高煜年最后做法的一个四字词语是(   )
A.通情达理B.年少无知C.知错就改D.弄虚作假
【小题5】想一想:当老师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会怎样说呢?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