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滨仲夏夜(节选)
峻青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幽美的海滨的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为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小题1】短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请你分别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文章的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
②短文是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写的,短文中表明时间变化的提示语依次是“夕阳落山不久”“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描写海滨仲夏夜幽美的景色,作者在第2自然段抓住“大海”,在第3自然段抓住“________”和“________”,在第4自然段抓住“________”等一些有特征的景物来写。
④天空霞光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本文描写了________,抒发了作者________。
【小题3】面对“海滨仲夏夜”,作者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你呢?请试着用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2-12 09:31: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快乐阅读。
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国徽呈圆形,圆形的中间上方是璀璨夺目的五颗金星,下方是雄伟端庄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的正下方是一个金色的齿轮,齿轮两边的稻穗对称地向上环抱,至居中的顶部相合,齿轮的中心又系着两幅红绸,呈弧形伸向两边,而后向下垂挂,使圆形的国徽有了坚定、稳定之感。国徽的基本色彩是红、黄两色,象征着热烈、美丽、崇高、庄严。
天安门图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   骄傲)。具有民族特色的雄伟端庄的天安门城楼的正面图景,(连贯   横贯)国徽的中下方,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威武不屈的英姿。
齿轮、稻穗象征着工人和农民。金色的齿轮,仿佛带动整个国家飞转向前,硕大的稻穗,也同样象征着人民的幸福,祖国的繁荣。
国徽上的五颗星,代表***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正上方的一颗大星,代表着***。党是灯塔,是太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四颗小星在一旁呈半圆形环抱,象征亿万人民,心心向着共产党,坚强团结,众志成城。
我爱你啊,美丽庄严的国徽;我爱你啊,光辉灿烂的祖国!
【小题1】用“____”标出短文中括号内使用恰当的词语。
【小题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国徽的图案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自然段说明了____________的象征意义。
(3)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抒发了作者对国徽的___________之情。
【小题3】国徽为什么用红、黄两色?(   )
A.表示热烈、美丽
B.感觉宁静而大气
C.表示热烈、美丽、庄严、崇高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云台天瀑

①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水叫绝,因峰冠雄,由峡显幽。春季□冰雪消融□山花烂漫□夏日□树木葱茏□飞瀑流泉□秋到□层林尽染□红叶似火□冬来□银装素裹□冰清玉洁□

②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焦作云台山,领略了那壮丽秀美、独占一方、云雾缭绕的奇景。

③顺着人工建造的、陡陡的石阶,我们一步步地向上爬,走了三公里多,云台天瀑终于呈现在我们眼前。放眼望去,巍峨的群山中间有一条白色锦缎挂在远处,底下还漂浮着一层白雾。我的耳边传来了阵阵的水声,如海啸,如雷鸣,像千军万马滚滚而来。不用说,那如雷的响声是云台天瀑发出的。

④我们走得更快了,那如雷的水声越来越大,终于,我们来到了天瀑下。举目观望,雪白色的瀑布,好像千万缕柔软的银纱,飘动在山崖上。从飞瀑中喷溅出来的小水珠细如尘烟,弥漫于空气之中,成了蒙蒙水雾,给山间林木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那水注入池中,激起的水雾,又像婚纱那样朦朦胧胧,宛如海市蜃楼一般,真是一幅奇妙而神奇的自然景观。瀑布脚下是一潭绿幽幽的池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荡漾,仿佛无数碎银在水面上回荡。池里的水草,被水拥着,摇着,悠闲地扭动着那纤细的腰肢。

⑤云台天瀑并不宽,细细的,却给人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仰望瀑布,但见它上吻蓝天,下蹈石坪,宛若银河飞落,犹如玉柱擎天。我靠着栏杆,驻足观赏。一会儿,脸上就被瀑布溅出的水花喷得湿润润的。

⑥听导游说,这个瀑布落差314米,号称“华夏第一高瀑”。它从上方飞流直下,并在人耳边留下那种如梦幻般的声音。旁边那奇形怪状的石头、翠绿色的植物,与这激起层层白浪的瀑布融为一体,造就了一方人间仙境。

⑦我站在瀑布脚下,久久不愿离开。我被云台天瀑那与众不同的景观深深地陶醉了。

【小题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成语。
A、形容雪后一片白色的世界。(_______________)
B、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在第①自然段中的方框里加上合适的标点。
【小题3】用“ ”画出第③自然段中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
【小题4】摘抄第④自然段中描写瀑布、水珠、水雾形态美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从描写的角度说说第⑤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美丽如初

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弟笑嘻嘻地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弟的手。弟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融在等待中。

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历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小题1】对于第一自然段中画线的语句,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皎洁的月色比作“闪亮的白绸”。
B.这句话属于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平和的环境氛围。
C.描写月色的皎洁,是为了让母亲能及时看到弟弟归家,母亲等得耐心。
D.这句话烘托出母亲充满母爱的美好形象,为下文作者抒发感情做铺垫。
【小题2】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作者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这是运用___的写法,反衬母亲那“___”的爱。(选用文中词语填空)
【小题3】品读赏析。
看弟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1)“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比作“温暖的港湾”,把____比作“起航的船只”,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怀抱的温暖。
【小题4】文中的“等待”是一场爱的接力赛,请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具体的人物。
_____)等待妈妈→妈妈等待(______)→“我”等待(______
【小题5】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母爱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请你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课内语段阅读。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小题1】在作者眼里,三亚落日像什么呢?请用下面的句式完成填空。
三亚落日一会儿像(    ),一会儿像(    ),一会儿像( )。
【小题2】在下列词语中,(______)写出了三亚落日的动作敏捷、姿势优美;(______)写出了三亚落日的顽皮可爱。
A.不敢眨眼B.瞪大双眼C.轻快、敏捷的弹跳D.向人们道了“再见”E.生怕
【小题3】作者在写景的同时,描写了自己的心理活动。请你抄写相关的句子,并说说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