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语段和短文,完成练习。

粽子里的乡愁

①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②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③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荤的豆沙棕、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之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的准备一批,美其名日“富贵粽”。

④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晚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这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以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A.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⑤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⑥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好吃懒做,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⑦B.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有一回,一个小女孩悄声对我乞讨说:“再给我一个粽子吧。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她又说:“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什么肉吃呀。”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我说:“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她看了我半晌说:“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么说的。”我吃惊地问:“你后娘?”她说:“是啊!她常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

⑧听了她的话,我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她静静地看看我,摇摇头说:“我没这个福分。”

⑨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

⑩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母亲也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

⑪日月飞逝,那个讨粽子的小女孩,她一脸悲苦的神情,她一双吃惊的眼睛,和坚决地快跑而逝的背影,时常浮现在我心头,她小小年纪,是真的认命,还是更喜欢过乞讨的流浪生活。如果她仍在人间的话,也已是年逾七句的老妪了。人世茫茫,她究竟活得怎样,活在哪里呢?

⑫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小题1】请你概括本文的内容,说说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全文,分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母亲的粽子有哪些种类?  “我”最爱的是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结合上下文,揣摩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小题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里“乡愁”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06 10:17: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内语段阅读。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小题1】在作者眼里,三亚落日像什么呢?请用下面的句式完成填空。
三亚落日一会儿像(    ),一会儿像(    ),一会儿像( )。
【小题2】在下列词语中,(______)写出了三亚落日的动作敏捷、姿势优美;(______)写出了三亚落日的顽皮可爱。
A.不敢眨眼B.瞪大双眼C.轻快、敏捷的弹跳D.向人们道了“再见”E.生怕
【小题3】作者在写景的同时,描写了自己的心理活动。请你抄写相关的句子,并说说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外类文阅读。

黄果树瀑布赞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黄果树大瀑布。

一到黄果树街上,就能感觉到迎面飞来的瀑布喷射的潮湿水汽。飞溅的水沫,飘洒在街上,人称“银雨洒金街”。

离车站不远,就是雕梁画栋、飞檐峭拔的观瀑亭。走近观瀑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代书法家严寅亮所写的(qì shì pánɡ bó)____________的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光看这副对联,就有无尽的观感和无穷的诗意。在亭上凭栏远眺,瀑布的全景(jìn shōu yǎn dǐ)__________。极目望去,群山起伏,层峦叠嶂。山下的瀑布有如雾裹烟封的银屏。屏的两侧,镶嵌着苍翠的碧绿。那和瀑布不可分割的潭被雾气遮掩,雾似轻盈的白纱袅袅飘动,这缥缈的轻纱也许只有天上的织女才能织出。由观瀑亭沿着绿阴遮掩的石级下行至半山,眼前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瀑布原是梯式河流,河水流至断崖,腾空一跃,宛若巨型银龙,以(léi tínɡ wàn jūn)______________之势,从高74米,宽81米的悬崖峭壁上直扑向犀牛潭的小岛。人与瀑布相隔不远,那浓密的水雾向你扑来。仰望瀑布,像一块巨大的布帘子横挂在山间。那(zhèn ěr yù lónɡ)____________的水声,宛如受惊的潜龙吐水,搅得地动山摇,撼人心魄,叫人不敢久视。

啊 黄果树大瀑布 你是力量的河 生命的海 你是我家乡的自豪 中华的骄傲 我要做一滴小水珠 拥入你的怀抱 献出自己的一切 虽“九死而不悔”!百折而不回!

啊!黄果树大瀑布,我要为你放声歌唱,我要把你高声赞美!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将文中所缺的标点符号补上。
【小题3】将文中所缺的词语补上。
【小题4】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著名的瀑布,请写一至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