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揭开水并不浑的秘密
在我们学校操场的一角有一口大大的水井,它解决了五百多名师生的饮水问题。可是每到春夏季节,一场大雨过后,地面雨水渗入井里,井水就变得浑浊不堪,不能饮用。
怎样才能让井水不浑浊呢?学校采取的加隔离板、挖沟排水等措施都不见效。最后自然老师们又想到一个办法:把水井周围的空地修成一个个花坛,花坛里种上花草。这样一来,校园一角变绿了,变美了,更奇怪的是,不论什么季节,井水都十分清澈,不再浑浊。我们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去问老师。老师不告诉我们,让我们自己去找答案。但我查了许多科学书都没有弄明白。
有一天,我偶然看到一篇关于植物的文章,总算真正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文章说:植物是天然的净水器,它的根系能截留、吸收水中的有机物质。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将污水通过柳树、芦苇和水葱组成的绿地净化,结果污水中的悬浮物减少了30%,氯化物减少了90%,水的硬度降低了97%,酚、苯、胺等物质几乎全部被吸收。植物的根真神奇!
在敬佩老师之余,我对绿色植物更多了一层认识:它是人类最真诚的朋友,在默默地为人类作贡献。保护环境,关爱地球,我们就首先要绿化地球。
【小题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经常—(______)   提高—(______)
【小题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学校采取的加隔离板、挖沟排水等措施没有效果。(______)
(2)植物能够净水的原理是它的根系能截留、吸收水中的有机物质。(______)
【小题3】作者对绿色植物有哪些新认识?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13 11:02: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

袋鼠与蜗牛

袋鼠从蜗牛身旁经过,被蜗牛叫住了。

“你见到我为何不打招呼?”蜗牛责问道。

“对不起,我没看见你。”

“没看见?”蜗牛生气了,它喘着(cū chū)气说,“你是鼠,我是牛,我看见了你,你怎么会看不见我呢?你这鼠辈竟敢目中无人!”

(shǔ chǔ)说 你怎么是牛呢 牛我见过 比我还大哩 再说 我也不是鼠呀

“不对!”蜗牛说,“如果我不是牛,大家为何叫我蜗牛呢?既然黄牛、水牛和牦(máo)牛等等都是牛,那我蜗牛自然也是牛了。同样,如果你袋鼠不是鼠。那黄鼠、田鼠以及家鼠什么的,就都不是鼠了!”

袋鼠不想同蜗牛争辩(争吵 争论),(chénɡ chènɡ)蜗牛不注意,它悄悄地走开了。它清楚,尽管蜗牛有一个牛的名字,并且口口声声称自己是牛,但人们是不会把它看成牛的,就像自己叫袋鼠,大家从不把自己看作鼠一样。

【小题1】读短文,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
粗(cū  chū)
乘(chénɡ chènɡ)
鼠(shǔ chǔ)
【小题2】从文中的括号里,选择“争辩”的近义词是_________
【小题3】读短文,找出文中表示“看不起人”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给第5小节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小题5】仔细阅读短文,然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蜗牛为什么会生气?( )
A.因为袋鼠看不起它。
B.因为袋鼠没和它打招呼。
C.因为袋鼠说它不是牛。
【小题6】将袋鼠不与蜗牛争辩的原因用“   ”在文中画出。

同类题3

阅读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6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3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①……
我回家时,呆呆地看看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了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3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5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②……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小题1】按短文内容填空。
“我”在    那天,把学校发的三个馒头 ,母亲用事先 应付了二丫娘,使“我”
【小题2】文中两个省略号,①表示(   ),②表示(   )。
A.说话断断续续B.列举省略C.语意未尽D.行文省略
【小题3】“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从这“一星”,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我”明明没有拿回馒头,为什么娘对二丫娘说“我”拿回了馒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为什么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理解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即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成”与“功”的密切关系,成是功的________,功是成的________;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______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_____的。
【小题2】“水滴石穿”最恰当的解释是(   )。
A.水滴能穿石头。
B.水不停地滴,石头能被滴穿。比喻不断努力,有恒心,事情一定能成功。
C.比喻只要有信心,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小题3】文中举了哪几个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你学习、生活实际,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李时珍,数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成功离不开持之以恒,请你补充完整下列有关时间的格言。
(1)时间给______者留下智慧和力量,给______者留下空虚和懊悔。
(2)不愧对今天的人,时间会给你______;丢失了今天的人,明天会给你______。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