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改变命运的一分
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儿,一个瘦小的男孩怯怯地叫了声:“老师。”
“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
老师,能不能,能不能……能不能给我作文加上一分?”小男孩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
“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
“可我妈……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说道。秦老师顿时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热切,可管教孩子怎么能动竹鞭!一向很讲原则的秦老师这时有点犹豫不决。
经过再三思量,秦老师灵感一闪,说:“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这是借,要还的,期末你还我十分,怎么样?”
“行。”小男孩咬了咬嘴唇,就迈开脚步逃似的出了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
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考了98分,扣去10分后,还有88分。学校给他颁发了“三好学生”奖和“学习进步奖”。这是他上学以来第一次获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
后来,小男孩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大学,再后来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他捐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都回家乡看望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
【小题1】画“  ”的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  )
A. 表说话断断续续
B. 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A.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小题2】当得知小男孩要求加分的真实原因后,秦老师变得犹豫不决,这是因为(  )
A. 秦老师正在考虑如何教育小男孩的妈妈,让她不要体罚孩子
B. 爱心和同情心使秦老师很想给小男孩加一分,但她又一向很讲原则,让她放弃原则很难
【小题3】小男孩取得成功后,每年都回去看望语文老师秦老师,是因为(  )
A. 小男孩想向秦老师展示自己的成就,证明秦老师当年照顾自己没有错
B. 他知道正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让他变成了一个积极进取的人,从而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他对秦老师一直心存感激
【小题4】读了短文,请你评价一下文中的秦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05 12:49: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不识字的老师

①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②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

——一个壮硕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③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④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了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⑤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⑥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吧。”从此我常常在午

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⑦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顺而甜美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⑧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天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⑨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小题1】给加点字注音。
者(______)   边(_______)    咀嚼(_________)
【小题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近义词。
温柔(___________) 粗壮(_________)
【小题3】第④自然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第④自然段中说:“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读完全文,请谈谈,为什么老人不识字而“我”还要称他为“老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鲁迅读书

   鲁迅小的时候,酷爱读书。爱看书,看抄书,把书看做宝贝一样。

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少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眼睛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A(    )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三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B( )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C(    )爱护。看书的时候,他D(    )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了爱书如宝的好习惯,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1 9 1 2年至1 9 3 6年间,就有几千多册。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宝贵的藏书了。

【小题1】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对应的成语。  
(1)广大繁多,形容书籍或资料多得无法计算。   ( )
(2)欢乐得就像发了狂似的,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
(3)连在睡梦中也追求,形容愿望十分迫切。   (   )
(4)牢记于心,永不忘记。 (   )
【小题2】请在备选答案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序号填人文中的括号内。
A.①随便 ②设法B.①赶紧 ②于是
C.①比较 ②特别D.①通常 ②总是
【小题3】文中有一句话十分精练地概括出鲁迅先生对书的感情,起到揭示全文中心的作用,请你用“——”把这句话画出来。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没有人喝彩的工作

有一天,我从学校里跑出来,流着泪,很( )地走回家。

妈妈抱着弟弟,站在门口。弟弟向我招手,妈妈亲切地微笑着,欢迎我回来。

但是,我那带着眼泪的脸,使妈妈很惊奇。她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进去,一边问我说:“为什么这般伤心?”

我一边抹(mā   mǒ)着眼泪,一边呜呜咽咽地说:“妈妈,我想要做的事,老师总不让我做。”“呀!到底是什么事?”妈妈温和地问我。

“学校开家长会……要演节目……但是老师不让我当主角(jiǎo   jué),却只要我在后台工……工作!那小龙平时很不爱文艺,这次反做了!”我呜呜咽咽,连话也说不清楚。

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戴着的手表。

“云,你看,这手表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妈妈一面擦干我的眼泪,一面( )地问。

“那是一块玻璃,两根指针。”我回答说。

妈妈把弟弟放在一旁脱下手表把表壳打开又问我说你看里面是些什么

是小齿轮和螺丝这时我完全忘记了我的伤心事

妈妈继续说:“当表的指针不走,或走得不准的时候,别人就会说‘这表是徒有外表’。可是怎样才能使它会走,并且走得准确呢?就得靠这些小齿轮和螺丝,也就是这些别人看不到的部分。”

停了一会儿,妈妈又望着我( )地说:这是没有人喝彩的工作,但却是重要的,而且是不能够没有的工作。听了妈妈的话,我( )。

【小题1】画去文中不正确的读音。
【小题2】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恍然大悟   意味深长   悲哀   伤心   温和   柔和
【小题3】给第9、10自然段中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小题4】读文中画“——”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句中的“这”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重要的,而且是不能够没有的工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实生活中,像这样无人喝彩的工作还有很多,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课内阅读
“可爱的马丁,”尼尔斯俯向他说,“喝一口水吧!你可以看到,你立刻会振作起来的。”
但是白鹅动也不动。
于是尼尔斯用两手抓住他的脖子,努力向水边拖去。
这并不是桩容易的事情。在尼尔斯家的鹅群中,马丁是最强壮的一只公鹅,妈妈把他喂得很肥很肥。尼尔斯自己呢,现在并不比麻雀大上多少。可是无论如何,他还是把马丁拉到湖边,而且把他的头浸到冰冷的湖水中去。
起先,马丁一动也不动地躺着,接着他睁开了眼睛,喝了一两口水,勉强地站了起来。他站了一会儿,摇晃了一会儿,接着就向湖中走去。他一直走到水齐脖子深的地方,这才浮了起来,在冰块之间游来游去。他不时地把嘴向水中一啄,把头向后一仰,贪婪地吞下水藻和小虫。
“他倒痛快,”尼尔斯嫉妒地想,“但是我从早晨到现在还没有吃过一点儿东西哩。”
于是尼尔斯立刻觉得非常想吃东西,好像他的肚子里有什么东西在吮吸一般。
那时候马丁已经游到岸边,嘴里衔着一尾银白色的小鲈鱼。他把鱼在尼尔斯前面一放,说:“在家里,我跟你并不是朋友,但是你在我遭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因此我要谢谢你。”
【小题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振作——(    )   勉强——(    )   嫉妒——(    )
【小题2】在马丁遭遇困难之时,尼尔斯是怎样帮助他的?用“——”画出来。
【小题3】马丁是怎样回报尼尔斯的?从选文中找到相关句子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在选文第五段中画出描写马丁动作的词。从这些词可以看出马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理解

[甲]中国的字画艺术源远流长。历朝历代,书法家、画家,名家辈出,名作如林,如同星月交辉,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只要你涉足中国字画的领域,你就会被中国字画独特的魅力所吸引,被中国字画的博大精深所感染。世界艺术大师毕加索看了张大千的画后,慨然说道:“艺术在你们中国。”连“野兽派”画家的代表人物马蒂斯都承认:“我的灵魂长来自东方的艺术。”客观地说,真正能把握中国字画神韵的还是中国人自己。历代那些或幼稚或淡雅或灿烂的绘画名品,本质上是书画艺术家们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与主客体世界进行心灵对话的形象记录。这种对话有时达到了哲学化的高度——在“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纵横笔画之间,在“微茫惨淡”“有风致、有缥缈”的笔情墨像之间,蕴含着情思,体现着“道”,表现着对人格乃至对宇宙、生命的体验。中国字画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华夏文明在古典文化艺术领域的最高水准,是中华民族的聪慧与创造力最集中的一种表现。

[乙]我爱好音乐。我经常被那宁静如水、孔明如前的乐声所陶醉。这次深山听泉,我又产生了与聆听乐曲相同的感受。

深夜听泉,另有一番滋味。全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听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深潭。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互不相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汇成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的繁衍……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我的心犹如溶于水中随泉而流,随乐起伏。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纯洁,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泉水就是大山的灵魂。我感觉用泉水荡涤过的心田,如同用音乐耕耘过一样,能开出清新、典雅的花朵。

【小题1】作者在甲文中的看法主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比较甲乙两文,甲评述了什么的美,乙文描述了什么的美?
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