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阅读
也许由于这里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宛若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 跌倒)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直立的深深谷壑,把它那(清冽 清澈)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
【小题1】用“√”选出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小题2】画“  ”的句子___ (是 不是)比喻句。
【小题3】这段话是按____顺序描写的。
【小题4】“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  )
A. 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
B. 月亮出来得很晚
C. 天气状况不好,可能是阴天
【小题5】这段话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多选)
A. 赞美三峡秋天的美好风景
B. 热爱大自然或祖国山水
C. 对家乡的热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2-12 11:23: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拓展阅读。

春天是你的童年。在这百花齐放的春天,你悄悄张开了嫩绿的笑脸,每个枝头都有你弱小的身影,你虽然那么渺小,但同样也给大自然带来了春的光彩——这就是你,叶。
你渐渐长大,长绿。夏日时你已成年,那茁壮的身躯,像一把巨伞,遮挡阳光,阻挡风雨。你(    )默不作声,不像鲜花那样美丽,不像松柏那样挺拔,(    )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
你的晚年是秋天。看,你已经变得枯黄憔悴了,微风一吹,摇摇欲坠。(    )你飘然落下,人们(    )会把你收集起来,进行加工,制成很好的农作物生长的肥料……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千千万万个和叶一样默默无闻为祖国、为他人贡献一切的人。看,马路上那些臂上戴红袖章的爷爷、奶奶,为维护社会治安发挥着自己的余热;瞧,夜深了,我们的老师还在灯下备课,她是为了我们才不知疲倦地工作的呀!他们从不知道什么叫“享福”,只知道为后人“造福”。
你的精神使我深深地感到:做人不能时刻总想着自己,要多为别人想一想。如果人人总想着自己,那世界怎么会发展,人类怎么会进步呢?
【小题1】请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小题2】这篇短文是以第________人称展开叙述的。全文采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间顺序,赞美了________的一生。
【小题3】每个季节,叶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短文以一个________句做结尾。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短文借叶来赞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

同类题2

课外类文阅读。

黄果树瀑布赞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黄果树大瀑布。

一到黄果树街上,就能感觉到迎面飞来的瀑布喷射的潮湿水汽。飞溅的水沫,飘洒在街上,人称“银雨洒金街”。

离车站不远,就是雕梁画栋、飞檐峭拔的观瀑亭。走近观瀑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代书法家严寅亮所写的(qì shì pánɡ bó)____________的对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光看这副对联,就有无尽的观感和无穷的诗意。在亭上凭栏远眺,瀑布的全景(jìn shōu yǎn dǐ)__________。极目望去,群山起伏,层峦叠嶂。山下的瀑布有如雾裹烟封的银屏。屏的两侧,镶嵌着苍翠的碧绿。那和瀑布不可分割的潭被雾气遮掩,雾似轻盈的白纱袅袅飘动,这缥缈的轻纱也许只有天上的织女才能织出。由观瀑亭沿着绿阴遮掩的石级下行至半山,眼前豁然开朗,心旷神怡。瀑布原是梯式河流,河水流至断崖,腾空一跃,宛若巨型银龙,以(léi tínɡ wàn jūn)______________之势,从高74米,宽81米的悬崖峭壁上直扑向犀牛潭的小岛。人与瀑布相隔不远,那浓密的水雾向你扑来。仰望瀑布,像一块巨大的布帘子横挂在山间。那(zhèn ěr yù lónɡ)____________的水声,宛如受惊的潜龙吐水,搅得地动山摇,撼人心魄,叫人不敢久视。

啊 黄果树大瀑布 你是力量的河 生命的海 你是我家乡的自豪 中华的骄傲 我要做一滴小水珠 拥入你的怀抱 献出自己的一切 虽“九死而不悔”!百折而不回!

啊!黄果树大瀑布,我要为你放声歌唱,我要把你高声赞美!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将文中所缺的标点符号补上。
【小题3】将文中所缺的词语补上。
【小题4】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著名的瀑布,请写一至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美丽的鄱阳湖

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像一颗巨大的绿宝石点缀在祖国母

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它令人向往,令人赞美。

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的时候,都阳湖就像一面大镜子,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碧波荡漾,在金色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叫人心旷神怡。当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几百里的水面白浪滔天,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鄱阳湖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使人产生遐想,令人兴奋不已。

鄱阳湖不仅美丽多姿,它的物产也很丰富。这里水产品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鲤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银鱼……每年秋冬季节湖水下退的时候, 鄱阳湖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艘艘机动帆船“嘟,嘟,嘟……”穿梭来往,一网网鱼虾装满了船舱,大大小小的鱼儿在舱内乱跳乱撞……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鱼乐图”啊!

啊,鄱阳湖,人们爱你的美丽多姿,人们赞你的物产丰富

【小题1】照样子,写词语
A.
(1)波光粼粼(ABCC式)                 
(2)千军万马(带数字的词语)               
【小题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  )
(2)波浪奔腾冲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
(3)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
【小题3】用“    ”画出短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像一颗巨大的绿宝石点缀在祖国母
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这是一个  句,分别把  比喻为  ,把 比喻为
【小题5】用“ ” 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A.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本文是从 两个方面来介绍都阳湖的,赞美了 ,抒发了  。

同类题4

课外阅读我能行。

野菊花

①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②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候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是一棵棵小草。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但它生命力顽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③外婆告诉我,野菊花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腿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用力搓,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清凉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有消炎止血的功能,以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预防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④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⑤野菊花土生土长( )无所需求( )却默默地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着( )我喜爱它的朴素( )它的顽强( )人不正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要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不索取,只给予。

⑥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小题1】选出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清热火(______)
A.失败 B.打败 C.搞坏 D.解除,清除
(2)真得上清凉饮料(______)
A.支撑    B.顶撞    C.相当,抵    D.顶替
【小题2】在第⑤段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小题3】用“﹏﹏ ”画出第②段的中心句。
【小题4】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  )
A.反问句B.设问句
C.疑问句D.陈述句
【小题5】野菊花有哪些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非雪天不能读书

①读书不分四时。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②我年少时即插队山区,那里地旷人稀,劳动很紧张,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常常是忙得两头摸黑。虽然有时雨天不出工,但能够留给我读书的时间毕竟太少,也太零碎。

③只有冬天,对我来说是奢侈(shē chǐ)的日子,会有整把整把的时日供我闭户读书,我可以在火炉里煨上几只红薯,让书香伴着苗条。书读足了,就从灰烬里拔出几只又香又烫的红薯香来吃,吃饭后又翻开喜爱的书来读。这种时日,我往往将平日里想读而无暇读的书堆满一床,逐本读过去,或者将一年中零零散散读过的书全翻出来,恣意地重读一遍。

④雪夜读书在我也是欢乐的事。一炉红火,满室雪光,四野静谧(mì)的落雪声,我时而默诵,时而低吟,一直到雄鸡初啼才恋恋不舍地吹灯睡觉。现在回想起来,我生平所读的书,在那些雪天里读的最多,也记忆最深。

⑤我常常思忖: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读书的生活,总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难道我就没有杨柳岸边书相伴的日子吗?难道我今天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读书不值得留恋吗?可是近年来我的读书成了消遣,早期的锐志没有,更常常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现在我似乎懂了:人的一生,可用来读书的日子数来不少,但真正用在读书上的时间却不多。读书,是需要一点生存压力的。清人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道,年轻时因家贫,他如饥似渴地借书读,做官后,生活安顺,书也“俸去书来”容易得到了,反而“素蟫灰丝,时蒙卷轴”,读书的时间反倒不多了。

⑥袁枚说的是书非借不能读,而我则想说书非雪天不能读。寒冬,是时令的雪天;艰难逆境,是人生的雪天;清静寡欲,是情志的雪天。雪天读书,正如旅人在风雪之夜里对家园的思念,更有一翻神思的投入和彻骨的深味。

【小题1】根据拼音,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wú xiá(_________) (2)xiāo qiǎn(________
(3)yòu huò(_________) (4)sī cǔn (________
【小题2】第①段中,“有接天莲叶相伴”一句,是由_____朝诗人_________的诗句“__________”转化而来。
【小题3】第①段中“一天风雪”中“一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④段中“恋恋不舍”一词体现出一种感情,它与本段中“________”一词相呼应。
【小题4】“奢侈”的本义是花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它在第③段中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综观全文,题目中的“雪天”既指_________的雪天,也指_______的雪天和_________的雪天。
【小题6】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
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有一番风情;
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
秋天读书,____________
冬天读书,____________ ;
【小题7】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你一定读了不少书,有过不少的经理,感受或乐趣,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优美的语言传达出来。(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