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根据人物外貌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然后回答问题。
小李:他的嘴唇_______________,脸上__________,
深陷在黑色眼眶里德两只眼睛______________。
小蓝:他的脸_____________,嘴唇____________。
这些外貌描写突出了他们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8-11-19 08:40: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加拿大感受最深的是人们对自然的保护意识非常强,“人来鸟不惊”已是司空常见。沃斯卡苏湖之旅,更是把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形,推到极致。汽车进入保护区后,车速很慢,开始我们很不理解,一路上的见闻使我们huǎnɡ rán dà wù()。原来司机师傅是怕车速太快,惊扰、撞伤穿越公路的动物。这种保护动物,爱护自然的自觉行动,真的令人很

jìnɡ pèi( )。

巧遇黑熊:象蜗牛一样的车速,让我们hūn hūn yù shuì()。忽然,司机师傅停下车,唤醒我们,向左前方观看,呀!是一只黑熊悠闲地站在路边,它发现了我们,慢慢地扭身走进森林,还不时回头看看我们。不远处,一只小黑熊wán pí ()地在丛林中探出头,好像发现了我们,又很快地藏进林中,Bill告诉我们,小熊的妈妈肯定在附近看着自己的孩子。

林中的黑熊,瞧!好像在等我们给拍照。

穿越公路的小鹿:汽车继续在缓慢的前行,由于刚才看见黑熊的兴奋,我们大家没有了睡意,眼睛注视着前方,期待着出现新的动物。一只奔跑的小鹿快速穿越公路,消失在密林中。汽车一路前行,不时的有鹿穿越公路。速度之快,令我们来不及抓拍。

舍身救子的大雁:正当大家在车上议论纷纷的时候,只听司机师傅一声:嘘!大家立刻静了下来,只见前方,两只大雁在慢慢前行,四只毛茸茸的小家伙,在一扭一扭地追赶,呀!是大雁一家在路边散步。尽管汽车很慢、很轻,可还是惊动了它们,令人惊讶的是两只大雁突然展翅飞了起来,四只可怜的小家伙连滚带爬地落在后面,瞧这做父母的,怎么遇到危险自己跑了,太不像话了。正埋怨间,两只大雁在前方停下,回头看看,再次展翅,可这次是半飞半跑,好像在跟我们逗着玩。司机师傅告诉我们,它俩是在吸引我们的视线,好让它的孩子们安全。呀!多么令人感动的父母,在危险面前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人类如此,动物亦然。

瞧!展翅的大雁父母好像在说:抓我,别伤我的孩子们!

【小题1】根据拼音填空。
【小题2】练习短文,理解词语。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
昏昏欲睡:______________
【小题3】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受,作者引用了诗句“人来鸟不惊”来说明,这首诗的前三句是(__________)。
【小题4】读了这篇短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检阅台
苏步青刻苦学习的故事
苏步青,1902年出生,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学者,曾任复旦大学校长。他出生于(贫苦 劳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在地里劳动,放牛、割草、犁田,什么都干。那时他想,这辈子肯定没有读书的机会了。
恰好,村里一户富有的人家请了家庭教师,教家里的公子读书。苏步青一有空,就在窗外听听,随手写写画画,有时听得都chī(    )了。想不到,那位公子由于懒惰没学好,苏步青却因此学到不少知识。他的叔叔见他这么想学习,便拿出钱,说服苏步青的爸爸,把他送到百里之外的一所小学去读书。
在小学的第一个学期,苏步青考了个倒数第一名,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鼓励 鼓动)他要继续努力。这使苏步青大受感动,决心发愤图强。从第二学期起一直到大学毕业,他每学期成jì(  )都是第一名。
苏步青是(抓紧 抓住)时间勤奋学习的典范。他从小学起,就抓紧时间读了好多好书。进初中后,他的第一篇作文交上去,老师一看,那写作方法很像古代著名的《左传》的写法,便(怀疑 肯定)这不是苏步青自己写的。上课时,老师要考考他,随便点了《左传》上的一篇文章,要他说说写的是什么。不料,他立即一字不错地把那篇文章背给老师听。这使老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原来,他读《左传》读得能够背出来了!
1.我能根据拼音及语境在文中括号内写上恰当的字。
2.我能从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
3.从文中哪里能够看出苏步青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请用“——”画出来。
4.第四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妈妈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学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妈妈起早摸黑地耕地,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妈妈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妈妈一个,妹妹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妈妈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有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的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的那个。三两口下区,嘴里没有品出味来,馒头已不见。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怎么办?干脆,把妈妈的那个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妈妈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稀粥吗?她说过,他不喜欢麦粑呀!

……

等我回到家,呆呆地看着手中的空空的荷叶,里面连馒头屑也没有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妈妈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妈妈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带回来了!你看嘛——”妈妈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的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妈妈把馒头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小题1】联系上下文揭示下列词语的意思。
苦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伎重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文是以(_________)为线索安排材料的。
【小题3】文中的“我”其实是个懂事的孩子,请用事例简要说明。(至少三个)
(1)
(2)
(3)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