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内容,回答问题。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1、填空。
一双( )的眼睛  一张( )的嘴
2、用“    ”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3、这段话共有()句,从      四方面写翠鸟。
4摘抄一个比喻句。
5、这段话主要讲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2-15 01:35: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启示
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难眠。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惊恐。
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了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接着便下起瓢泼大雨,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辛。
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不一会儿,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之人的疲惫躯体。
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
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伸着懒腰,宛如刚从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江山似锦,风景如画,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有时,人们受到种种限制,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和谐的美。
【小题1】短文采用对比的手法,先通过描写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狂暴,又通过描写_________让我们欣赏到人间美景。
【小题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中“铿锵的乐曲”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催眠曲”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你从身边的大自然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拓展阅读。
秋天的香山公园
秋天的香山公园,以它独特的美迎接着众多的游人。
走进公园大门,放眼望去,峰峦叠嶂,挺拔壮观。山上长满了各种树木,枝叶浓密,人走进去,便淹没在其中了。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红叶。近看,红叶的形状不一,有长圆、扁圆、扇形,还有三角形的。远看,山坡上树树交错,叶叶相连,层层叠叠,相互辉映,映红了半边天空。在大片大片的鲜红中夹杂着深黄色、褐色,就像千万只彩蝶上下飞舞,真是姿态万千,绚丽多彩。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传来柔和的“沙沙”声,枝摇叶摆,像是在向游人频频招手。人们不由得赞叹:“多美呀!香山的红叶!”
香山公园里潺潺的流水也很动人。小路旁,石缝里,溪水愉快地流淌着。阳光洒在水面上,闪着耀眼的光芒。有时,溪水聚在几块碎石中间,静静地躺着,小鱼儿在你追我赶地嬉戏。
再看,路旁的花坛里,花儿展开笑脸,争芳斗艳。一串红连成片,鸡冠花顶起了花冠。那品种繁多的菊花,伸开了蜷曲的花辦;没有开放的花辦紧缩着,像一个个彩球。不管是什么花,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美丽的香山公园,让无数游人流连忘返。
【小题1】用“________”分别画出第三、四、五自然段的中心句。
【小题2】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红叶的。
【小题3】在这篇短文中,作者主要写了哪几种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用“ ”画出短文中首尾照应的句子。

同类题3

阅读理解。
竹 子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杆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息”字的解释有:①呼吸时进出;②停止;③消息;④利息。文中“息息相关”的“息”应取__种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取第___种解释。
2.这段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用途写了竹子“全身是宝”。
4.“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用“    ”画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联想。
6.“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这是一个___________句,突出了竹子的品格是   
7.读完全文,说说短文的中心思想。

同类题4

阅读。 

看黄果树瀑布

京京来到了贵州省。阳阳说:“不去看黄果树瀑布,就不算到了贵州。"京京说:“那你带我去吧!”

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驶了几个小时。突然,远处传来一阵“轰——轰——”像打雷一样的声音。阳阳说:“黄果树瀑布到了。”

啊,瀑市!原来是山崖顶上飞落下来的大河。

阳阳说:“它有20层楼高,是中国最大的瀑布,在全世界也挺有名呢!”京京看着瀑市落到深深的潭中,水珠溅得比山崖还要高,银光闪闪,晶莹耀眼,像给大山平了一层洁白的面纱。

京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壮观的景象,她急忙跑到观瀑台。立刻,水珠像蒙蒙细雨,迎面扑来,打湿了她的脸、头发和衣衫,給京京洗去了旅途的疲劳。

阳阳说:“快,咱们过小桥,钻水帘洞去!”

于是,他们过了小桥,绕到瀑布背后,爬上山去,钻进了一个泉水叮咚的山洞。洞内有六个洞口,就像六扇窗户。京京爬到“窗口”,往外看,大瀑布就像给山洞挂上了很大的一个窗帘。

从山洞出来,大阳已经偏西。阳阳说:“快看,太阳在窗帘上系上了一条彩绸。”原来那是彩虹。

京京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她大声对阳阳说:“这回,我算是真正看到了责州!”

【小题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填空。 
著名—________    壮丽—________    连忙—________
【小题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黄果树瀑布在________省,它有________那么高,是________最大的瀑布。
②黄果树瀑布背后的洞内有六个洞口,就像________。
【小题3】从哪里可以看出黄果树瀑布的声音特别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京京是按怎样的顺序看瀑布的?将下面的词语按顺序排列。 
观瀑台 山脚下 水帘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假如你是京京,看过黄果树瀑布后,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请写出两句你积累的描写瀑布的诗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