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快乐阅读
小英的烦恼

小英今年9岁了。家里的人都很疼爱她,每天上下学外婆都要接送她。小英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每天让外婆接送怪难为情的。

可是不让外婆接送,外婆总不放心。小英为这件事感到很烦恼,就把心里的烦恼告诉了老师。老师听了,说:“你在家里是不是常常依赖别人?”小英点点头。老师亲切地说:“以后自己会做的事,都要自己动手做。这样,别人就会知道你长大了。”

小英照着老师的话去做。过了不久,家里的人都说:“小英长大了,懂事了。”

现在,小英的烦恼没有了,外婆已经放心让她自己上下学了。

【小题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得(jué jiào)大(zhǎnɡ chánɡ)
【小题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烦恼——(______)疼爱——(______
【小题3】小英的烦恼是(  )
A.考试没考好。B.外婆每天接送她上下学。
【小题4】“小英照着老师的话去做”中“老师的话”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你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烦恼?你又是如何解决这些烦恼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3-06 09:06: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课外拓展阅读。
 古时候,有个老公公,他有两个儿子,哥哥叫阿力,弟弟叫阿智。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邻人都夸这两个孩子长得好,长大都会有一番作为。老人也用心考查着他们的成长。
 几年后,他们长高了。老人想考考他俩,就从市上买回两把未开刃的斧头。老人对他们说:“今天我买回这两把斧头,明天让你俩上山砍柴。要各砍各的,看谁砍得多,回来得早。”
 第二天,兄弟俩按父亲的吩咐,就各自行动了。
 阿力想,要砍得快,砍得多,就得抓紧时间。他拿上斧头、扁担和绳子,就匆匆上山了。到了山上,他拼命地砍呀,砍呀……因斧子太钝,连砍几十下都砍不倒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累得腰酸背痛了。
 阿智拿起父亲买的斧头,看斧刃厚厚的,就赶紧到井边去磨,不久,就磨锋利了。他也拿上扁担、绳子上山去。到了山上,抡起锋利的斧头,几下就砍倒了一棵小树,不多时就砍了两大捆。太阳刚刚偏西,他就背着沉重的柴回家了。阿力呢,直到太阳下山才背着不多的柴回到了家。
 老人看到兄弟俩都回来了,走过去看看他俩的柴,又看看他俩的斧头,意味深长地说:“你们两个,上山早、花大力的是阿力,下山早、砍柴多的是阿智。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这是因为阿智磨了斧头,这就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啊!孩子们,今后做事,不但要卖力气,还要多动脑筋呀!”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2.照样子,写词语。
一模一样(ABAC式)      
腰酸背痛(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3.老人考查两个儿子的目的是(   )。
A.看谁力气大
B.看谁会砍柴
C.看谁聪明会动脑
D.看谁诚实勇敢
4.你认为谁做得对?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同类题3

快乐阅读。
两袖清风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用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所管地区的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手下人拦住他说: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
于谦装作不懂地说□□我该带的都带齐了还带什么呀□□手下人说□□您进京不送礼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啊□□
   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金银去巴结上司啊!”“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啊!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于谦说着,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人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您带的是什么?”“两——袖——清——风!”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小题1】给短文的第四自然段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小题2】 “乌纱帽”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袖清风”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读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说说于谦这么做,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短文歌颂了于谦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自主阅读。
聪明的使者
从前一个王国有着一项很特别的习俗:任何人在国王的宴席上都不可以翻动菜肴而只能吃上面的那部分。
一次,一个外国的使者来到这个国家,国王非常高兴地设宴招待这个使者。宴会开始了,侍者端上来一条盖着香料的鱼。这个使者不知道习俗,就把鱼翻了过来。大臣们看见了,齐声高喊道:“陛下,您遭到了侮辱!在您以前从来没有一个国王遭到这样的侮辱,您必须立即处死他!”国王叹了口气,对使者说:“你听见了吗?如果我不处死你,我就会受到臣民的嘲笑。不过,看在贵国和我国的友好关系上,你在临死前可以向我请求一件事,我一定应允。”使者想了想说:“既然是这样,我也没有办法。我就向您提一个微小的祈求吧。”国王说:“好,除了给你生命,什么要求,我都能满足你。”于是使者说:“我希望在我死之前,让每一个看见我翻转那条鱼的人都被挖去双眼。”
国王大吃一惊,连忙以上帝的名义发誓说自己什么也没看见,只不过是听信了别人的话。接着在一旁的王后也为自己开脱:“仁慈的圣母在上,我可是什么也没看见啊!”大臣们面面相觑,然后一个个站起来,指天画地发誓说自己也是什么都没看见,因此不应该被挖去眼睛。
最后,使者面带微笑地站了起来:“既然没人看见我翻动那条鱼,就让我们继续吃饭吧!”
使者凭借自己的智慧回到了故土。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敌对(   )巨大(   )残忍(   )
2. 品读句子,说说带线词语的意思。
(1) 你在临死前可以向我请求一件事,我一定应允。( )
(2) 我就向您提一个微小的祈求吧。(  )
(3) 接着在一旁的王后也为自己开脱:仁慈的圣母在上,我可是什么也没看见啊!(  )
3. 为什么国王要说他什么也没看见?
4. 你觉得使者的要求妙吗?如果你是使者,你又会提什么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