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小题1】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此句和后面三句是_________关系。
【小题2】本段话采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
①道理论证    ②引用论证    ③对比论证    ④举例论证
【小题3】“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结合背景说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面诗句没有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着想的一项是(   )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24 04:50: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将相和》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由充分,很有气势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是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小题1】画“  ”线的句子说明秦王________________,因此蔺相如才敢假意撞璧。
【小题2】将文中画波浪线换成四字词语,这个词是________。
【小题3】蔺相如要秦王举行一个隆重典礼的原因有二: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蔺相如看这情形”中“这情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这段话主要是通过(______)和(______)描写来表现蔺相如的性格特点的。
A.语言B.外貌C.心理D.动作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