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女娲造人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世界上到处涌动着活力。女神女娲目睹世间万象,非常高兴,但她总觉得万物之中还缺少一股灵气。她想,如果世间有许许多多和自己一样的生命,该多好啊!于是女娲决定按照自身形体塑造新的、更有灵气的生命。

女娲挖了大量黄泥,掺着河水,对照着自己的倒影,揉捏起来。很快,第一个泥娃娃便创造出来。女娲心中非常满意,对自己的杰作反复欣赏,决定取名为“人”。她劲头十足,不停地掺水和泥,捏出各种各样的人。后来女娲嫌太慢了,就从山崖上摘下几根藤条,编成一根神奇的绳子,把绳子的一头抛到水中,一头牵在手上,然后用力一挥,搅混了水中的泥浆,再使劲一抖,顿时,满河的泥浆点四处飞溅,落到哪里,哪里使跳出一个个、一群群的活人。没有多长时间,整个世界都布满了人。

从此,人类世世代代繁衍生存下去。

【小题1】女娲造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2自然段中的“人”加双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在文中用“   ”画出女娃造人的过程。
【小题4】这篇神话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14 01:44: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传说很早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七百里。

大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近九十,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很不方便。愚公很恼火,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精明的老汉,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好笑,就 地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

愚公 地说:“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又怎么会搬不了这座山呢?”

听了这番话,那个自以为聪明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

后来,玉皇大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派了两个大力神把两座山搬走了。从此以后,冀州和汉水的南面,就没有高山阻挡了。

【小题1】在第三、四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小题2】在文中找出与“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这句意思相反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玉皇大帝是被愚公的什么精神感动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课外阅读。
后羿射日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按照规矩,每天要有一个太阳到天空中工作,给世界送去光和热,每十天轮一次。

世界多么美丽呀!有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河流,茂密的森林,鲜艳的花草……

这些太阳都很顽劣。有一天,它们竟然一齐离开旸(yáng)谷跑到天空中。这一下,大地被太阳烤得发了白,庄稼晒枯了,河水蒸干了,人们只好躲进山洞,一步也不敢迈出来。

后羿看到人们在炎热的太阳下苦苦煎熬,非常难过,于是带上一把红色的弓和十支白色的箭,来到人间。十个太阳在天空中走来走去,地上的森林、房屋烤得快要着了火。后羿看了,立刻( )上了一支箭,(    )满了弓,“嗖”的一声向一个太阳( )去,一个火球应声落了下来。其余九个见势不妙,急忙逃走。可是后羿的箭射得又快又准,在“嗖——嗖——”的箭声里,太阳一个个落下来。最后,他留下最后一个,让它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从哪儿可以看出太阳很顽劣?

3.十个太阳一齐出来之后,人间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来。
4.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美,赞美了同时出现的十个太阳的功劳。

B.说明人间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C.与十个太阳一齐出来之后人间的荒芜形成对比,突出十个太阳同时出现给人间带来的巨大灾难,衬托了后羿一心为民的品质。

5.你认为后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