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 )
A.君主意志
B.“爱人”之心
C.内心自省
D.礼乐规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2-10 10:34: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同类题2
荀子认为:“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要求打破宗法等级 ②带有“举贤”思想 ③追求人与人的平等 ④背离孔子礼治主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3
《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强调的是
A.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国君以德治国
B.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
C.执法者素质是有效实施法治的关键
D.执法时应将君子与小人区别对待
同类题4
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
A.“仁政”的主张
B.“克己复礼”的主张
C.爱惜民力的主张
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
相关知识点
文化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