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故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30 03:43: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荀子认为:“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要求打破宗法等级 ②带有“举贤”思想 ③追求人与人的平等 ④背离孔子礼治主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2
《论语》颜回第十二记载:齐景公问政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据此可知( )
A.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受到广泛认同
B.孔子主张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
C.齐景公对孔子的主张表示怀疑
D.齐景公对孔子的主张表示赞同
同类题3
“儒家文化”在英文中写为“the Confucian culture”,其中“Confucian”是指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同类题4
《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同类题5
“以德报怨”、“以柔克刚”、“大智若愚”、“深藏若虚”这些成语最可能源自
A.《论语》
B.《孟子》
C.《道德经》
D.《春秋繁露》
相关知识点
文化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