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历史
题干
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
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4-02 04:06: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关于商鞅变法,历史上争议颇多。朱熹从儒家传统出发,评价商鞅的改革说:“欲致富强而已,无教化仁爱之本,所以为可罪也。”以下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为儒家传统所能接受的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燔诗书而明法令”
同类题2
孔子:“君子义以为质”,孟子:“舍生而取义”,董仲舒:“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由此可知,“义”的提出,目的在于确立
A.行为规范
B.施政之术
C.人伦秩序
D.价值准绳
同类题3
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
A.以人为本的思想
B.无为的思想
C.以理服人的思想
D.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思想
同类题4
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 )
A.君主意志
B.“爱人”之心
C.内心自省
D.礼乐规范
同类题5
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发展
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传统科技的兴衰
相关知识点
文化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