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政治
题干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30 05:44: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9年8月,第九号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沿海城市受灾严重。浙大皮划艇老师、原世界冠军、国际搜救冲锋舟救援技术教官许亚萍获知消息后,第一时间组织起救援小队,带着装备赶赴临海,十几个小时不眠不休,成功抢救转移了三十多位受灾群众。事后,许亚萍表示,作为一名党员,看到这么多百姓陷入苦难,她心痛不已,有技能的人就应该冲在最前面。由此可见
①能力卓越的人更可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
②实践中的新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
③应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④实践只要符合群众愿望,就能获得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2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揭晓,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获奖。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进一步佐证( )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和终极性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其同一性
③认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同类题3
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A.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同类题4
近年来,棕榈、椰子、广玉兰等南方树种走进了北方小区,殊不知,这种盲目的“南树北种”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这告诉我们
①认识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④违背规律会受到惩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同类题5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常常利用观察者的错觉创作作品,下图就是这种类型和风格的作品。这一效果
①是对现实事物的艺术再现②说明认识的检验标准具有模糊性
③强调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体现了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相关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求索真理的历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的特征(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