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命科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图1和图2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错误的是(  )
A.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
B.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制备原生质体,形成的C称为杂种细胞,从C到D需要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C.若图2中B是核移植技术,C是胚胎移植技术,则形成d的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D.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肾上腺的影响更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5 02:57: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发现,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对疟疾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小题1】从细胞结构分析,疟原虫属于______生物。
【小题2】蚊虫叮咬是疟疾传播的主要方式,这种传播途径称为______。
A.空气传播
B.媒介物传播
C.病媒传播
D.飞沫传播
【小题3】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红细胞膜上存在______。
【小题4】疟原虫会在红细胞中大量增殖,其增殖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
【小题5】疟原虫涨破红细胞进入血液的方式和该方式依据的原理分别是______。
A.自由扩散流动性
B.协助扩散选择透过性
C.主动运输选择透过性
D.胞吐流动性
【小题6】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抗疟机制与细胞能量的供应有关。线粒体膜电位的维持是合成ATP的前提。屠呦呦的大量实验研究中有这样一组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
1
疟原虫的线粒体
不加入青蒿素
100
2
加入青蒿素
60
3
仓鼠细胞的线粒体
不加入青蒿素
100
4
加入青蒿素
97
 
①1、2组结果表明______,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由1、2、3、4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②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______的线粒体,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