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化学

题干

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A. A B. B C. C D. 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20-03-22 06:12: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新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表面会变黄,最终变成褐色,这种现象在食品科学上通常称为“褐变”。 关于苹果褐变的原因有以下两种说法:为____________
A.苹果中的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了Fe3
B.苹果中的酚类物质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究竟哪种说法正确,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用品:苹果、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NaHCO3溶液、Na2SO3溶液,KSCN溶液,去氧蒸馏水。
(1)探究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褐变”后的苹果上滴上2~3滴  溶液。
_________________
说法A不正确
(2)探究2:【查阅文献】Ⅰ.苹果中含有多种酚和酚氧化酶,苹果中酚氧化酶的活性温度为35℃左右、活性pH约为5.5-7.5。Ⅱ.酚类物质遇FeCl3溶液常发生显色反应而呈现一定颜色,如苯酚显紫色,对苯二酚显绿色,甲基苯酚显蓝色。
该小组将刚削皮的苹果切成七块,分别进行如下实验。请填写下表中相应的结论:
序号
实验步骤
现 象
结 论

在一块上滴加2至3滴FeCl3溶液
表面变为绿色
______________

再取两块,一块放置于空气中,另一块迅速浸入经过去氧的蒸馏水中。
前者表面逐渐褐变,后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苹果褐变与_________有关

另两块分别立刻放入沸水和0.1mol·L1盐酸中浸泡2min后取出,置于空气中。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两块均无明显变化。
苹果褐变与酚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最后两块分别立刻放入浓度均为0.1mol·L1的NaHCO3和Na2SO3溶液里浸泡2min后取出,置于空气中。
前者经过一段时间表面逐渐褐变,后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明显变化。
亚硫酸钠溶液能阻止苹果褐变
(3)问题分析:Ⅰ、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 NaHCO3溶液略显碱性,而NaHSO3溶液却略显酸性。NaHSO3溶液略显酸性是因为  
Ⅱ、0.1mol· L–1的NaHCO3溶液和Na2SO3溶液的pH相近,Na2SO3溶液却能阻止苹果褐变,结合离子方程式分析原因 :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