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快乐是一种角度

快乐是什么?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是一种角度而已。

在沙漠中艰难行走而久渴的人,只要看到一丝绿意,就会感到快乐;在逆境中挣扎而伤痕累累的人,只要听到半句鼓励的言辞,快乐感便油然而生。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天,上帝带教士去一个房间,许多人围着一口正在煮食的大锅坐着,他们又饿又失望。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只有一只汤匙,但是汤匙柄太长,所以没法把食物送到自己嘴里。然后,上帝又带教士去另一个房间,也有一群人围着正在煮食的大锅坐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看起来又饱足又快乐,而他们的汤匙也是一样长。教士奇怪地问上帝:“为什么同样的境况,这个房间的人快乐不已,而那个房间的人愁眉苦脸呢?”上帝微笑道:“难道你没有看到,这个房间里的人都学会了喂对方吗?”

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有赖于与他人互惠互存。你付出了爱,别人会感激你,你也会感激别人接受了你的爱,这样,你永远都会生活在快乐之中。你付出的爱越多,得到的快乐也越多。

【小题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伤痕累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然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小题3】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13 04:45: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字的敬畏

乔传藻

中国的汉字,只要你用得巧妙,就是在字里行间的空白处,你也觉得有味,中国人发明的字终究像中国人:含蓄。有时,表面上淡淡数语,内里却有含藏不尽的意蕴。方块字这种言简意赅的特点,确实与集成电路板相似,面积小,所包含的信息量却是惊人的。譬如一提到“翠”字,我们就有一种玉石的感觉,润润的;一提到“风”字,我们仿佛见到了飘飞的柳絮;一提到“雨”字,我们又见到了江南水乡的朦胧。这些分开的字,要是请一位书法高手写下来,可以悬挂起来当作名画欣赏。可要是再把这些字叠连在一起,又会是什么景象?一位诗人曾在西湖留下过这样的楹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章节有快有慢,大声念出来,也像大声唱出来一样愉快。作者所使用的也就是十个字,它所渲染出来的,却是一幅气象万千的图画。方块字的空间调度能力,在此展示给了我们。(有删改)

【小题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言语或文字不多,而意思却很完备。(________)
【小题2】照样子连一连。
一提到“翠”字 朦胧的江南水乡   
一提到“风”字   润润的玉石
一提到“雨”字   飘飞的柳絮
【小题3】中国的汉字和中国人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为什么说方块字与集成电路板相似?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上“____”。
【小题5】“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这副楹联好在哪里?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上“﹏﹏﹏”

同类题4

阅读与理解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小题1】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文谈到的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小题3】文中划线的“发现者”、“创立者”的位置能否对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这段文字中红色的词语在含义上与文章结尾段落的一个词相照应,这个词是__________
【小题5】语句中“?”指什么? “ !” 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