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丁肇中认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教育要重视实践,下列观点与作者的这一观点相似的一项是( )
A.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伤,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高尔基
B.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
C.为了能够作真实和正确的判断,必须使自已的思想摆脱任何成见和偏执的束缚。——罗蒙诺素夫
D.大胆的见解就好比下棋时移动的一颗棋子,它可能被吃掉,但它却是胜局的起点。——歌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2-22 11:04: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人是一本书。

看人如读书,做人如写书。

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 

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 

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 )的人像一本散文集,( )的人是一本抒情诗,( )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辞典,( )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 

看人如读书,做人如写书。 

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绘出美丽的插图。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 

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这本书中没有了纯洁的位置。他们都忘记了: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也许,你写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名著。但决不能因此而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 

如果人们常常把你亲切的朗读,那就是你无上的光荣;如果人们永世把你深情的背诵,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小题1】贯穿全文的一个比喻句是什么?
【小题2】找出这篇文章中能概括地表达全文要点的句子。
【小题3】将下面四个短语分别归位于文中括号内:①思维缜密 ②洒脱飘逸 ③多愁善感 ④乐观风趣,其先后顺序应是: ____________
【小题4】从文中摘取一个你认为有格言警句作用的精美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5】本文最后一段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希望在你们身上

①中国古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人新人换旧人。”

②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如运动场上的接力赛。老年人跑第一棒,中年人跑第二棒,青年人跑第三棒。各有各的长度,各有各的任务,互相协调,共同努力,以期获得最后胜利。这里面并没有高低之分,而只有前后之别。老年人先走,青年人也会变老。如此循环往复,流转不息。这是宇宙和人世间的永恒规律,谁也改变不了一丝一毫。所谓社会的进步,就寓于其中。

③这一番道理,虽然老生常谈,然而却是真理。

④人世间的真理都是明白易懂的。可是,芸芸众生,花花世界,浑浑噩噩者居多,而明明白白者实少。你们青年人感觉锐敏,英气蓬勃,首先应该认识这个真理。要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必须从这里开始。换句话说就是,要认清自己在人类社会进化的漫漫长河中的地位。人类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决定,祖国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创造。这就是你们青年人的责任。千万不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作一个哲学命题来讨论,徒托空谈,无补实际。一切人生观和价值观,离开了这个责任感,都是空谈。

⑤那么,我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不想说些空话、废话、假话、大话,更是一无灵丹妙药,二无锦囊妙计。我只有一点明白易懂简单朴素、又确实是真理的道理。我引一首宋代大儒朱子的一首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⑥这首诗的关键有二:一是要学习。比如你们对浩如烟海的中华经典必须有深刻的了解。最好能背诵几百首旧诗词和几十篇古文,让它们随时含蕴于你们心中,低吟于你们口头。这对于你们人文素质的提高,都会有极大的好处。二是要惜寸阴。光阴,对青年和老年,都是转瞬即逝,必须爱惜。“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两句意义深刻的话。

⑦对此,你们青年人不仅要心里明白,还要真正能实行,才能接好前人的接力棒,才不会虚度此生。以上都是我的肺腑之谈。

⑧青年们,好自为之。世界是你们的。

【小题1】本文第④段中,作者认为“青年人的责任”是什么?
【小题2】引用手法在本文中的使用,好处是什么?
【小题3】文中第④段赞美青年人“感觉锐敏,英气蓬勃”,这使人联想起“青年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请你仿照后一种形象的语言,再写一句表达对青年人的赞美。
【小题4】文章结尾,长者嘱托“青年们,好自为之”,那么青年人应该怎么做?结合本文内容,请谈谈你的理解。

同类题5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节选

臧克家

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②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③作为争取民主的展示,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想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④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⑤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⑥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⑦这是为争取民族,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⑧在李公朴通知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⑨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⑩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了。”

(11)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12)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3)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小题1】“这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句话中的“这个反面”指代的是______。
【小题2】选文中有关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每件不超过8个字)
【小题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体会居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小题4】体会“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的含义。
【小题5】选文中闻一多先生的做法给你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