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材料一 红军废除了雇佣制,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红军至今没有什么正规的薪饷制,只发粮食、油盐柴菜钱和少数的零用钱,红军官兵中的边界本地人都分得了土地,只是远籍人分配土地颇为困难。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连、营、团都有了士兵会,代表士兵利益,并做政治工作和民众工作。

——***《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1月25日)

(1)依据材料一,分析红军能够在井冈山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
材料二 新华社发表的文章《不渝的初心壮丽的答卷——革命老区江西七十年发展巡礼》里有这么一段话:“这是一片承载***初心的红土地。星星之火从井冈燎原,共和国的伟大预演在瑞金启幕,二万五千里长征自于都出发,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星星之火从井冈燎原”是指什么。它对中国近代革命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20-03-29 08:47: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拥有土地是几千年以来中国广大农民的梦想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指出:“现时主要的是要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发动千百万农民自下而上地解决土地问题”,并规定十一条农民暴动的口号:“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分这些土地给佃农及无地农民……解除民团、团防等类的武装与其他地主的军队,而武装农民.”

——刘勉玉等《土地革命战争吏》

材料二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是一种过渡改良的土地政策,一方面,通过减少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来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另外一方面,要求农民自觉交租交息,以缓解地主阶级对土改政策的抵触,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争取地主阶级对抗日战争的支持。

——《解读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土地制度》

材料三 亿万获得土地、粮食、房屋的农民,以“保田参军”为口号,踊跃加入解放军。在物资、人力等各方面保障上,解放区农民对前方的供应也鼎力而为,粮食、棉布、军鞋等各种物资源源输入军队~蒋家王朝在大陆生存的最后一个机会.就这样在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之下化成了泡影。

——《北京日报·土改风暴》

(1)根据材料一,说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如何领导农民解决土地问题。
(2)材料二中,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怎样的土地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
(3)中共在解放区实行了怎样的土地政策?材料中,亿万农民获得土地、粮食、房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