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②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③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2-12-21 09:27: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且夫不有所弃,不可以得天下之势;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是故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胜有所不就,败有所不避。其来不喜,其去不怒,肆天下之所为而余制其后,乃克有济。

呜呼!项籍有百战百胜之才,而死于垓下,无惑也。吾观其战于钜鹿也,见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未尝不怪其死于垓下之晚也。方籍之渡河,沛公始整兵向关,籍于此时若急引军趋秦,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据咸阳,制天下。不知出此,而区区与秦将争一旦之命,既全钜鹿而犹徘徊河南、新安间,至函谷,则沛公入咸阳数月矣。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仇籍,则其势不得强而臣。故籍虽迁沛公汉中,而卒都彭城,使沛公得还定三秦,则天下之势在汉不在楚。楚虽百战百胜,尚何益哉!故曰:兆垓下之死者,钜鹿之战也。

(选自苏洵《项籍》)

【小题1】本文中作者认为导致项籍“死于垓下”的直接事件是______________。
【小题2】作者认为要打胜仗必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用文中语句回答)
【小题3】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史实,于本文所说内容,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A.人为刀俎B.四面楚歌
C.横槊赋诗D.秋毫无犯
【小题5】作者认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小题6】本文将“才”、“虑”、“量”这三者,作为评价天下英雄的标准,你是怎么看待的?请谈谈你的认识。

同类题2

(一)文言文阅读下列小题
陈生弼教,字明允,燕人也。家贫,从副将军贾绾作记室。泊舟洞庭。猪婆龙浮水面,贾射之中背,获之。锁置桅间,奄存气息,而龙吻张翕,似求援拯。生恻然心动,请于贾而释之。携有金创药,戏敷患处,纵之水中,浮沉逾刻而没。
后年余,生北归,复经洞庭,大风覆舟。幸扳一竹簏,漂泊终夜,絓木而止。援岸方升,有浮尸继至,则其僮仆。力引出之,忽僮仆肢体微动,喜而扪之。无何,呕水数斗,豁然顿苏。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有二女郎乘骏马来,生不敢前。有男子步驰,似是驭卒,因就问之。答曰:“此西湖主猎首山也。”生述所来,且告之。驭卒解裹粮授之,嘱云:“宜即远避,犯驾当死!”生惧,疾趋下山。
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生与僮潜伏丛花中。忽闻人语纷挐,少间来,曰:“王妃请陈郎入。”……生伏地稽首,妃急起拽之,曰:“我非君子,无以有今日。婢辈无知,致佳客,罪何可赎!”即设华筵,酌以镂杯。生茫然不解其故。妃曰:“再造之恩,恨无所报。今夕即遣息女奉侍。”
日方暮,妃命生就帐。数十妖姬扶公主交拜。生曰:“羁旅之臣,反赐姻好,实非所望。”公主曰:“妾母,湖君妃子,乃扬江王女。旧岁归宁,偶游湖上,为流矢所中。蒙君脱免,又赐刀圭之药,一门戴佩,常不去心。郎勿以非类见疑。妾从龙君得长生诀,愿与郎共之。”生乃悟为神人。生叹曰:“馈食者谁?”曰:“阿念,亦妾腹心。”生曰:“何以报德?”笑曰:“侍君有日,徐图塞责未晚耳。”
居数日,生虑家中无耗,悬念綦切,乃先以平安书遣仆归。家中闻洞庭舟覆,妻子缞绖已年余矣。仆归,始知不死,而音问梗塞,终恐漂泊难返。又半载,生忽至,裘马甚都,囊中宝玉充盈。由此富有巨万,声色豪奢,世家所不能及。
(选自《聊斋志异·西湖主》,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适猪婆龙浮水面 适:恰好,正好
B.生述所来,且告之馁 馁:害怕
C.婢辈无知,致忤佳客 忤:违逆,冒犯
D.妃命引生就帐   引:领,带
【小题2】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
B.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
C.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
D.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生家里贫穷,跟着副将军贾绾做记室,一次,贾将军射中洞庭湖中的一条猪婆龙,陈生看到猪婆龙的样子很可怜,心生怜悯,请求贾绾放了它。
B.陈生再次经过洞庭湖时遇大风翻船,幸而抓住竹箱得以保命。饥饿难耐之时,得到马夫的帮助,马夫打开包裹,送给陈生食物。
C.陈生被王妃请入。原来,陈生当年救过的猪婆龙是洞庭湖的王妃,陈生因而得到王妃的盛情款待。王妃把侍女赐予陈生。
D.里陈生惦念家人,于是写书信委派仆人送信,以免家人牵挂。他的家人听说陈生在洞庭湖翻船后,一直以为他已经死了,直到仆人回来,家人才知道他还活着。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引出之,忽僮仆肢体微动,喜而扪之。无何,呕水数斗,豁然顿苏。
(2)旧岁归宁,偶游湖上,为流矢所中。蒙君脱免,又赐刀圭之药,一门戴佩,常不去心。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式,以荫为太子正字,擢贤良方正科,累迁殿中侍御史。大中中,为晋州刺史,饰邮传,器用毕给。会河曲大歉,民流徙,他州不纳,独式劳恤之,活数千人。时特峨胡亦饥,将入寇汾、浍,闻式严备,不敢道境,报其种落曰:“晋州刺史当避之!”以善最称。徙安南都护。故都护田早作木栅,岁率缗钱,既不时完,而所责益急。式取一年赋市芍木,竖周十二里,罢岁赋外率以纾齐人。浚壕缭栅,外植刺竹,寇不可冒。后蛮兵入掠锦田步,式使译者开谕,一昔去,谢曰:“我自缚叛獠,非为寇也。”初,交阯数有变,惧式威,不自安,相率夜围城,合噪:“请都护北归!”式徐被甲,引家僮乘城责让,矢旝交发,叛者走。翌日,尽捕斩之。宁国剧贼仇甫乱,明越观察使郑祗德不能讨,宰相选式往代,诏可,因至京师。懿宗问方略,对曰:“第假臣兵,寇不足平也。”左右宦要皆曰:“兵众则馈多,当惜天下费。”式奏:“盗若猖狂,天诛不亟决,东南征赋阙矣,宁得以亿万计之乎?兵多则功速费寡。二者孰利?”帝顾左右曰:“宜与兵。”于是诏益许、滑、淮南兵。式发自光福里第,麾帜皆东靡,猎猎有声,喜曰:“是谓得天时矣!”闻贼用骑兵,乃阅所部,得吐蕃、回鹘迁隶数百,发龙陂监牧马起用之,集土团诸儿为向导,擒甫斩之。加检校右散骑常侍。余姚民徐泽专鱼盐之利,慈溪民陈瑊冒名仕至县令,皆豪纵,州不能制。式曰:“甫窃发,不足畏;若泽、瑊,乃巨猾也。”穷治其奸,皆榜死。咸通三年徐州银刀军乱以式检校工部尚书徙武宁节度使诏淮南兵自随视事三日悉以计诛乱兵会诏降武宁为团练罢归终左金吾大将军。

(选自《新唐书·王式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咸通三年/徐州银刀军乱/以式检校工部/尚书徙武宁/节度使诏淮南兵/自随视事/三日悉以计诛/乱兵会诏降/武宁为团练罢归/
B.咸通三年/徐州银刀军乱/以式检校工部/尚书徙武宁节度使/诏淮南兵自随/视事三日/悉以计诛乱兵/会诏降武宁/为团练罢归/
C.咸通三年/徐州银刀军乱/以式检校工部尚书/徙武宁节度使/诏淮南兵自随/视事三日/悉以计诛乱兵/会诏降武宁为团练/罢归/
D.咸通三年/徐州银刀军乱/以式检校工部尚书/徙武宁/节度使诏淮南兵/自随视事三日/悉以计诛乱兵/会诏降武宁为团练/罢归/
【小题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良方正:古代选官的科目之一,始设于汉文帝,被举者对政治得失应直言极谏。唐宋时亦设此科。
B.善最:唐代官吏考功之法,分四善、二十七最,合善最以分等次。因亦以“善最”代指优异的政绩。
C.都护:都护府长官。都护府是汉、唐等时代中原王朝为防卫边境与统治周边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
D.回鹘:又作回纥,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回族祖先。主要分布于宁夏,在内蒙古、甘肃等地也有散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式关心民生,体恤民情。任晋州刺史时,河曲歉收,百姓流离,他州都不接纳,只有王式赈济灾民,活者甚众;任安南都护时,他免除赋税来缓解百姓负担。
B.王式镇守边疆,沉稳有法。蛮兵入侵锦田步,他派人晓谕,蛮兵很快撤离并道歉;交5止叛军夜问围城呼喊,他不慌不忙,披甲登城斥责叛军,后全部捕杀他们。
C.王式虑事深远,见解过人。平定宁国大贼仇甫叛乱时,在场权臣都认为兵马多了花费就大,而王式认为叛贼不平,东南的赋税损失更大,应多派兵马,速战速决。
D.王式执法严格,除恶务尽。余姚徐泽独占鱼盐之利,慈溪陈瑊冒名顶替官至县令,两人都骄横放纵,州府不能制服,王式彻底查办二人罪行,将他们捶击而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都护田早作木栅,岁率缗钱,既不时完,而所责益急。
(2)懿宗问方略,对曰:“第假臣兵,寇不足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