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王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作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小题1】为划线字加注音。
厉王,国人谤王()史献书,师()
犹其有原隰衍沃也()所以财用衣食者也()
【小题2】划线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B.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C.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D.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小题3】(小题3)解释下列词语有误的一项()
A.事行而不其中“悖”是相反、抵触之意。
B.吾能谤矣其中“弭”意为阻止、消除。
C.财用衣食其中“阜”意为使……增多。
D.其能几何其中“与”是和,同的意思。
【小题4】(小题4)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B.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C.近臣尽规,亲戚补察D.而后王斟酌
【小题5】(小题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周厉王残暴凶狠,采用高压政策来镇压百姓的批评指责。
B.召公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劝说厉王要广开言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C.周厉王拒绝召公的谏言,引起百姓的强烈反抗,在周厉王三年,厉王被百姓推翻,流放到彘。
D.厉王被流放到彘的结局,有力地说明了召公谏言的正确和重要。
【小题6】(小题6)下面的翻译无误的一项是()
译为:老百姓有嘴,就好比大地上会有山川一样,财用就出来了。
A.厉王虐,国人谤王。译为:周厉王非常暴虐,国民都讽刺、挖苦他。
B.为川者决之使导。译为:治理河流的人挖掘水道使水疏导。
C.史献书,师箴。译为:史官进献史书、典籍,当老师的进劝诫、规劝的言论。
D.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
【小题7】把下列两句译成现代汉语。
(1)民不堪命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事行而不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2-12-06 10:41: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金庸作品特别值得琢磨的一个特征是:它虽然产生在香港商业化环境中,却没有旧式武侠小说那种低级趣味和粗俗气息,相反,其主要作品都通俗而不媚俗,不仅有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思想,更具有神奇的故事、迷人的想象。像《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之死,包含多么丰富深刻、发人深省的内容,艺术力量又是多么震撼人心!《射雕英雄传》《碧血剑》又以多么生动感人的小说笔墨,塑造并赞美了郭靖、袁崇焕这类为民众利益献身的“中国的脊梁”式人物,弘扬中华民族的凛然正气!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也是其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的地方。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 ,反对滥杀无辜。《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如果说严肃文学是“为人生”,通俗小说是“供人消遣”,金庸小说则把这两方面统一了起来。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透过对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写出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岀丰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 ,活泼轻松有时又令人沉重, 又启人深思。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 ),做到互为启发,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有神奇的想象、迷人的故事,更具有高尚的格调、深邃的思想。
B.不仅有神奇的想象、迷人的故事,更具有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思想。
C.不仅有高雅的格调、深邃的思想,更具有神奇的想象、迷人的故事。
D.不仅有高尚的格调、深邃的思想,更具有神奇的故事、迷人的想象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睚眦必报 真知灼见 兴趣盎然 相得益彰
B.锱铢必较 真知灼见 兴趣盎然 珠联璧合
C.睚眦必报 才高识远 兴味索然 珠联璧合
D.锱铢必较 才高识远 兴味索然 相得益彰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学理又借武功修养来阐释人生哲理
B.武功修养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人生哲理
C.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
D.又借武功修养来阐释传统文化学理乃至人生哲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竹轩先生传

魏瀚

①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视纷华势利,泊如也。客有竹所者,辄指告之曰:“此吾直谅多闻之友,何可一日相舍耶?”学者因称曰竹轩先生。

②早承厥考槐里先生庭训,德业夙成。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凡及门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先生每启箧,辄挥涕曰:“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乃穷年口诵心惟,于书无所不读,而尤好观《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雅善鼓琴,每风月清朗,则焚香操弄数曲。弄罢,复歌以诗词,而使子弟和之。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

③居贫,躬授徒以养母。母性素严重,而于外家诸孤弟妹,怜爱甚切至。先生每先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而于妻孥之寒馁,弗遑恤焉。弟粲幼孤,为母所钟爱。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有无欣戚,罔不与居。子华官翰林,请于朝,分禄以为先生养。先生复推其半以弟。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

④先生容貌环伟,细目美髯。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未尝逸于法律之外。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

⑤先生与先君菊庄翁订盟吟社,有莫逆好。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学士之子守仁,又与吾儿朝端同举于乡。累世通家,知先生之深者,固莫如瀚,因节其行之大者于此,以备太史氏之采择焉。

(选自《王阳明全集》)

(注)①厥,他的;考,指死去的父亲。②孥(nú),儿女。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有竹所者 :拜访
B.母性素严重   严重:严肃稳重
C.子华官翰林 :捉拿等到
D.先生复推其半赡弟   :用来
【小题2】对下列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
这是我家先辈积累的学问,我这晚辈若不继续增进,家学就要没落了
B.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
了解竹轩先生的人都认为他超逸洒脱、与陶靖节、林和靖相比,没有比不上的
C.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
竹轩先生很少在家塾里教弟弟学习,而长期带他到各地去游玩
D.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
魏瀚退官归家后,每月初一也能有机会去陪伴竹轩老先生散步
【小题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先生天性爱竹,居室周围种满了竹,每天啸咏其间,把竹当作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朋友,因此被人称为竹轩先生。
B.竹轩先生家里穷,就授徒赚钱来奉养母亲,并顺承母亲意愿,接济弟弟妹妹们,关心妻子儿女的生活,唯恐照顾不周。
C.竹轩先生博览群书,尤其喜欢《仪礼》《左氏传》等书;他还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都收藏在家里。
D.作者与竹轩先生两家是世交,对竹轩先生了解很深,因此选取竹轩先生品行方面大的事情写下此文,以备史官采用。
【小题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