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译:欠款都收齐了吗?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呀
B.王之蔽甚矣!
译:大王的隐蔽太厉害了。
C.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
译:秦国违背蹇叔的建议,并且因为贪婪使民劳苦。
D.失其所与,不知。
译:失去自己所结交的朋友,这是不明智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11 07:18: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询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③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

④未几,成归,闻妻言,如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字
①问者香于鼎 ②无毫发 ③如冰雪 ④虫翘然
【小题2】选出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乃起扶杖  少年固B.睹促织 相对默
C.非前物    足失色D.循陵走 掩口胡卢
【小题3】下列各句词类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A.力叮不释B.日与子弟角C.笼归,举家庆贺D.取儿藁葬
【小题4】《促织》一文中“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两个片段有何作用?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儿涕而去。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太子丹患之,问其傅鞠武。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丹曰:“然则何由?”对曰:“请入图之。”

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鞠武谏曰:“不可。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矣!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沉,可与谋。”太子曰:“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出见田先生,道“太子愿图国事于先生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逢迎,却行为导,田光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己不逮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而使人疑人,非节侠也。”欲自杀以激荆卿,因遂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小题1】下列用“/”给文中画框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B.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C.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D.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朝廷辅佐帝王的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
B.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C.太子:指已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帝王的儿子,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D.诸侯: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春秋时期贵戚功臣的封赐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将樊於期得罪秦王,投奔太子丹。鞠武认为救助樊於期是"把肉放置在饿虎经过的小路",会招来祸患,劝燕太子丹不要这么做。
B.为灭掉秦王,燕太子丹向老师鞠武求教良策。鞠武认为要一洗前耻,即使秦国强大也不能畏惧,答应和太子丹好好图谋。
C.太子丹为人谦逊知礼,田光造访他的时候,他亲自迎接,倒退着走,为田光引路,在席间他离开自己的座位上前,向田光请教救国良策。
D.鞠武向太子丹推荐田光,但田光认为自己精力已经衰竭,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又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并以死来激励荆轲。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