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禁中,即宫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
B.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C.赠,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
D.“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退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1-12 10:48: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的一项是
A.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
B.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
C.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
D.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
【小题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晋侯,以爵位称呼,爵位是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的等级。春秋时期,有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
B.执事,可以指“办事的官吏”,《汉书》“朝之执事,亡非同类”,就是此意。而选文中是对对方的敬称。
C.解释《春秋》的代表性著作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穀)梁传》。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小题3】下列对《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烛之武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描写他的语言,或是牢骚,或是说辞,表现了他的能言善辩、深明大义和机智勇敢。
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即晋文公逃亡过郑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郑“贰于楚”,即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助楚反晋。
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人、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暗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暗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选自《陈书·韩子高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B.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C.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D.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本文节选自《陈书·韩子高传》,可见《陈书》是纪传体史书,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子高推扶得以继续攀登。
C.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他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击败张彪。
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留异之乱平定后,子高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2)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