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大侵”是指先侵占后经略,指国土兼并。后由土地推及财产、人口,在国土兼并的含义之外,又附带了掠夺、奴役的含义。
B.“丁内艰”是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
C.“公帑”是指公共财产,即国家、政府、公家之财产。
D.“光宗”是用作皇帝和君主的庙号,是光复之主的庙号。开国君主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21 10:03: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沈法兴,湖州武康人也。父恪,陈特进、广州刺史。法兴,隋大业末为吴兴郡守。东阳贼帅楼世干举兵围郡城,炀帝令法兴与太仆丞元祐讨之。义宁二年,宇文化及炀帝于江都,法兴自以代居南土,宗族数千家,为远近所服,乃与祐部将孙士汉、陈果仁执祐于坐,号令远近,以诛化及为名。三月,发自东阳,行收兵,将趋江都,下余杭郡,比至乌程,精卒六万。毗陵郡通守路道德率兵拒之,法兴请与连和,因会盟袭杀道德,进据其城。时齐郡贼帅乐伯通据丹阳,为化及城守,法兴使果仁攻陷之,于是据有江表十余郡,自署江南道总管。武德元年八月,复闻越王侗立,乃上表于侗,自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承制置百官,以陈果仁为司徒,孙士汉为司空,蒋元超为尚书左仆射,殷芊为尚书左丞,徐令言为尚书右丞,刘子翼为选部侍郎,李百药为府掾。

法兴自克毗陵后,谓江淮以南可指捴而定,专立威刑,将士有小过,便即诛戮,而言笑自若,由是将士解体。称梁王建元曰延康改易隋官颇依陈氏故事是时杜伏威据历阳陈稜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并握强兵,俱有窥觎江表之志。法兴三面受敌,军数挫衄。陈稜寻被李子通围于江都,稜窘急,送质求救,法兴使其子纶领兵数万救之。子通率众攻纶,大败,乘胜渡江,陷其京口。法兴使蒋元超拒之于庱亭,元超战死。法兴与左右数百人投吴郡贼帅闻人遂安,遣其将叶孝辩迎之。法兴至中路而悔,欲杀孝辩,更向会稽。孝辩觉之,法兴惧,乃赴江死。初,法兴以义宁二年起兵,至武德三年而灭。

(节选自《旧唐书》第五十六卷,有删节)

(注)①指捴(zǒnɡ):指挥。②挫衄(nǜ):挫败。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称梁王建元/曰延康改/易隋官颇/依陈氏故事/是时/杜伏威据历阳/陈稜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
B.称梁王/建元曰/延康改易隋官/颇依陈氏故事/是时杜伏威据历阳/陈稜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
C.称梁王/建元曰延康/改易隋官/颇依陈氏故事/是时/杜伏威据历阳/陈稜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
D.称梁王建元/曰/延康改易隋官/颇依陈氏故事/是时杜伏威据历阳/陈稜据江都/李子通据海陵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B.大业、义宁:隋代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继位后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D.弑: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侄杀叔、甥杀舅等为“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宇文化及叛变后,沈法兴野心渐起,征集六万精兵后,以讨伐宇文化及为名起义。
B.沈法兴听闻越王杨侗即位,便上书杨侗自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得到杨侗认可。
C.沈法兴派遣其子沈纶出兵援救陈棱,沈纶打败李子通后,乘胜追击,攻占京口。
D.沈法兴为人狡诈阴险,在投奔闻人遂安途中竟因变心欲将之杀害,被发觉后因畏惧而自尽。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审琦,字仲宝,其先辽西人,后徙家洛阳。汉乾祐初,隶周祖帐下,性纯谨,甚亲任之。从平李守贞,以功署厅直左番副将。广顺中,历东西班行首、内殿直都知、铁骑指挥使,从世宗征刘崇于河内,力战有功,迁东西班都虞侯,改铁骑都虞侯,转本军右第二军都校。世宗召禁军诸校宴射苑中,审琦连中的,世宗嘉之,赏赍有加。

亲征淮南舒州坚壁未下诏以郭令图领刺史命审琦中路以精骑攻其城一夕拔之擒其史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令图既入城,审琦等遂救黄州,数日,令图为舒人所逐。审琦选轻骑衔枚夜发,信宿至城下,大败舒人,令图得复还治所。世宗嘉之,授都指挥使。世宗围濠州,审琦率敢死士数千人拔其水寨,夺月城,濠州遂降。及攻楚州,为南面巡检。城将陷,审琦意淮人必遁,设伏待之。少顷,城中兵果凿南门而溃,伏兵击之,斩数千级,系五千余人,献于行在,赐名马、玉带、锦彩数百匹。

建隆二年,出为忠正军节度。在镇八年,为政宽简。所部邑令以罪停其录事吏,幕僚白令不先咨府,请按之。审琦曰:“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闻者叹服。审琦重厚有方略,尤善骑射。镇寿春,岁得租课,量入为出,未尝有所诛求。素不能饮,尝侍宴,太祖酒酣仰祝曰:“酒,天之美禄;审琦,朕布衣交也。方兴朕共享富贵,何靳之不令饮邪?”祝毕,顾谓审琦曰:“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审琦受诏,饮十杯无苦。开宝二年,从征太原,为御营四面都巡检。三年,太祖尝召审琦宴射苑中,连中的,赐御马、黄金鞍勒。七年,卒,年五十。初,审琦暴疾,不能语,帝亲临视,及卒,又幸其第,哭之恸。赐中书令,追封琅琊郡王,赙赠加等。葬日,又为废朝。

(节选自《宋史·王审琦传》,有删改)

(注) ① 信宿:连住两夜。② 录事吏:官职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亲征淮南舒州坚壁/未下诏/以郭令图领刺史命/审琦中路以精骑攻其城一夕/拔之/擒其史/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
B.亲征淮南/舒州坚壁未下/诏以郭令图领刺史/命审琦中路以精骑攻其城/一夕拔之/擒其史/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
C.亲征淮南舒州坚壁/未下诏/以郭令图领刺史/命审琦中路以精骑攻其城/一夕拔之/擒其史/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
D.亲征淮南/舒州坚壁/未下诏/以郭令图领刺史命/审琦中路以精骑攻其城一夕/拔之/擒其史/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乾祐是年号。此纪年法由后汉高祖刘知远首创,后形成制度,历史上一个皇帝可用多个年号。
B.“河内”的“河”指黄河,“河内”指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南的地方。
C.衔枚,古代军队在秘密行动时,兵士横衔“枚”于口中,以禁喧哗。
D.治所,古代指的是地方政府驻地,包括省治、府治、州治、县治等。省治相当于省会。
【小题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审琦箭术超群。在一次各位禁军校官聚宴射箭时,他连续射中靶子,得到了世宗的称赞和赏赐。
B.王审琦战功赫赫。他率精骑一晚攻下舒州城;楚州将陷,他准确预估,提前埋伏,又获大胜。
C.王审琦施政宽厚。他的幕僚请求审查越权县令,审琦认为自己只是守边将领,无权干涉地方政务。
D.王审琦深受皇帝器重。审琦重病,皇帝亲临探视;审琦死后,皇帝到家吊唁;审琦下葬日,皇帝没有上朝。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2) 太祖酒酣仰祝曰:“酒,天之美禄;审琦,朕布衣交也。方兴朕共享富贵,何靳之不令饮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