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进士起家,累迁秘书丞、同判饶州。宋绶荐其材,召还,以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奏曰:“唐贞观中,尝下诏今致仕官班本品现任上,欲其知耻而勇退也。比有年余八十,尚任班行,心力既衰,官事何补?请下有司,敕文武官年及七十,上书自言,特与迁官致仕,仍从贞观旧制,即宿德勋贤,自如故事。”因著为令。

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修古奏:“前史称,御史台尊则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与知杂事同,今黄门侮慢若此,请付所司劾治。”帝闻,立命笞之。晏殊以击人折齿。修古奏:“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古者,三公不按吏,先朝陈恕于中书榜人,即时罢黜。请正典刑,以允公议。”

久之,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权同判吏部流内铨。未逾月,会太后兄子刘从德死,录其姻戚至于厮役几八十人,龙图阁直学士马季良、集贤校理钱暖皆缘遗奏超授官秩,修古与杨偕、郭劝、段少连交章论列。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会赦复官,卒。既没,人多惜之。家贫,不能归葬,宾佐赙钱五十万。季女泣白其母曰:“奈何以是累吾先人也。”卒拒不纳。太后崩,帝思修古忠,特赠右谏议大夫,赐其家钱二十万。修古无子,以兄子觐为后。曹氏自修古以直谅闻,其女子亦能不累于利,世以是贤之

(节选自《宋史》)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
B.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
C.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
D.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可称为进士。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称同进士出身。
B.致仕,可指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
C.笏,可指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也指一种竹制的刑具,文中即此意。
D.赙钱:为助办丧事而赠送给丧主的钱财。文中曹修古的幕宾佐吏凑钱为其办丧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修古精明强干,力除积弊。他担任监察御史时,上奏皇帝,要求效仿贞观年间的做法,汰除心力已衰的官员,皇帝采纳了他的这条建议。
B.曹修古据理而争,捍卫尊严。他与御史们一起去上早朝时,在路上遭到两名宦官的羞辱,他认为这有损天子的尊严,请求将两名宦官依法治罪。
C.曹修古正直无私,不畏权贵。马季良、钱暖都因临终前留下奏章而使其家属被越级提拔,他联合杨偕、郭劝等人上奏此事。
D.曹修古为官清廉,家无余财。在他死后,他的家人没有费用将其灵柩运回故乡安葬;太后去世以后,皇帝想到他的忠贞,追赠官职,赏赐钱财。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
(2)曹氏自修古以直谅闻,其女子亦能不累于利,世以是贤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02 10:12: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张商英,字天觉,蜀州新津人。长身伟然,姿采如峙玉。负气倜傥,豪视一世。调通川主簿。渝州蛮叛,说降其酋。辟知南川县。章悖经制夔夷,狎侮郡县吏,无敢与共语。部使者念独商英足抗之,檄至夔。悖询人才,使者以商英告,即呼入同食。商英著道士服,长揖就坐。悖肆意大言,商英随机折之,落落出其上。悖大喜,延为上客。归,荐诸王安石,因召对,以检正中书礼房擢监察御史。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河东刑狱,连使河北、江西、淮南。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左司谏。商英积憾元祜大臣不用己,极力攻之,论内侍陈衍以摇宣仁①,至比之吕、武;乞追夺光、公著②赠谥,仆碑毁冢;言文彦博背负国恩,及苏轼、范祖禹、孙升、韩川诸人,皆相继受谴。蔡京拜相,商英雅与之善,适当制,过为褒美。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复与京议政不合,数诋京“身为辅相,志在逢君”。京罢相削籍,知鄂州。京复相,以散官安置归、峡两州。大观四年,京再逐,起知杭州。留为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顷之,除中书侍郎,遂拜尚书右仆射。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时久旱,彗星中天,是夕,彗不见,明日,雨。徽宗喜,大书“商霖”二字赐之。商英为政持平,谓京虽明绍述③,但借以劫制入主,禁锢士大夫尔。于是大革弊事,改当十钱以平泉货④,复转般仓以罢直达,行钞法以通商旅,蠲横敛以宽民力。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帝颇严惮之,尝葺升平楼,戒主者遇张丞相导骑至,必匿匠楼下,过则如初。杨戬除节度使,商英曰:“祖宗之法,内侍无至团练使。有勋劳当陟,则别立昭宣、宣政诸使以宠之,未闻建旄钺也。”讫持不下,论者益称之。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赠少保。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五十-》)
(注)①宣仁:宣仁太后高滔滔。②光、公著:司马光、吕公著。③绍述:特指宋哲宗时对宋神宗所实行的新法的继承,泛指承继前人所为。④泉货:钱币,货币。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
B.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
C.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
D.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檄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亦谓以文书征召、晓喻或声讨。
B.散官是有其名而闲散无职事之官,多用为朝廷官员的加衔,品秩与待遇,各代不一。
C.节度使,官名,其职责是统管所辖地区的行政大权,唐初设置于边境,后遍设于内地,宋初成为荣誉官衔。
D.旄乃指挥旗,钺为斧子,饰以黄金;白旄黄钺,为将帅统领权柄的标志,借指军权。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商英自负卓异,雄视世间。章悸治理夔夷时,轻慢戏侮郡县官吏,无人敢与之共语,对章悖的狂言乱语,张商英不时加以辩驳,很不给他面子。
B.张商英坚持己见,好恶分明。蔡京任宰相,张商英与之政见相合,则和他交好;政见不合,则极力批评,绝不妥协,于是官位随蔡京浮沉而浮沉。
C.张商英为政持平,改革弊政。他看到蔡京为相时造成的弊病,大力进行币制改革,施行纸钞以便于通商行旅,免除不合理的赋税以减轻百姓负担。
D.张商英坚持原则,直言敢谏。他劝说宋徽宗节制华侈,反对违背祖宗成法任命太监为节度使,皇帝对他都颇为忌惮。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归,荐诸王安石,因召对,以检正中书礼房擢监察御史。
(2)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济字巨川。其先真定人,父恕,后唐时童子及第,开宝中,知秀州。会盗起,城陷,为盗所杀,将并害济。济伏柩号恸,谓贼曰:“吾父已死,吾安用生为,但恨力不能杀汝,以报父仇尔!”贼义之,舍去。济携父骨匿山谷间。既而官军大集,济脱身谒其帅朱乙,陈讨贼之计。乙嘉之,遗以束帛,奏假驿置遣归。再调胙城尉,徙临河主簿。转运使王嗣宗被诏举法官,以济名闻。改刑部详覆官、通判镇州。牧守多勋旧武臣倨贵陵下济未尝挠屈戍卒颇恣暴不法夜或焚民舍为盗。一夕,报有火,济部壮士数十潜往侦伺,果得数辈并所盗物,即斩之。驰奏其事,太宗大悦。召判登闻鼓院,拜监察御史。上陈统天下之术、节民物之道,大者有十。其言切于时,词多不载。景德初,徙知河中府。三年,判司农寺。时周伯星见,济乘间言曰:“昔唐太宗以丰年为上瑞。臣愿陛下日慎一日,居安虑危,则天下幸甚。”受诏与刘综改定茶法,颇易旧制,由是忤丁谓、林特、刘承规辈,因与王钦若迭诋訾之。四年,拜本曹郎中,出知杭州。郡城西有钱塘湖,岁久湮塞。济命工浚治,增置斗门,以备渍溢之患,民颇利之。大中祥符三年,徙知洪州,兼江南西路安抚使。属岁旱民饥,躬督官吏为糜粥,日亲尝而给之;录饥民为州兵,全活甚众。是岁卒,年五十九,遗奏大旨以进贤退谀佞、罢土木不急之费为言。济颇涉经史,好读《左氏春秋》,性刚直,无所畏避。少时,深州刺史念金锁一见器之,且托后于济。金锁没,济抚其孤,援寘禄仕。素与内臣裴愈有隙,愈坐事,上怒甚,命宪府鞫之,济适知杂事,力为辨理,遂获轻典。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三》,有删改)

(注) 周伯星:星名,有象征祥瑞和灾凶两种说法,此处象征祥瑞。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牧守多勋旧/武臣倨贵陵下/济未尝挠屈/戍卒颇恣暴/不法/夜或焚民舍为盗
B.牧守多勋旧武臣/倨贵陵下/济未尝挠屈戍卒/颇恣暴不法/夜或焚民舍为盗
C.牧守多勋旧/武臣倨贵陵下/济未尝挠屈/戍卒颇恣暴不法/夜或焚民/舍为盗
D.牧守多勋旧武臣/倨贵陵下/济未尝挠屈/戍卒颇恣暴不法/夜或焚民舍为盗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子,此处指童子科考试。童子科是古代选拔神童的制度,汉代已有,开始以荐举为主,后来增加了考试,能够通过考试的神童称为童生。
B.疏,是古代臣下向帝王进言的奏章的一种,用以向帝王陈述意见或进行说明,也可以用来陈情,与对经书作注解的注疏不同。
C.大中祥符是宋代的一个年号。在我国历史上,一个帝王在位期间不一定只用一个年号,一个年号也不一定只有一个帝王使用。
D.《左氏春秋》是为《春秋》作注解的一部史书,在古代典籍中,隶属于四大部类中的经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秀州城被盗贼攻陷后,王济的父亲被杀,王济不顾个人安危,大义凛然,怒斥盗贼,盗贼不仅没有杀他,反而认为王济有义节而放了他。
B.王济正直有为,受到朝廷赏识,被朝廷召入判登闻鼓院,授予监察御史的重要职务。王济曾上书陈述治理天下、节省百姓物力的十点决策,建议切合时政。
C.王济颇有政绩,在杭州任职时,兴修水利,百姓获利很多;在洪州任职时,遇到旱灾,亲自为百姓煮粥,录用灾民做州兵,许多人得以度过饥荒。
D.王济在年轻时,曾深受深州刺史念金锁的器重,在念金锁死后,王济完成当年念金锁的嘱托抚养他的后代,并帮助他的后代走上了仕途。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诏与刘综改定茶法,颇易旧制,由是忤丁谓、林特、刘承规辈,因与王钦若迭诋訾之。
(2)素与内臣裴愈有隙,愈坐事,上怒甚,命宪府鞫之,济适知杂事,力为辨理,遂获轻典。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姚兴,相州人。靖康中、以州校用。劫杀金人有功,借补承信郎。建炎初,张琪聚兵归东京留守宗泽,兴往从之,又从琪依刘洪道于池州。绍兴元年,琪叛,掠饶州,吕颐浩招降之。琪既听命而中变,执总管巨师古将杀之,兴密谕所部,挟师古同其妻游骑而驰,夜归颐浩。颐浩义之,请于朝,授武义郎,隶张俊军中。复从刘锜守顺昌,复宿、亳,下城父、永城、临涣、蕲县朱家村,迁武略大夫。战淮壎有功,授右武大夫,累迁建康府驻扎御前破敌军统制,充荆湖南路兵马副都监。
绍兴三十一年,金人渝盟,兴隶都统王权废下,遇金兵五百骑于庐州之定林,与战却之,生得女直鹘杀虎。初,金主亮在寿春,江、淮制置使刘锜命权将兵迎敌,权怯懦不进,锜督战益急,权不得已守庐州。及金兵渡淮,权遣兴拒之,而退保和州。兴与金人遇于尉子桥金人以铁骑进兴麾兵力战手杀数百人权奔仙宗山严兵自卫兴告急不应统领戴皋帅马军引避。初,李二者,尝有私恩于权,因得出入军中,往来两界贸易,间窃权旗帜遗金人。至是,金人立权旗帜以误兴,兴往奔之,父子俱死焉。
事闻,诏赠容州观察使,又特官其后三人,即其寨立庙。既复淮西,又立庙战所,赐额旌忠。开禧元年,户部侍郎赵善坚言:“近守边藩,询访故老,姚兴以四百骑当金人十数万,自辰至午,战数十合,援兵不至,竞死于敌。金人相谓曰:‘有如姚兴者十辈,吾属敢前乎? ’兴忠勇如此,宜超加爵谥。”于是赐谥忠毅。
(选自《宋史》,有删改)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兴与金人遇于尉子桥/金人以铁骑进/兴麾兵力战/手杀数百人/权奔仙宗山/严兵自卫/兴告急不应/统领戴皋帅马军引避/
B.兴与金人遇于尉子桥/金人以铁骑进兴/麾兵力战/手杀数百人/权奔仙宗山/严兵自卫/兴告急/不应统领戴皋帅马军引避/
C.兴与金人遇于尉子桥/金人以铁骑进兴/麾兵力战/手杀数百人/权奔仙宗山/严兵自卫/兴告急不应统领/戴皋帅马军引避/
D.兴与金人遇于尉子桥/金人以铁骑进/兴麾兵力战/手杀数百人/权奔仙宗山/严兵自卫/兴告急/不应统领戴皋帅马军引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迁指多次升迁,在古代多指官职的变动,一般不涉及贬职、降职等官位变化情况。
B.户部为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俸禄、粮饷、财政收支等事宜。
C.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等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他们的称号。
D.《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和《资治通鉴》的体例一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兴曾经跟随张琪在池州投靠刘洪道;绍兴元年,吕颐浩招降本已反叛的张琪,张琪听从颐浩的命令后又变卦想杀掉巨师古。
B.金主完颜亮在寿春时,江、淮制置使刘锜命令都统王权率领军队迎战敌人,胆小的王权在刘锜的督战下不得已驻守庐州。
C.姚兴父子为国而战亡的事情传到朝廷,朝廷对其大加赞誉,追赠姚兴为容州观察使,在他的寨子立祠庙,也特别赏赐其后代。
D.姚兴的忠毅勇敢得到金人的称赞,金人认为对方多一些像姚兴这样的人,他们是不敢向前的,并且应给姚兴越级加爵位谥号。
【小题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金人渝盟,兴隶都统王权废下,遇金兵五百骑于庐州之定林,与战却之。
(2)尝有私恩于权,因得出入军中,往来两界贸易,间窃权旗帜遗金人。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欧阳守道,字公权,吉州人。少孤贫,无师,自力于学。里人聘为子弟师,主人瞷其每食舍肉,密归遗母,为设二器驰送,乃肯肉食,邻媪儿无不叹息感动。年未三十,翕然以德行为乡郡儒宗。

里有张某丧其父,小祥①,而舅氏讼以事,系之狱,使不得祭,其售己地以葬。守道闻之,叹曰:“吾惟痛斯子之不得一哭其父也,且其痛奈何?”明日告之邑令曰:“此非人心,滨祭而之,挠葬而夺之,舅如此,是自食其肉也。请任斯子出,祭而复狱。”令亟出之。其舅丑诬守道,守道亦不自辨。转运使包恢为请祠于朝。

迁校书郎兼景宪府教授,迁秘书郎,转对,言:“欲家给人足,必使中外臣庶无复前日言利之风而后可。风化惟反诸身。化之以俭,而彼不为俭,吾惟有卑宫室、饮食;化之以廉,而彼不兴廉,吾惟有不难得之货、不厚无益之藏。”以言罢。守道徒步出钱塘门,唯书两箧而已。理宗遗诏闻,守道与其徒相向哭踊,僮奴孺子各为悲哀。

守道之兄之妻蚤丧,其子演五岁余,且多病,浚生甫数月,守道三十未有室,顾无能乳哺者,日夜抱二子泣,里巷怜之。演既长,出莫知所之,守道哭而求诸野,终不能得,三年不食肉,憔悴不释者终身。吉州有贤守而大家怨之厚诬以赃者,下其事常平使者。会旱甚,祷云腾,守道曰:“无以祷也,云腾之神,唐郡守吴侯也。冤莫甚于前守,冤不直而吴侯于祷,侯有辞矣。匹妇藏冤,旱或三年,冤在民牧,害岂其小。”反覆千余言,或迂笑之,守道不改,告来者不倦,守卒以得直。

(选自《宋史•欧阳守道传》,有删节)

(注)①小祥:一种祭祀。古代在父母死后十三个月而祭祀,叫做小祥。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售己地以葬 邀:谋求
B.滨祭而之     薄:逼迫
C.吾惟有卑宫室、饮食    菲: 微薄
D.不难得之货    贵:看重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全部表明欧阳守道正直敢言的一组是
①舅如此,是自食其肉也 ②其舅丑诬守道,守道亦不自辨
③转运使包恢为请祠于朝 ④风化惟反诸身
⑤冤在民牧,害岂其小 ⑥守道不改,告来者不倦
A.①②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守道谨守孝道,因德高受人敬仰。担任同乡孩子的老师时,每次吃饭都把肉省下悄悄送给母亲,乡邻深受感动,视之为“儒宗”。
B.欧阳守道推己及人,体谅人子的尽孝之心。同乡张某在准备父亲祭礼时,被其舅舅状告入狱,欧阳守道出于孝义,劝说县令暂放张某。
C.欧阳守道清廉忠贞,虽遭贬谪而忠心不改。因进言被罢官,只带了两箱书徒步出钱塘门,但听闻遗诏,欧阳守道和他的弟子还是相视痛哭。
D.欧阳守道重义尽责,抚养兄长后代不遗余力。亡兄亡嫂留下的年幼多病的独子不幸失踪,欧阳守道倾力寻找未果,为此被痛苦折磨了一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里人聘为子弟师,主人瞷其每食舍肉,密归遗母,为设二器驰送,乃肯肉食,邻媪儿无不叹息感动。
(2)吾惟痛斯子之不得一哭其父也,且其痛奈何?
(3)吉州有贤守而大家怨之,厚诬以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