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沛公军霸上
B.吾得兄事之
C.籍吏民
D.范增数目项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2-04 10:09: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间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虔,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而皆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兴天下之豪杰,莫能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小题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绳索
B.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仇雠:仇人
C.本其成败之迹 抑:控制
D.抑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方其系燕父子组  愿十五城请易璧
B.抑本成败之迹    尔无忘乃父之志
C.莫能之争 尔三失
D.夫祸患常积忽微  其身也,则耻师焉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庄宗极盛之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哲”“泣下沾襟”的惨象进行鲜明的对比,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
B.“岂得之难而失之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之难失天下之易,后句则强调成败在于“人事”。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以亡身”,对称的语句与文章开头的论断相呼应,揭示了“人事”的具体含义,强化了文章的观点。
D.文章通过一个“夫“字,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辙。
【小题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居下邳,为任侠。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 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 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群臣争功,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 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 封。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日:“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 尝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国急之中,幸用 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 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 皆以为上慢侮人,敌遮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 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以入朝,令上见之,则必 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劝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 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
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齿,衣冠甚伟。上怪之, 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选我, 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 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 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 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
留侯不疑,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国除。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略地下邳西 略:攻占
B.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   劫:威逼、胁迫
C.顾上有不能致者 致:到达
D.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   爱:吝惜
【小题2】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是(   )
A.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B.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 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C.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D.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 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人,张良曾与门客一起刺杀秦始皇,却失误打中副车,于 是逃到下邳,结交游侠之士。
B.汉六年正月,汉高祖刘邦封功臣,张良虽未有战斗功,但因“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高帝让他选择留地的三万户,封张良为留侯。
C.张良深知“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在群臣 争功的情况下,他自为“不敢当三万户”,对刘邦的封赏,他极为知足。
D.本文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张良作为刘邦的智囊之一,在刘邦称帝后,帮助吕后出谋划策,保住了太子名位的故事。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始上数在国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 百余人何益?
(2)吾求公数岁,公辟选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4)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