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也。初未知名,着《鹪鹩赋》以自寄。郡守鲜于嗣荐华为大常博士卢钦言之于文帝转河南尹丞未拜除佐著作郎顷之迁长史兼中书郎晋受,拜黄门待郎,封关内候。数岁,拜中书令,后加散骑常侍。初,武帝潜与羊祜谋伐,而群臣多以为不可,唯华赞成其计。及吴灭,诏曰:“尚书、关内侯张华,前与故太博羊祜共创大计,遂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勋。其进封为广武县候。增邑万户,封子一人为亭候,千五百户,赐绢万匹。”惠帝即位,以华为太子少傅。楚王玮受密诏杀太宰汝南王亮、大保卫瓘等,内外兵扰。朝廷大恐,计无所出。华白帝:“玮矫诏擅害二公,将士仓卒,谓是国家意,故从之耳。今可遣驺虞幡使外军解严,理必风靡。”上从之,玮兵果败,及玮诛,华以首谋有功,拜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金章紫绶。固辞开府。及赵王伦、孙秀将废贾后,秀使司马雅夜告华曰:“今社稷将危,赵王欲与公共匡朝廷,为霸者之事。”华知秀等必成篡夺,乃距之。华方昼卧,忽梦见屋坏,觉而恶之。是夜难作,诈称诏召华,遂与裴頠俱被收。使者至曰:“诏斩公。”遂害之于前殿马道南,夷三旗,朝野莫不悲痛之。时年六十九。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天下奇秘,世所希有者,悉在华所。由是博物洽闻,世无与比。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帝以问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为鱼形,扣之则鸣矣。”于是如其言,果声闻数里。

(选自《晋书·张华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郡守鲜于嗣荐/华为太常博士/卢钦言/之于文帝转河南尹丞/未拜/除佐著作郎/顷之/迁长史/兼中书郎/
B.郡守鲜于嗣荐华为太常博士/卢钦言之/于文帝转河南尹丞未拜/除佐著作郎/顷之/迁长史/兼中书郎/
C.郡守鲜于嗣荐华为太常博士/卢钦言之于文帝/转河南尹丞/未拜/除佐著作郎/顷之/迁长史/兼中书郎/
D.郡守鲜于嗣荐华为太常博士/卢钦言之于文帝/转河南尹丞未拜/除佐著作郎/顷之/迁长史/兼中书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受禅是指旧皇帝将帝位让给新皇帝。
B.吴,吴国,三国之一,是孙权建立的政权,因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
C.驺虞幡是一种绘有驺虞图形的旗帜,危险时,用以传旨解除武装,停止战争。
D.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如三公、大将军、将军等,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华谋划伐吴,功成受到重赏。当初他与已故太傅羊祜共创灭吴大计,等到吴被消灭后,皇帝下诏书晋封他的官职,并给予奖赏。
B.张华出谋划策,制止兵乱危局。楚王司马玮惹起内外兵乱,朝臣恐惧,束手无策,惠帝采纳张华的意见,司马玮果然被打败。
C.张华深明大义,身遭叛军杀害。张华拒绝参加赵王司马伦、孙秀等篡夺之事,他们就直接去提拿并杀害了他,还灭了他家三族。
D.张华博识多闻,当世无人可比。吴郡临平曾出现一个石鼓,用槌却敲不响,皇帝同张华,照他的办法去做,鼓声果然传至数里之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助。
(2)玮矫诏擅害二公,将士仓卒,谓是国家意,故从之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12 11:02: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褚翜(shà)字谋远,少以才干称,袭爵关内侯。于时长沙王义擅权,成都、河间阻兵于外,翜知内难方作,乃弃官避地幽州。后河北有寇难,复还乡里。河南尹举翜行本县事。及天下鼎沸,翜招合同志,将图过江,先移住阳城界。翜与荥阳太守郭秀共保万氏台,秀不能绥众,与将陈抚、郭重等构怨,遂相攻击。翜惧祸及,谓抚等日:“诸君所以在此,谋逃难也。今宜共戮力以备贼,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郭秀诚为失理应且容之若遂所忿城内自溃胡贼闻之指来掩袭诸君虽得杀秀无解胡虏矣累弱非一宜深思之。”抚等悔悟,与秀交和。时数万口赖翜获全。建兴初,复为梁郡司马。时部将耿奴甚得人情,而专势,翜常优遇之。梁郡太傅王玄为政既急,翜知其不能容奴,因戒之曰:“卿威杀已多,而人情难一,宜深慎之。”玄纳翜言,外羁縻奴,而内怀愤。会迁为陈留,将发,乃收奴斩之。奴余党聚众杀玄。梁郡既有内难,而徐州贼张平等欲掩袭之。郡人遑惑,将以郡归平。翜抚之,众心乃定。成帝初,为左卫将军。苏峻之役,朝廷戒严,以翜为侍中,典征讨军事。既而王师败绩,司徒王导谓翜日:“至尊当御正殿,君可启令速出。”翜即入上大阁,躬自抱帝登太极前殿。导升御床抱帝,翜及钟雅、刘超侍立左右。时百官奔散,殿省萧然。峻兵既入,叱翜令下。翜正立不动,呵之日:“苏将军来觐至尊,军人岂得侵逼!”由是兵士不敢上殿。及峻执政,犹以为侍中。时京邑焚荡,人物凋残,翜收集散亡,甚有惠政。成康七年卒,时年六十七,赠卫将军,谥日穆。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七》,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郭秀诚为失理/应且容之/若遂所忿/城内自溃胡贼/闻之/指来掩袭/诸君虽得杀秀/无解胡虏矣/累弱非一/宜深思之
B.郭秀诚为失理/应且容之/若遂所忿/城内自溃/胡贼闻之/指来掩袭/诸君虽得杀秀/无解胡虏矣/累弱非一/宜深思之
C.郭秀诚为失/理应且容之/若遂所忿/城内自溃胡贼/闻之/指来掩袭/诸君虽得杀秀/无解胡虏矣/累弱非一/宜深思之
D.郭秀诚为失/理应且容之/若遂所忿/城内自溃/胡贼闻之/指来掩袭/诸君虽得杀秀/无解胡虏矣/累弱/非一宜深思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B.“迁”,调动官职,包括升、降、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左迁;平级转调叫迁官、转迁。
C.“成帝”“成康”在文中都是年号,“年号”是古代皇帝纪年的名号。
D.“赠”又叫“追赠”,在文中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褚翜很有才干。和荥阳太守郭秀一起保卫万氏台时,他及时化解了郭秀与部将陈抚、郭重等人之间的矛盾,保全了数万人的生命。
B.褚翜善于安抚。梁郡太傅王玄在褚翜的劝说下放过了专势的耿奴;当徐州贼人张平想趁机突袭梁郡时,褚翜安抚百姓,使之安定。
C.褚翜敢作敢为。苏峻作乱率军攻入皇宫时,褚翜亲自抱着皇帝登上太极前殿,大声呵斥进犯的士兵,苏峻的士兵因此未敢上殿。
D.褚翜为国尽心。苏峻执政之后,京城被焚烧扫荡,人口财物凋敝残败,担任侍中的褚翜收集四散逃亡的百姓,对晋朝颇有贡献。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今宜共戮力以备贼,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
(2) 建兴初,复为梁郡司马。时部将耿奴甚得人情,而专势,翜常优遇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顗字伯仁,少有重名,神采秀彻。司徒掾贲嵩有清操,见顗,叹曰:“汝颍固多奇士!自顷雅道陵迟,今复见周伯仁,将振起旧风,清我邦族矣。”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弱冠,袭父爵武城侯。中兴建,位至吏部尚书。顷之,以醉酒,复坐门生斫伤人。免官。太兴初,更拜太子少傅,尚书如故。顗上疏让曰:“臣退自循省,学不通一经,智不效一官,止足良难,未能守分;遂忝显任,名位过量。”固辞不受,帝诏不许。
庾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对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帝宴群公,酒酣,从容曰:“今日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邪?”顗因醉厉声曰:“今虽同人主,何得复比圣世!”帝大怒,手诏付廷尉,将加戮,累日方赦之。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顗宽裕友爱,弟嵩尝醉酒谓顗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以燃烛投之。顗神色无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王导甚重之,顗尝于导坐傲然啸咏,导云:“卿欲希嵇、阮邪?”顗曰:“何敢近舍明公,远希嵇、阮。”
及王敦构逆,温峤谓顗曰:“大将军此举似有所在,当无滥邪?”曰:“君少年未更事。人主自非尧舜,何能无失,人臣岂可举兵胁主!共相推戴,未能数年,一旦如此,岂云非乱乎!彼狼抗无上,其意宁有限邪!”既而王师败绩,顗奉诏诣敦,敦曰:“卿负我!”顗曰:“公戎车犯顺,下官亲率六军,不能其事,使王旅奔败,以此负公。”敦惮其辞正,不知所答。帝召顗,谓之曰:“近日大事,二宫无恙,诸人平安,大将军故副所望邪?”顗曰:“二宫自如明诏,于臣等故未可知。”或劝其避敦,顗曰:“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俄而被收,经太庙,大言詈贼不绝,祈速杀敦,语未终,收人以戟伤其口,血流至踵,颜色不变,容止自若,观者皆为流涕。遂遇害,时年五十四。
(编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九》)
(注)①顗:(yǐ) 多用于人名。②乐广:晋贤士,《晋书》云其“名重于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顷雅道陵迟    陵迟:衰落
B.复门生斫伤人  坐:因……犯罪
C.诸人咸以君乐广 方:比拟
D.何乃得重名    横:强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徒,古代的官职名称,始于四千多年前的唐、虞之置,负责管理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等事情,由《周礼》地方官司徒演变而来。郊祀掌省牲视濯,大丧安梓宫。
B.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C.太子少傅,官名,为“三公九卿”中“三公”之一,由夏朝始设,与太子少师、太子少保合称太子三少或东宫三少。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后逐渐成为虚衔。
D.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掌刑狱。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每年天下断狱总数最后要汇总到廷尉,廷尉也常派员为地方处理某些重要案件。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顗在当时以雅望获海内盛名。文中贲嵩和庾亮的话都表现了这一点。其中,贲嵩认为周顗能够使国家风气清正。
B.周顗奉诏去见王敦时,王敦认为周顗辜负了自己,这主要是因为王敦举兵犯上时,周顗曾亲自率军与他对抗。
C.文中周顗在不同场合中两次以尧舜比况皇帝,对皇帝进行批评,反映了周顗虽身处官场但不敢于直言的性格。
D.王敦构逆,周顗审时度势,深知自己身处险境。周顗被捕后,在经过太庙时,痛骂奸逆,触怒王敦,招来杀神之祸。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2)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下列小题。
羊琇,字稚舒,景献皇后之从父弟也。琇少举郡计,参镇西钟会军事,从平蜀。及会谋反,琇正言苦谏,还,赐爵关内侯。琇涉学有智算,少与武帝通门,甚相亲狎,每接筵同席,尝谓帝曰:“若富贵见用,任领护各十年。”帝戏而许之。初,帝未立为太子,而声论不及弟攸,文帝素意重攸,恒有代宗之议。琇密为武帝画策,甚有匡救。又观察文帝为政损益,揆度应所顾问之事,皆令武帝默而识之。其后文帝与武帝论当世之务及人间可否,武帝答无不允,由是储位遂定。及帝为抚军,命琇参军事。帝即王位后,擢琇为左卫将军,封甘露亭侯。帝践阼,累迁中护军,加散骑常侍。琇在职十三年,典禁兵,豫机密,宠遇甚厚。初,杜预拜镇南将军,朝士毕贺,皆连榻而坐。琇与裴楷后至,曰:“杜元凯乃复以连榻而坐客邪?”遂不坐而去。琇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而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竞效之。又喜游燕,以夜续昼,中外五亲无男女之别,时人讥之。然党慕胜己,其所推举,尽心无二。穷窘之徒,特能振恤。选用多以得意者居先,不尽铨次之理。将士有冒官位者,为其致节,不惜躯命。然放恣犯法,每为有司所贷。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及齐王攸出镇也,琇以切谏忤旨,左迁太仆。既失宠愤怨,遂发病,以疾笃求退。拜特进,加散骑常侍,还第,卒。帝手诏曰:“琇与朕有先后之亲,少小之恩,历位外内,忠允茂著,不幸早薨,朕甚悼之。其追赠辅国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东园秘器,朝服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威。
(节选自《晋书•羊琇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
B.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
C.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
D.其后司隶校尉刘毅劾之/应至重刑/武帝以旧恩直/免官而/已顷之/复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父,指称父亲的亲兄弟,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
B.关内侯,爵位名,一般是对立有军功的将领的奖励,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
C.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追赠,或作追封、追晋,即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用于表扬对朝廷有贡献的死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琇足智多谋。武帝的太子之位不稳,羊琇为武帝出谋划策,在很多方面都有补救,最终得以成功。
B.羊琇个性十足。在参加杜元凯的庆贺宴会时,因为不满杜元凯以连榻招待客人,他不肯坐下就此离开。
C.羊琇深受宠幸。武帝让他主管禁兵,参与机密,羊琇死后武帝亲下诏书,追赐官职,赏赐财物。
D.羊琇生性豪奢。他用木炭捣成碎屑制成兽形来温酒,洛阳的豪贵都争相仿效;他还经常和亲戚夜以继日地玩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观察文帝为政损益揆度应所顾问之事,皆令武帝默而识之。
(2)然党慕胜己,其所推举,尽心无二。穷窘之徒,特能振恤。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虓字孟威。少有节操。州召为祭酒,后历位至西夷校尉,领梓潼太守。宁康初,苻坚将杨安寇梓潼,虓固守涪城,遣步骑数千,送母妻从汉水将抵江陵,为坚将朱肜邀而获之,虓遂降于安。坚欲以为尚书郎,虓曰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任乎坚乃止。自是每入见坚,辄箕锯而坐,呼之为氐贼。坚不悦。属元会,威仪甚整,坚因谓虓曰:“晋家元会何如此?”虓攘袂厉声曰:“戎狄集聚,譬犹犬羊相群,何敢比天子!”及吕光征西域,坚出饯之,戎士二十万,旌旗数百里,又问虓曰:“朕众力何如?”虓曰:“戎狄已来,未之有也。”坚党以虓不逊,屡请除之。坚待之弥厚。虓乃密书与桓冲,说贼奸计。太元三年,虓潜至汉中,坚追得之。后又与坚兄子苞谋袭坚,事泄,坚引虓问其状,虓曰:“昔渐离、豫让,燕、智之微臣,犹漆身吞炭,不忘忠节。况虓世荷晋恩,岂敢忘也。生为晋臣,死为晋鬼,复何问乎!”坚曰:“今杀之,适成其名矣。”遂笞之,徙于太原。虓竟以病卒于太原。其子兴迎致其丧,冠军将军谢玄亲临哭之,因上疏曰:“臣闻旌善表功,崇义明节,所以振扬声教,垂美后世。故西夷校尉、梓潼太守周虓,执心忠烈,厉节寇庭。伏愿圣朝追其志心,表其殊节,使负霜之志不坠于地,则荣慰存亡,惠被幽显矣。”孝武帝诏曰:“虓厉志贞亮,无愧古烈。未及拔身,奄陨厥命。甄表义节,国之典也。龙骧将军、益州刺史,赙钱二十万,布百匹。”又赡赐其家。
(选自《晋书·周虓传》,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虓曰/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任乎/
B.虓曰/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任乎/
C.虓曰/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任乎/
D.虓曰/蒙国厚恩/以至今日/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任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尉”是中国历史上的武官官职。校,军事编制单位;尉,军官。
B.“西域”狭义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广义范围更大。
C.“赠”是指给有功劳的官吏或其父祖加封进爵。文中指给周虓封官。
D.“赙钱”指因助办丧事而赠送丧主的钱财,“赙”指拿财物帮人办丧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虓因亲投降,仍然忠心祖国。他因母亲和妻子被苻坚的部将朱肜抓获而投降,面对苻坚给予的官职,周虓断然拒绝了,彰显了他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B.周虓陪侍苻坚,苻坚炫耀国力。大会群臣时,苻坚向周虓炫耀元会的威容仪仗;苻坚在为吕光饯行时问周虓兵力如何,周虓赞叹说从未有过这样的。
C.周虓不忘国恩,懂得国家大义。他与苻苞密谋袭击苻坚,事败被审时,他以高渐离、豫让为例,表明了自己世受国恩不忘忠心臣节、不会忘恩负义的意愿。
D.周虓归葬晋国,受到朝廷嘉奖。他因病在太原去世,他的儿子周兴迎接灵柩回来发丧,冠军将军谢玄亲临痛苦;孝武帝也下诏褒扬了他,并进行了赏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坚曰:“今杀之,适成其名矣。”遂笞之,徙于太原。
(2)臣闻旌善表功,崇义明节,所以振扬声教,垂美后世。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为关右著姓。祖旭,魏南幽州刺史。父夐,隐居不仕,魏、周二代,十征不出,号为逍遥公。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弱冠为直寝,封汉安县公,尚(与皇帝家女儿匹配)周文帝女襄乐公主,授仪同三司。后仕周,从武帝平齐,授司州总管长史。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绥抚之,士民咸悦。
尉迥之作乱也,高祖忧之,谓世康曰:“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此乱阶,恐生摇动。今以委公,善为吾守。”因授绛州刺史,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
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在州尝慨然有止足之志,与子弟书曰:“吾生因绪馀①,夙沾缨弁,驱驰不已,四纪于兹。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如斯之事,颇为时悉。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禄岂须多,防满则退,年不待暮,有疾便辞。况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意欲上闻,乞遵养礼,未访汝等,故遣此及。兴言远慕,感咽难胜。”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乃止。
在任数年,有惠政,奏课连最,擢为礼部尚书。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四年,丁母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准。尝因休暇,谓子弟曰:“吾闻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子福嗣答曰:“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满之戒,先哲所重。欲追踪二疏,伏奉尊命。”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曰:“臣无尺寸之功,位亚台铉。今犬马齿濆,不益明时,恐先朝露,无以塞责。愿乞骸骨,退避贤能。”上曰:“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隅。”因而出拜荆州总管。
十七年,卒于州,时年六十七。上闻而痛惜之,赠赙甚厚。赠大将军,谥曰文。
注①绪馀:后代②二疏:指汉朝两位主动辞官的叔侄疏广与疏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未安,世康绥抚之 绥:安抚
B.不以得丧干怀 干:求取
C.未尝以位望矜物 矜:轻视
D.今之所请,深乖本望  乖:违背
【小题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今以之委公,善为吾守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驱驰不已,四纪于兹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如斯之事,颇为时悉  何以汝为见
D.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乃止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A.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
B.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
C.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
D.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
【小题4】下面全属于韦世康“寡嗜欲”的一组是
①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②夙沾璎弁,驱驰不已③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④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⑤禄岂须多,防满则退⑥恐先朝露,无以塞责
A.①②③B.②③⑥C.③④⑥D.①④⑥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北魏时韦世康封为汉安县公被授为仪同三司之职,并随周武帝平定北齐,授为司州总管长史,得到周文帝女儿襄乐公主的赏识。
B.尉迟迥造反时,担任北周丞相的隋高祖授予韦世康众人,做绛州刺史,镇守汾州、绛州,因为汾、绛为周、齐分界,常有暴乱,会动摇国家稳定。
C.韦世康曾写信对他的子弟们说,他的家族在朝廷为官,到现在已经有四代之久了,皆以不贪为宝,身处富庶之地而一无所取。
D.韦世康在任多年,政治清明,奏请和赋税政绩都是最好,他不仰慕权贵,也不以显示他人的过失来求取名誉,后来因为母亲年老而离职。
【小题6】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因授绛州刺史,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
(2)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准。
(3)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