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3)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20-02-20 10:43: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有删改)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B.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C.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D.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男子15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B.左拾遗,官名。主要作用是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隶属谏诤机构。
C.中书舍人,官名。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掌管诏令,参与机密,决断政务。
D.六义,指《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疏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2)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进学解

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集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抵排异端,攘斥佛老。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栗。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B.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C.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D.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神/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艺,多指《诗》《书》《礼》《乐》《易》《春秋》,此处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B.百家,此处指不同派别的学说。春秋战国时各学派兴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C.《左氏》即《春秋左氏传》,相传为左丘明所编,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御史,古代官职名,主要负责监察朝廷官吏。韩愈曾任御史,后被贬南方边远地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叙写先生的教诲。老师勉励学子身逢其时,应该学思并具,精进学业,完善品格,无须担忧得不到任用。
B.第二段对老师治学方法进行了论述。既肯定老师读书的勤奋,也批评了老师读书贪求数量、不加选择等毛病。
C.学子之语隐含作者不平之意。老师有功于儒道,才华出众,能博采众家之长,敢做敢为,却命运多舛,不被珍视。
D.文章以师生问答巧妙抒怀。最后一段表面是说自己尚有不足,安于所处,实则语含辛酸,表现了知识分子的苦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2)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