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丁前溪

蒲松龄

丁前溪,诸城人,富有钱谷。游侠好义,慕郭解之为人。御史行台按访之。丁亡去。至安丘,遇雨,避身逆旅。雨日中不止。有少年来,馆谷丰隆。既而昏暮,宿其家;豆饲畜,给食周至。问其姓字,少年人:“主人杨姓,我其内侄也。主人好交游,适他出,家惟娘子在。贫不能厚客给,幸能垂谅。”问主人何业,财家无资产,惟日没博场,以谋升斗。次日,雨仍不止,供给弗懈。至暮,锉刍;刍束湿,颇极参差。丁怪之,少年曰:“实告客:家贫无以饲畜,适娘子撤屋上茅耳。”丁益之,谓其意在得。天明,付之金,不受;强付,少年持入。俄出,仍以反客,云:“娘子言:我非业此猎食者。主人在外,尝数日不携一钱;客至吾家,何遂索偿乎?”丁叹赞而别。嘱曰:“我诸城丁某,主人归,宜告之。暇幸见顾。”

数年无耗。他岁大饥,杨困甚,无所为计。妻漫劝诣丁,从之。至诸,通姓名于门者。丁茫不忆;申言始忆之履而出揖客入见其衣敝踵决居之温室设筵相款宠礼异常。明日,为制冠服,表里温暖。杨义之;而内顾增忧,褊心不能无少望。居数日,不言赠别。杨意甚亟,告丁曰:“顾不敢隐:仆来时,米不满升。今过蒙推解,固乐;妻子如何矣!”丁曰:“是无烦虑,已代经纪矣。幸舒意少留,当助资斧。”走伻招诸博徒,使杨坐而乞头,终夜得百金,乃送之还。归见室人,衣履鲜整,小婢侍焉。惊问之。妻言:“自若去后,次日即有车徒赍送布帛菽粟,堆积满屋,云是丁客所赠。又婢十指,为妾驱使。”杨感不自已。由此小康,不屑旧业矣。

异史氏曰;“贫而好客,饮博浮荡者优为之;最异者,独其妻耳。受之施而不报,岂人也哉?然一饭之德不忘,丁其有焉。”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宿其家 止:让……停留B.谓其意在得 直:通“值”,偿值
C.丁益之 异:奇特D.不言赠别   殊:完全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申言/始忆之/履而出/揖客入/见其衣敝踵决/居之温室/设筵相款/宠礼异常
B.申言始忆之/履而出/揖客入/见其衣敝踵决/居之温室/设筵相款/宠礼异常
C.申言始忆之/履而出/揖客入/见其衣敝踵决/居之温室设筵/相款宠礼异常
D.申言/始忆之/履而出/揖客入/见其衣敝踵决/居之温室设筵/相款宠礼异常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前溪家中富有,他钦慕郭解的为人,喜好交游,豪爽重义。御前史台让他出来做官,丁前溪不愿意做官,逃离了家乡。
B.安丘一民舍的女主人是一个重情重义,施恩不图报的人,她尽家中所有招待丁前溪,在无马料喂丁前溪的马时,竟扯下房顶的茅草来做饲料。
C.荒灾发生后,杨家处境非常困顿,于是杨某前往诸城投奔丁前溪,希望得到帮助,丁前溪非常热情周到地接待了他,并暗中派人帮助杨某的家人。
D.蒲松龄认为,喜欢饮酒赌博,性情豪放的人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是正常的,而杨某的妻子作为一个女子也能如此大度就让人惊异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主人何业,则家无资产,惟日设博场,以谋升斗。
(2)丁曰:“是无烦虑,已代经纪矣。幸舒意少留,当助资斧。”
(3)自若去后,次日即有车徒赍送布帛菽粟,堆积满屋,云是丁客所赠。
【小题5】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丁前溪豪爽、重义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20 10:44: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完成各题。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小题1】《促织》是《__________》中的名篇,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集;郭沫若评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解释加点词。
此物非西产 为奇货
征促织     又劣弱不中于
【小题3】下列句子和“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句式一致的是(  )
A.此物故非西产B.覆之以掌
C.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D.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和“成然之”的“然”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辄数家之产B.成以其小,
C.市中游侠儿得佳者养之D.其直
【小题5】翻译句子
①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②靡计不施,迄无济
【小题6】简析第一段的作用。

同类题3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邑有王生,少慕道,闻崂山多仙人,负笈往游。登一顶,有观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叩而与语,理甚玄妙。请师之,道士曰:“恐娇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王俱与稽首,遂留观中。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王谨受教。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苦,有归志。 
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日已暮,尚无灯烛。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诸门人环听奔走。一客曰:“良宵胜乐,不可不同。”乃于案上取酒壶分赉诸徒,且嘱尽醉。王自思:七八人,壶酒何能遍给?遂各觅盅盂,竞饮先釂,惟恐樽尽,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来?”乃以箸掷月中。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已而歌曰:“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其声清越,烈如箫管。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为箸。三人大笑。王窃欣慕,归念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心不能待,辞曰:“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纵不能得长生术,或小有传习,亦可慰求教之心。今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弟子在家,未谙此苦。”道士笑曰:“吾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当遣汝行。”王曰:“弟子操作多日,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道士问:“何术之求?”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一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又曰:“试入之。”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首辄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道士曰:“归宜洁持,否则不验。” 遂助资遣归。    
抵家,自遇仙,坚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蓦然而踣。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妻揶揄之。王渐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
(——《聊斋志异•崂山道士》)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遇仙 诩:夸耀,炫耀B.有归志  阴:暗地里
C.今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  阅:看D.心之    奇:感到惊奇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授斧    乃箸掷月中
B.何术求  而患其志行少耻也
C.及墙阻  子思报父母之仇
D.尔寂饮  无后乎
【小题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使(王生)随众采樵B.(道士)乃以箸掷月中
C.(众人) 心奇之D.弟子数百里受业(于)仙师
【小题4】对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组是(  )
A.过月余,手足重茧 一个多月过去,王七的手脚上磨出了层层老茧
B.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 一曲歌舞完,女子盘旋凌空而起,竟跳上了桌子
C.吾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 我本来就说你不能吃苦,现在果然如此
D.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 王七仿照道士的做法,跑向几尺外的墙壁,冲进去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士法术高超,可“以箸”化为天上的嫦娥来歌舞助兴,令众人惊叹不已。
B.王生拜师最初不堪其苦,后看到道士神奇的法术,于是留下来继续学习。
C.王生生性娇惰,最后还是无法忍受学道之苦,向道士学习了穿墙术之后归家。
D.道士并没有把真正的口诀教给王生,导致他回家后穿墙不成功。

同类题4

(一)文言文阅读下列小题
陈生弼教,字明允,燕人也。家贫,从副将军贾绾作记室。泊舟洞庭。猪婆龙浮水面,贾射之中背,获之。锁置桅间,奄存气息,而龙吻张翕,似求援拯。生恻然心动,请于贾而释之。携有金创药,戏敷患处,纵之水中,浮沉逾刻而没。
后年余,生北归,复经洞庭,大风覆舟。幸扳一竹簏,漂泊终夜,絓木而止。援岸方升,有浮尸继至,则其僮仆。力引出之,忽僮仆肢体微动,喜而扪之。无何,呕水数斗,豁然顿苏。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有二女郎乘骏马来,生不敢前。有男子步驰,似是驭卒,因就问之。答曰:“此西湖主猎首山也。”生述所来,且告之。驭卒解裹粮授之,嘱云:“宜即远避,犯驾当死!”生惧,疾趋下山。
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生与僮潜伏丛花中。忽闻人语纷挐,少间来,曰:“王妃请陈郎入。”……生伏地稽首,妃急起拽之,曰:“我非君子,无以有今日。婢辈无知,致佳客,罪何可赎!”即设华筵,酌以镂杯。生茫然不解其故。妃曰:“再造之恩,恨无所报。今夕即遣息女奉侍。”
日方暮,妃命生就帐。数十妖姬扶公主交拜。生曰:“羁旅之臣,反赐姻好,实非所望。”公主曰:“妾母,湖君妃子,乃扬江王女。旧岁归宁,偶游湖上,为流矢所中。蒙君脱免,又赐刀圭之药,一门戴佩,常不去心。郎勿以非类见疑。妾从龙君得长生诀,愿与郎共之。”生乃悟为神人。生叹曰:“馈食者谁?”曰:“阿念,亦妾腹心。”生曰:“何以报德?”笑曰:“侍君有日,徐图塞责未晚耳。”
居数日,生虑家中无耗,悬念綦切,乃先以平安书遣仆归。家中闻洞庭舟覆,妻子缞绖已年余矣。仆归,始知不死,而音问梗塞,终恐漂泊难返。又半载,生忽至,裘马甚都,囊中宝玉充盈。由此富有巨万,声色豪奢,世家所不能及。
(选自《聊斋志异·西湖主》,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适猪婆龙浮水面 适:恰好,正好
B.生述所来,且告之馁 馁:害怕
C.婢辈无知,致忤佳客 忤:违逆,冒犯
D.妃命引生就帐   引:领,带
【小题2】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
B.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
C.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
D.茂林中隐有殿阁/近临之/又疑是贵家园亭穿过/小亭杳无人迹/因疑地近闺阁/恇怯未敢深入/俄闻马腾于门/似有女子笑语/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生家里贫穷,跟着副将军贾绾做记室,一次,贾将军射中洞庭湖中的一条猪婆龙,陈生看到猪婆龙的样子很可怜,心生怜悯,请求贾绾放了它。
B.陈生再次经过洞庭湖时遇大风翻船,幸而抓住竹箱得以保命。饥饿难耐之时,得到马夫的帮助,马夫打开包裹,送给陈生食物。
C.陈生被王妃请入。原来,陈生当年救过的猪婆龙是洞庭湖的王妃,陈生因而得到王妃的盛情款待。王妃把侍女赐予陈生。
D.里陈生惦念家人,于是写书信委派仆人送信,以免家人牵挂。他的家人听说陈生在洞庭湖翻船后,一直以为他已经死了,直到仆人回来,家人才知道他还活着。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引出之,忽僮仆肢体微动,喜而扪之。无何,呕水数斗,豁然顿苏。
(2)旧岁归宁,偶游湖上,为流矢所中。蒙君脱免,又赐刀圭之药,一门戴佩,常不去心。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所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小题1】异史氏就是__________(写人名),本文选自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写小说集名)。
【小题2】写出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宫中促织之戏()(2)邑有成名者,……久不()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养之()(4)益之()
【小题3】与例句“天将以酬长厚者”中的“以”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成以其小,劣之B.各各竦立以听
C.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D.归以示成
【小题4】翻译句子。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小题5】从文章最后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观点,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句,是作者对封建社会中贪官污吏的谴责。
B.“天子偶用一物”,“奉行者即为定例”,并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是对当时最高统治者的讽谏。
C.“天将以酬长厚者”的说法,反映了作者对成名遭遇的深切同情,这是作者思想观点中进步性的表现。
D.“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以及“一人飞升,仙及鸡犬”,隐含着作者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愤懑和讥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