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课文一、二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征民间。此物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贵常供(1)。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2)。里胥猾黠,假此敛丁口,每贵一头,辄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童子业,久不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3),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之。早出暮归,提竹简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岁: ②故: ③科:
④倾: ⑤操: ⑥售:
⑦然: ⑧杖: ⑨流离: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促织祸患起于宫廷,为满足宫中斗蟋蟀之乐而“岁征民间”,一头促织会带来“辄倾数家之产”的后果。
B.第1段围绕着征集促织,充分地表现了官府的贪鄙“游侠儿”的居奇、里胥的刁猾。
C.面对征促织,成名既“不敢敛户口”,又“无所赔偿”,形势逼迫下,只好自行捕捉,又无所得,苦受杖刑,只有“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D.第1段是故事的开端,为全文做了铺垫;第2段点出成名因“征促织”而遭受的苦难,是故事的发展。
【小题4】第2段写成名因“征促织”而遭受的苦难,表现了成名什么性格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20 05:09: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考城隍

予姊丈之祖宋公,讳焘,邑廪生。一日病卧,见吏人持牒,牵白颠马来,云:“请赴试。”公言:“文宗未临,何遽得考?”吏不言,敦促之。公力病乘马从去,路甚生疏,至一城郭,如王者都。移时入府廨,宫室壮丽。上坐十余官,都不知何人,惟关壮缪可识。檐下设几、墩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与连肩。几上各有笔札。俄题纸飞下,视之有八字,云:“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二公文成,呈殿上。公文中有云:“有心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诸神传赞不已。召公上,谕曰:“河南缺一城隍,君称其职。”公方悟,顿首泣曰:“辱膺宠命,何敢多辞?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上一帝王像者,即命母寿籍。有长须吏捧册翻阋一过,白:“有阳算九年。”共踌躇间,关帝曰:“不妨令张生篆九年,瓜代可也。”谓公:“应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给假九年。及期当复相召。”又勉励秀才数语。二公稽首并下。秀才握手,送郊野,自言长山张某。以诗赠别,都忘其词,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之句。

公既骑,乃别而去,及抵里,豁若梦寤。时已三日,母闻棺中呻吟,扶岀,半日始能语。问之长山,果有张生是日死矣。后九年,母果卒,营葬既毕,浣濯入室而没其岳家居城中西门里忽见公镂膺朱舆马甚众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惊疑不知其为神奔询乡中则已殁矣。公有自记小传,惜乱后无存,此其略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①:瓜代,指任期已满换人接替。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敦促之 但:但是
B.即命母寿籍   稽:稽首
C.不妨令张生篆九年   摄:代理
D.时已三日   卒:结束【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心善,虽善不赏   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B.谓公 今君亡赵走燕
C.送郊野 或取怀抱
D.果有张生是日死矣   业精勤,荒于嬉【小题3】下列各组分别表现宋公的孝顺和才干的一项是
A.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   诸神传赞不已。
B.母闻棺中呻吟,扶出,半日始能语。  吏不言,但敦促之
C.文宗未临,何遽得考?  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D.今推仁孝之心,给假九年。 登其堂,一拜而行。【小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其岳家居城中/西门里忽见公镂膺朱/舆马甚众/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惊疑不知/其为神/奔询乡中/则已殁矣
B.其岳家居城中西门里/忽见公/镂膺朱舆马甚众/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惊疑/不知其为神奔询/乡中则已殁矣
C.其岳家居城中/西门里忽见公镂膺朱/舆马甚众/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惊疑/不知其为神/奔询乡中则已殁矣
D.其岳家居城中西门里/忽见公镂膺朱/舆马甚众/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惊疑/不知其为神/奔询乡中/则已殁矣【小题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记叙了宋焘考取城隍一职的事情。宋焘卧病在床,被官差叫去参加考试。接下来作者用虚幻之笔,重点写了阴间众神面试宋焘的过程。
B.考试题目是“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八个字。宋焘很有才学,对社会问题有独道见解。宋焘认为,对善恶要从效果上判定,而不以人的动机作为判定的标准.
C.张秀才写给宋焘的赠诗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两句,这两句对仗工整。这一工对句揭示了宋焘是个才学之士,淡泊名利,胸襟坦荡.
D.宋焘有德有才,却一直只是个老康生,这对于埋没人才的黑暗社会,无疑是具有讽刺性与批判性。【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方悟,顿首泣曰:“辱膺宠命,何敢多辞?
(2)后九年,母果卒,营葬既毕,浣濯入室而没。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大力将军

蒲松龄

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疑之。俯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贮何物。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益骇,乃坐饮以伺其人。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糒,堆累钟下。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已复合之,乃去。移时复来,探取食之。一座尽骇。查问:“若男儿胡行乞?”答以:“啖噉多,无佣者。”查以其健,劝投行伍。乞人愀然虑无阶。查遂携归之,计其食,略倍五六人。为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

后十余年,查犹子令于闽,有吴将军六一者,忽来通谒。款谈间,问:“伊璜是君何人?”答言:“为诸父行。与将军何处有素?”曰:“是我师也。十年之别,颇复忆念。烦致先生一赐临也。”会伊璜至,因告之,伊璜茫不记忆。即命仆马,投刺于门。将军趋出,逆诸大门之外。视之,殊昧生平。窃疑将军误,而将军伛偻益恭。笑曰:“先生不忆举钟之乞人耶?”查乃悟。

(有删改)

(注)糗糒:干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其下,有竹筐     窥:窥视,偷看
B.居无何,有乞儿入     无何:无可奈何
C.查遂携归之 饵:给……吃
D.为衣履    易:更换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查伊璜在野外的寺庙中发现巨大古钟,好几个人抓耳挠腮皆无法掀动;而当时身为乞儿的吴六一却能轻易掀开。
B.查伊璜见吴六一力大不凡,就鼓励他投身军队;又见他贫苦无助,就把他带回家,厚赠之后让他上路。
C.吴六一在闽地遇到查伊璜的侄子,问清楚二人的关系后,表达希望查伊璜上门一见的意思。
D.查伊璜听说吴将军与自己有旧,但已经记不起来到底是谁;即便如此,他仍然带着仆人骑着马,上门投递名片。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
(2)为诸父行。与将军何处有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
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   已:停止
C.父愤悒赍恨而死     赍:怀着
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系:捆绑
【小题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忧之,闭置斋中 “忧”:意动用法
B.酌之以酒,亦不饮 倒装句
C.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判断句
D.公礼之,乃坐    “礼”:名词作动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
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
C.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
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小题4】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翻译句子: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
(2)原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癖之误人”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