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大力将军

蒲松龄

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疑之。俯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贮何物。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益骇,乃坐饮以伺其人。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糒[注],堆累钟下。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已复合之,乃去。移时复来,探取食之。一座尽骇。查问:“若男儿胡行乞?”答以:“啖噉多,无佣者。”查以其健,劝投行伍。乞人愀然虑无阶。查遂携归之,计其食,略倍五六人。为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

后十余年,查犹子令于闽,有吴将军六一者,忽来通谒。款谈间,问:“伊璜是君何人?”答言:“为诸父行。与将军何处有素?”曰:“是我师也。十年之别,颇复忆念。烦致先生一赐临也。”会伊璜至,因告之,伊璜茫不记忆。即命仆马,投刺于门。将军趋出,逆诸大门之外。视之,殊昧生平。窃疑将军误,而将军伛偻益恭。笑曰:“先生不忆举钟之乞人耶?”查乃悟。

(有删改)

(注)糗糒:干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其下,有竹筐     窥:窥视,偷看
B.居无何,有乞儿入     无何:无可奈何
C.查遂携归之 饵:给……吃
D.为衣履    易:更换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查伊璜在野外的寺庙中发现巨大古钟,好几个人抓耳挠腮皆无法掀动;而当时身为乞儿的吴六一却能轻易掀开。
B.查伊璜见吴六一力大不凡,就鼓励他投身军队;又见他贫苦无助,就把他带回家,厚赠之后让他上路。
C.吴六一在闽地遇到查伊璜的侄子,问清楚二人的关系后,表达希望查伊璜上门一见的意思。
D.查伊璜听说吴将军与自己有旧,但已经记不起来到底是谁;即便如此,他仍然带着仆人骑着马,上门投递名片。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
(2)为诸父行。与将军何处有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20 01:52: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②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小题1】解怿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虫翘然
(2)细其能
(3)益
(4)抚军亦厚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掩口胡卢笑 ②旦暮吏来呼曰
B.①一鸡瞀来,径进啄   ②而木之性日离矣
C.①又试鸡     ②以缚天下梅也
D.①赏成,献诸抚军 ②誓疗之、纵之,顺之
【小题3】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小题4】结合全文,简析第①②段中小蟋蟀的神奇表现是否舍乎情理,作者这样写用意是什么?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被狐涂鸦;甚者,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甚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覆视涴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觇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岸。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中副车。

时叶、缪诸公稿,风雅艳丽,家传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澹,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此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节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①涴;污染,玷污。②狃:习以为常掉以轻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B.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C.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D.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缪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小题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读书人的通称。古代称呼他人时既可以直接称其名,也可以称其字、号等,还可以称籍贯、官职。
B.“闱”,古代宫室,宗庙的旁侧小门;科举时代的考场。会试叫“春闱”,乡试叫“秋闱”。
C.“异史氏”,即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在其著作《聊斋志异》中的自称。
D.《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其中都是关于女鬼的故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生家中闹狐狸,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书稿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朋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缪等人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一个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缪等人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多次名列前茅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认为狐狸是在胡乱涂抹,于是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书卷锁进箱子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愧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

【小题1】本语段节选自清代文学家______的短篇小说《______》。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欲之以为利(____________) (2)径庐访成(____________)
(3)虫翘然鸣(____________)   (4)见鸡伸颈摆扑(___________)
(5)念蓄劣物终无所用(___________)
【小题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用法意义完全一致的一项:  
A.高直 则与吾业者亦有类乎
B.少年强之    名我
C.径进啄 覆之
D.出己虫 合纳斗盆
【小题4】找出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与“取儿藁葬”中“藁”相同的一项:
A.叮不释B.辄数家之产C.驼种树D.大喜,
【小题5】选段中生动描绘了少年的三次“笑”,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
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   已:停止
C.父愤悒赍恨而死     赍:怀着
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系:捆绑
【小题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忧之,闭置斋中 “忧”:意动用法
B.酌之以酒,亦不饮 倒装句
C.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判断句
D.公礼之,乃坐    “礼”:名词作动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
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
C.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
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小题4】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1)翻译句子: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
(2)原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论“癖之误人”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异史氏曰(①)“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②)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之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其至此哉(③)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命尹,并受促织恩。闻之(④)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小题1】本段文字选自《________ 》,作者是____代文学家_______。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A.: ; ? :
B., , ? :
C., 。 , ,
D.: ; 。 ,
【小题3】解释文中的加点字词:
①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裘马: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民日贴妇卖儿”的“日”相同的一组是
征民间 ②得佳者养之 ③大喜,
④其一坐于前 ⑤取儿葬   ⑥ 旬余,至百
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小题5】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从前的君王走半步,就想到自己的行动关系老百姓的身家性命,不能轻忽。
B.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百姓的性命,不能轻忽。
C.所以皇帝每走半步路,都关系到百姓的性命,不能轻忽。
D.从前的君王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百姓的性命,不能轻忽。
【小题6】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虽然含有对封建官僚的讥讽,但具有因果报应观念,反映了作者思想的局限。
B.“异史氏曰”的评论中有“天将以酬长厚者”之话,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宣扬了因果报应的观念,是不可取的。
C.作者在这段评论中提出天子的每一举措都不可轻忽,具有进步意义。
D.“异史氏曰”这段评论能从黑暗的社会现实中找出百姓的灾祸的根源,说明老百姓的灾祸的根源,说明老百姓的悲剧的原因是上自“天子”,下到贪虐的官吏,这种观点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