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予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馀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馀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脩絜,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住。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最后病,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竖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贪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七岁而卒。

(注)①脩絜:高尚纯洁。②守城;当依《汉书·张冯汲郑传》作“守成”,保护已成的事业。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B.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C.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D.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大夫,西周、春秋时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规定要服从君命、纳贡赋与服役。
B.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所以帝王死称驾崩,也叫驾薨。
C.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晋朝以后,持节还成为一种官名。
D.燕见,和朝见相对而言,指古代帝王退朝闲居时召见或接见臣子,也可指公余会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汲黯假传圣旨,被贬为荥阳令。河南郡发生严重水旱灾害,百姓受灾严重,汲黯未经请示,就凭所持符节下令发放了郡中官仓的储粮来赈济当地灾民。
B.汲黯性格倨傲,注重志气节操。他容不得别人的过错,会当面顶撞别人,并多次触犯皇帝的面子直言劝谏,还与同是因为犯颜直谏而被贬的官员交好。
C.皇上赏识汲黯,对他格外礼遇。武帝认为汲黯是社稷之臣,曾专门征召他任中大夫,即使汲黯生病请假将满三个月,武帝也多次恩准他在家休假养病。
D.汲黯严正刚直,皇上也很敬畏。皇上曾经坐在威严的武帐中没有戴帽子,适逢汲黯启奏公事,皇上就赶忙躲避到武帐中,让近侍代为批准汲黯的奏议。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2)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25 03:48: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 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 “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 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 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注】。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 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 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 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
汉十一年,黥布反,上病,欲使太子将,往击之。 四人相谓曰:“凡来者,将以存太子。太子将兵,事危矣。”乃说建成侯曰:“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太子;无功还,则从此受祸矣。且太子所与俱诸将, 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君何不急请吕 后承间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 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上虽病,强 载辎车,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上虽苦,为妻子自.强.。’”于是吕泽立夜 见吕后,使为上泣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
于是上自将兵而东,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强起,至曲邮,见 上曰:“臣宜从,病甚。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因说上曰:“令太子 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曰:“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留侯遂行少傅事。 竟不易太子。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注】四人:指商山四皓,秦末四个著名的隐士。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
B.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
C.上虽苦,为妻子自强
D.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正面表现留侯“善画计策”的一组是
①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    ②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
③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    ④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⑤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    ⑥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
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高祖废太子这件事,很多大臣劝阻力争,都未能马上奏效。为此吕后 才派建成侯吕泽向留侯张良讨取计策。
B.面对废太子这样的大事,留侯张良并未直接干预,而是让建成侯请出商山 四皓辅佐太子,借以提高太子的地位。
C.高祖没能招致商山四皓,是因为高祖曾经傲慢地侮辱过四位老人,所以四 人隐居商山,坚持节操,决不做汉臣。
D.留侯张良借助商山四皓为太子出谋划策,又建议高祖让太子做关中的统帅, 巩固了太子的地位,最终达到目的。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
(2)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鲍之交

管仲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①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节)

注:①召(shào)忽:齐国公子纠的臣子。
【小题1】下列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尝与鲍叔   贾:做买卖
B.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不肖:不贤德
C.吾尝三战三 走:走路
D.天下不管仲之贤   多:赞美
【小题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管仲者,颍上人也”:判断句
B.“任政于齐”和“子孙世禄于齐”:两个“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C.“鲍叔终善遇之”和“管仲之谋也”:两个“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D.“鲍叔不以我为无耻”:“以……为”是“把……看作”的意思
【小题3】对下列句子大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鲍叔牙辅佐齐国公子小白
B.分财利,多自与   分财利时,常常自己多拿一些
C.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看见国君追名逐利
D.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以功名未能显耀于天下而感到羞耻
【小题4】根据文意填空:
管仲虽是贤者,但没有鲍叔牙的______贤、______贤、______贤(每空填1个字的动词),他也难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小题5】用“/”给下面文段划线部分断句。
伯 牙 游 于 泰 山 之 阴 卒 逢 暴 雨 止 于 岩 下 心 悲 乃 援 琴 而 鼓 之 初 为 霖 雨 之 操 更 造 崩 山 之 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选自《列子·汤问》)

同类题3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小题1】(小题1)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⑴翼_______⑵披:_______⑶举:_______(4)眦:_______
【小题2】(小题2)下列句中点词的用法与“范增数目项王”的“目”相同的一项是
①常以身蔽沛公 ②吾得事之  ③沛公欲关中 ④人如恐不胜  ⑤越国以远⑥沛公霸上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④⑥D.③④⑥
【小题3】(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击沛公于坐
B.籍何至此   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
C.得复见将军此 且立石其墓之门
D.若属皆且为虏 举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同类题4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通“纳”。接纳)
B.瞋目视项王(睁开眼睛)
C.项王按剑而曰(长跪)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头发B.此亡秦之
C.拔剑撞而D.沛公今事有
【小题3】请翻译划线句子。
(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跪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一一赐之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泰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持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日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摘编自《史记·鸿门宴》,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B.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C.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D.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军门,古代军营的大门,“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中的“军门”指军营大门之内。
B.参乘,又叫“车右”,指陪乘并护主的人,樊哙作为一名武士,当时身份为沛公的保镖。
C.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即酒杯;“则与斗卮酒”中的“斗卮酒”,就是指一大杯酒。
D.封侯,封拜侯爵,受封之后能世袭爵位,吃皇粮,所以封侯常常是古人的奋斗目标。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有责任感。他听到张良所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的军情后,感到情况急迫,立即请求入帐,准备与项王拼命。
B.樊哙豪气十足。项王赐之卮酒彘肩,他“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显示出壮士“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的气量。
C.樊哙机警善辩。他在鸿门宴上瞅准机会,借酒抒怀,慷慨陈辞,说出了沛公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语,最终使项王理屈词穷,羞愧难言。
D.樊哙处事果断。他随沛公借如厕之机出帐后,分析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严峻形势,力劝沛公不辞而别,立即逃出虎口。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2)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