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交
管仲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①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节)
注:①召(shào)忽:齐国公子纠的臣子。A.尝与鲍叔贾 贾:做买卖 |
B.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不肖:不贤德 |
C.吾尝三战三走 走:走路 |
D.天下不多管仲之贤 多:赞美 |
A.“管仲者,颍上人也”:判断句 |
B.“任政于齐”和“子孙世禄于齐”:两个“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
C.“鲍叔终善遇之”和“管仲之谋也”:两个“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
D.“鲍叔不以我为无耻”:“以……为”是“把……看作”的意思 |
A.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鲍叔牙辅佐齐国公子小白 |
B.分财利,多自与 分财利时,常常自己多拿一些 |
C.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看见国君追名逐利 |
D.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以功名未能显耀于天下而感到羞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