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翻译下列句子
(1)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2)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3)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20-03-02 09:15: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景公悦,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徴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豫:视察
B.为我作君臣相之乐     说:同“悦”高兴
C.天子诸侯曰巡狩 适:刚刚
D.畜君者,君也 好:爱护
【小题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B.师行而粮食
C.流连荒亡,为诸侯忧D.从兽无厌谓之荒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谈到国君不应自己沉溺于物欲享乐之中,而应乐民所乐,忧民所忧,这样才能天下归心。
B.本文写了孟子、晏子和齐宣王的对话,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
C.文章紧承齐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借题发挥,提出为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观点。
D.文章举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为例做进一步论证,在晏子的谈话中,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自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离娄上》)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所以:用来……的。
B.察于人伦 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自者不可与有言也 暴:暴发。
D.身而诚 反:反省。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句读之不知
D.人马烧溺死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都有仁之发端、义之发端、礼之发端、智之发端,所以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并且可以扩展仁、义、礼、智的四种发端。
B.拥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发端不意味着人可以高枕无忧、万事大吉了,关键是必须保存和扩充这四端。
C.人如果晓得扩大充实四种发端,就会像火那样由燃烧最终形成燎原之势,就会像泉水那样由开始流出最终汇聚成大江大河。
D.仁的价值,也在于使它成熟,否则它就像没长成熟的五谷一样,没有太大的意义。这种使它成熟的功夫,就是“扩而充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