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琠,字伯美,山西沁州人。顺治十六年进士,授河南确山知县。县遭明季流寇残破,琠拊流亡,辟芜废,垦田岁增,捕获盗魁诛之。师下云南,县当道,舆马粮饷,先事筹办而民不扰。康熙十三年,以卓异入为吏部主事,历郎中。累迁通政司右参议。刑部尚书魏象枢称其贤。二十年,特擢右通政,累迁左副都御史。

二十八年,迁兵部侍郎,授湖广巡抚。湖北自裁兵乱后奸猾率指仇人为乱党株连不已琠悉置不问而惩其妄讦者人心大定。陕西饥,流民入湖广就食,令有司分赈,全活甚众。三十一年,诏以荆州兵船运漕米十万石至襄阳备赈,琠议:“兵船泊大江下至汉口受米,复西上抵襄阳,计程二千余里。令原运漕船若乘夏水顺道赴襄阳,仅七百余里,即以便宜行事。”疏入,上嘉之。未几,,服未阕,即授湖广总督,仍听终制乃赴任。故事,土司见州县吏不敢抗礼,其后大吏稍稍假借之。琠至,饬谒见长吏悉循旧制,或犯约束,檄谕之,无敢肆者。

三十五年,召为左都御史。三十六年,会试。上北征回銮,顾迎驾诸臣,褒琠及河道总督张鹏翮居官之廉,即擢琠为刑部尚书,而以鹏翮为左都御史。三十七年,拜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琠熟谙旧章,参决庶务,不允当。奏对皆竭忱悃,上每称善。所荐引多贤能吏。

三十九年,复典会试,上手书“风度端凝”榜赐之。寻具疏乞休,不允。上尝临米芾书以赐琠,书其后曰:“吴琠宽厚和平,持己清廉。先任封疆,军民受其实惠。朝中之事,面折廷诤,能得其正。朕甚重其能得大臣之体。”四十四年,卒,谥文端。翰林院撰祭文,上以为未能尽琠,敕改撰。吏部奏大学士缺员,上以琠丧未归,悬缺未即别除,曰:“朕心不忍也。”

琠所至多惠政,两湖及确山皆祠祀。初,沁州荐饥,琠籴米赈之,全活无算。有司议增沁粮一千三百石,琠力争乃已。乡人之,立祠以祀。雍正中,祀贤良祠

(节选自《清史稿·吴琠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下云南,县当道 孔:通,大。
B.三十六年,会试   典:主管。
C.故事,土司见州县吏不敢抗礼 故事:先例,旧事。
D.乡人之,立祠以祀 德:品德。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刑部尚书魏象枢称其贤 亟:屡次。
B.授湖广巡抚 寻:不久。
C.其后大吏稍稍假借之 假借:借用。
D.参决庶务,不允当 靡:无,没有。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湖北自裁兵/乱后奸猾率指仇人/为乱党株连/不已/琠悉置不问/而惩其妄讦者/人心大定/
B.湖北自裁兵乱后/奸猾率指仇人/为乱党株连/不已琠悉置不问/而惩其妄/讦者人心大定/
C.湖北自裁兵乱后/奸猾率指仇人为乱党/株连不已/琠悉置不问/而惩其妄讦者/人心大定/
D.湖北自裁兵/乱后奸猾率指仇人/为乱党/株连不已/琠悉置/不问而惩其妄/讦者人心大定/
【小题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卓异,清制,吏部定期考核官吏,文官三年,武官五年,政绩突出,才能优异者称为卓异。
B.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C.丁,遭逢,遇到;忧,居丧;丁忧,遭逢父母的丧事。古代官员在父母死去时应当停职守丧。
D.贤良祠,清朝祀王公大臣以及有功国家者的专祠,祠内立有雍正皇帝御制贤良祠碑。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琠为政有方,成绩突出。任确山知县时剿灭流寇措施果断,效果明显。筹措粮饷早做准备,不扰百姓。
B.吴琠敢言善谏,曾受嘉奖。朝廷下诏用兵船运米救灾,吴琠上书提出了更合理方便的建议,皇帝大加赞赏。
C.吴琠宽厚平和,持己清廉。康熙皇帝曾经临摹米芾作品赠给他,并在后面写的赠语里肯定了他的这一特点。
D.吴琠广施惠政,眷念乡情。在陕西任职时曾下令救济饥民,当有司准备增加家乡沁州税粮时力争阻止。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琠至,饬谒见长吏悉循旧制,或犯约束,檄谕之,无敢肆者。
⑵初,沁州荐饥,琠籴米赈之,全活无算。
⑶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03 06:00: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高祖胜,于燕。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改焉,未详孰是。父苌,魏柔玄镇将,有威重,见称于时。武成中,以宁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宁少骁果,有志气,身长八尺,美姿容,善骑射。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朱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仚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定服其能,赠遗甚厚,天光败,从侯莫陈悦。及周文讨悦,宁与李弼来归。孝武西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后进爵为公。从周文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大统七年,从于谨破稽胡帅刘平伏于上郡。及梁仚定反,以宁为军司,监陇右诸军事。贼平,进位侍中、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九年,从周文迎高仲密,与东魏战于芒山。迁左卫将军,进爵范阳郡公。十六年,拜大将军。羌帅傍乞铁匆及郑五丑等反叛,宁讨平之。恭帝二年,改封武阳郡公,迁尚书右仆射。周孝闵帝践祚,授柱国大将军。武成初,出为同州刺史。迁大司寇,进封楚国公,邑万户,别食盐亭县一千户,收其租赋。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会大兵东讨,宁舆疾从军。薨于同州。赠太保、十州诸军事、同州刺史,谥曰昭。初,宁未有子,养弟永恩子绩。及生子赞,亲属皆请赞为嗣。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遂以绩嗣。时以此多之。及宁薨,绩袭爵。

(节选自《北史·豆卢宁传》) 

(注)周文:北周文皇帝字文泰,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莫基者,字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矩为帝,是为西魏。其子建北周,追尊其为文帝。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朱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仚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B.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朱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仚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C.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朱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仚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D.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朱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仚定遇于平凉川/相与肄射/乃相去百步悬莎草/以射之七发/五中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豆卢宁出身名门贵族,年少有志气。父亲生前德高望重被当时的人们所称颂,死后凭借自己的功勋被追赠为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
B.豆卢宁勇担重任,深受赏识重用。豆卢宁和李弼率领众人归顺宇文泰后因恭迎孝武帝西迁,被连续加封,后又因征战平叛之功多次被加官进爵。
C.豆卢宁功勋卓著,朝廷褒奖优厚。朝廷封他做大司寇,进爵楚国公,邑万户,但他实际拥有一万一千户食邑,并收取其租税。
D.豆卢宁忠于国事,鞠躬尽瘁。他担任岐州刺史时,恰巧大军东征,仍抱病登车随大军出征,并在同州去世。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改焉,未详孰是。
(2)从禽窦泰,复弘农,破沙苑,除卫大将军、兼大都督。
(3)宁曰:“兄弟之子犹子也,吾何择焉。”遂以绩嗣。时以此多之。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夫人家传

刘树堂

①夫人孔氏,名祥淑。六岁随兄从袁石斋先生学。课毕,坐而听讲,人咸异之,先生未之奇也。越明年,诸兄学诗,夫人亦诗;诸兄学文,夫人亦文。先生曰:“尔读书不过记名姓耳,不似尔弟兄博取科名也。”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读书耶?”曰:“亦须晓义理。”夫人曰:“晓义理何分儿女耶?”先生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若男儿,他日必成伟器。”

②庚午,夫人二十四岁,是年三月来嫔于我,家计窘甚。夫人曰:“窘非难,处窘为难;不量出入,取窘之道。”夫人综理筹运,可汰者汰之,可减者减之。有息之债,妆奁偿之。三年可敷用矣,五年有余蓄矣。夫人一日曰:“做女人须要脱女人气。”语奇甚,询之,夫人曰:“女人多见小有己,未识我行事何尔。”癸酉八月,先严由甘致仕,道出长安,疾劳交作。书至,夫人将分娩,代治装促驰往。冬仲迎养至保。侍奉三年如一日,先慈见背又复然。八弟树仁索捐花样,力不,夫人曰:“虽若有一缺,弱弟事借债亦须办,我易簪珥以佐之。”

③癸未三月,天津道,夫人偕行。秋,直东豫三省大水,天津众汇所归,无堤不险。力求抢护,未增料重赏不可。仆回取款,告夫人曰:“此举恐贻他日累。”夫人曰:“全郡几成泽国,犹计及此耶?”悉出私蓄以给之。不足,开官库以补之。各堤埝无一溃者,由夫人不吝重赀,靡不一以当百,而踊跃争先也。是冬,就食者众,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④惟其明大义,顾大局,得以公私无忝;而夫人劳心苦思,匪伊朝夕,气体阴受其伤,而忽不加察。暇犹手不释卷,偶感复尔吟咏,我从事鞅掌,愧弗能和。夫人曰:“尘俗纷沓中,惟此可瀹灵府耳。”

注①鞅掌:事纷扰烦忙 ②瀹灵府:浸润心田。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先生几而起曰(________)    (2)妆奁偿(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力不(    ) A.追上,赶上    B.及,比得上 C.前后相接    D.趁机
(2)天津道(    )A.衡量,比较    B.权柄,权力    C.权宜,变通 D.代理官职
【小题3】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夫人曰:“窘非难,处窘为难,不量出入,取窘之道。”
【小题4】对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B.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C.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D.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小题5】第④段除总结夫人性格中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一面,还突出了夫人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面。
【小题6】文章记载的夫人的言语富有个性,请任举两例加以评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建封,字本立,兖州人。祖仁范,洪州南昌县令,贞元初赠郑州刺史。父玠,少豪侠,轻财重士。安禄山反,令伪将李庭伟率蕃兵胁下城邑,至鲁郡;太守韩择木具礼郊迎,置于邮馆。玠率乡豪张贵、孙邑、段绛等集兵将杀之。择木怯懦,大惧;唯员外司兵张孚然其计,遂杀庭伟并其党数十人,择木方遣使奏闻。择木、张孚俱受官赏,玠因游荡江南,不言其功。以建封贵,秘书监。
大历初,道州刺史裴虬荐建封于观察使韦之晋,辟为参谋,奏授左清道兵曹,不乐吏役而去。滑亳节度使令狐彰闻其名,辟之;彰既未曾朝觐,建封心不悦之,遂投刺于转运使刘晏,自述其志,不愿仕于彰也。晏奏试大理评事,勾当军务。岁余,复罢归。
初,建中年,李洧以徐州归附。洧寻卒,其后高承宗父子、独孤华相继为刺史。为贼侵削贫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据江淮运路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贞元四年,以建封为徐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徐泗濠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既创置军伍,建封触事躬亲;性宽厚,容纳人过误,而按据纲纪,不M妄曲法贷人。每言事,忠义感激,人皆畏悦。七年,进位检校礼部尚书。十二年,加检校右仆射。十三年冬,入觐京师,德宗礼遇加等,特以双日开延英召对,又令朝参入大夫班,以示殊宠。
建封在徐州十年,军州称理。复又礼贤下士,无贤不肖,游其门者,皆礼遇之,天下名士向风延颈,其往如归。贞元时,文人如许孟容、韩愈诸公,皆为之从事
十六年,遇疾,连上请速除代,方用韦夏卿为徐泗行军司马。未至而建封卒,时年六十六,册赠司徒。
(选自《旧唐书·张建封传》,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贼侵削贫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据江淮运路/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
B.为贼侵削/贫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据江淮运路/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
C.为贼侵削贫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据江淮运路/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
D.为贼侵削/贫困不能自存/又咽喉要地/据江淮运路/朝廷思择重臣以镇者久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元是唐德宗年号。年号始于汉武帝,后也用年号称呼皇帝,如“崇祯帝”“乾隆帝”。
B.赠指朝廷对已死的官员或其亲属追封爵位官职,如文中追赠张建封父亲为秘书监。
C.从事又称从事掾,多指汉以后州郡长官自辟的僚属,文中的“为之从事”即为此意。
D.表是臣子向帝王逐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多带有抒情色彩,如《出师表》《陈情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建封颇有声名,受人看重。韦之晋延请他为幕宾,令狐彰授予他官职,刘晏上奏让他担任大理评事,但他认为不能实现自己抱负,都辞职而去。
B.张建封治理有方,威望崇高。在徐州任职期间,他创立设置军队,军务上事必躬亲;常常用忠义感动激发人,人们对他既尊敬畏惧又心悦诚服。
C.张建封屡受提拔,荣宠加身。在他进京入觐时,德宗特地选择双日在延英殿予以召对,又让他在上朝参见时进入大夫行列,以显示对他的特别恩宠。
D.张建封礼贤下士,吸纳人才。无论是否具备才能,凡是来到他门下的,他都以礼相待,天下名士盼望依附,贞元年间连许孟容、韩愈也做过他的从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员外司兵张孚然其计,遂杀庭伟并其党数十人,择木方遣使奏闻。
(2)性宽厚,容纳人过误,而按据纲纪,不妄曲法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