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D.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6 11:43: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白:“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二)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瓜,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信所出奇兵二千骑,人持一赤旗,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禽赵王歇。汉四年,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破项羽。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方千里  地方:土地方圆
B.项王身亦十余创   被:遭受
C.数以策项羽 干:向统治者献策以求禄位
D.信楚归汉 亡:使灭亡
【小题2】下列原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B.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C.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D.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乌江亭长劝说项羽快渡江,再图大计;项羽认为跟随自己起事的八千子弟无一人生还,他无颜再见江东父兄,所以决定放弃渡河,与汉军以死相拼。
B.韩信出身贫寒,又没什么好品行,不能被推举做官,而且他又不善经营,常在别人家里混饭吃,人们都很讨厌他。
C.韩信投靠项梁和项羽时,都不受重用。转投汉王刘邦后,刘邦慧眼识英才,非常看重他,马上拜为上将。
D.韩信初为一介平民,后被封上将,他英勇善战,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与项羽决战垓下,辅助刘邦灭掉楚霸王,取得了政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2)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光实,雅州百丈人。光实少武勇,有胆气,轻财好施,不事细行,意豁如也。乾德中,太祖命王全斌等平蜀。俄而盗贼群起,夷人张忠乐者,尝群行攻劫,且憾光实杀其徒党,率众数千,中夜奄至环其居鼓噪并进光实负其母挥戈突围以出贼众辟易不敢近贼杀其族三百余口又发冢墓坏其棺椁光实诣全斌具以事白,誓雪冤愤。时蜀中诸郡未下,乃图雅州地形要害,兼陈用兵攻取之策,请官军先下之。全斌壮其志,令率兵先导,果克其城,获忠乐而甘心焉。遂以光实知黎、雅二州兼都巡检使,安集劳来,蛮族怀之。六年秋,全斌遣入贡京师,遂言境内安乂,乞罢义军归农。太祖喜,谓左右曰:“此蜀中杰俊也。”及平交、广,群盗未息,以光实为岭南诸州都巡检使。既至,捕逐群盗,海隅以宁。车驾征河东,以光实知威胜军事,令调军食。大军北征,与潘美分道出雁门。光实为前锋,遇敌迎击,败之,斩首数千级,优诏嘉奖。李继捧之入朝也,以光实为银、夏、绥、麟、府、丰、宥州都巡检使。继捧弟继迁逃入蕃落,为边患,光实乘间掩袭至地斤泽,俘斩甚众,破其族帐,获继迁母妻及牛羊万计。继迁仅免,使人绐光实曰:“我数奔北,势窘不能自存矣,公许我降乎?”因致情款,陈甥舅之礼,期某日降于葭芦川。光实信之,且欲专其功,不与人谋。及期,继迁先设伏兵,令十数人近城迎致光实,光实从数百骑往赴之。继迁前导北行,将至其地,举手麾鞭而伏兵应之,光实遂遇害,卒,年五十五。帝闻之惊悼,赗赙加等。

(节选自《宋史·曹光实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夜奄至/环其居/鼓噪并进/光实负其母/挥戈突围以出/贼众辟易/不敢近贼杀其族三百余口/又发冢墓/坏其棺椁/
B.中夜奄至/环其居/鼓噪并进/光实负其母/挥戈突围以出/贼众辟易不敢近/贼杀其族三百余口/又发冢墓/坏其棺椁/
C.中夜/奄至环其居/鼓噪并进/光实负其母/择戈突围以出/贼众辟易/不敢近贼杀其族三百余口/又发冢墓/坏其棺椁/
D.中夜/奄至环其居/鼓噪并进/光实负其母/挥戈突围以出/贼众辟易不敢近/杀其族三百余口/又发冢墓/坏其棺椁/
【小题2】下列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乾德,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后世一般用年号称呼皇帝。
B.贡,即进贡,是指古代臣下或属国向君主或朝廷进献物品,也可以引申为进献的物品。
C.车驾,原指马车,后来成为天子的代称,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巡行天下。
D.赗赙,送给丧家用以办丧事的财物,赗是送给丧家助葬的车马等物。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光实开朗豁达,自小威武勇猛。他年轻时就以有胆量和勇气闻名,不吝惜钱财,喜好施舍,不追求细节的完美,心胸豁达。
B.曹光实惨遭报复,发誓报仇雪恨。他因参与追杀盗贼,遭其首领张忠乐的报复;面对杀害族人的血海深仇,他最终攻克雅州如愿抓获张忠乐。
C.曹光实善于安抚,赢得各族民心。雅州被平定后他被授予黎州、雅州的知州,能够安定当地百姓,慰问、劝勉前来归附的人,后被王全斌举荐入朝。
D.曹光实贪功冒进,付出生命代价,他轻信李继迁的假意投诚,想独占招降李继迁的功劳,不与其他人谋划,仅率几百骑兵前往,结果被李继迁的伏兵杀害。
【小题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图雅州地形要害,兼陈用兵攻取之策,请官军先下之。
(2)使人绐光实曰:“我数奔北,势窘不能自存矣,公许我降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郑昭君之时,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太史公曰:子产病死,郑民号哭。公仪子见好布而家妇逐。石奢纵父而死,楚昭名立。李离过杀而伏剑,晋文以正国法。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节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B.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C.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D.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尺籍,指书写军令、军功等的簿籍,也可指军籍。按照汉制,简牍常规长度为一尺。军中所用木简也是一尺,故有“尺籍”之称。
B.高弟,谓才优而品第高者。如《史记·礼书》:“自子夏,门人之高弟也。”称赞子夏有才华,学业精湛。
C.晋文公,名重耳,谥号“文”,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管仲、狐偃、先轸等人,使晋国国力大增。
D.寡人,这个称号春秋战国时期常用。古代侯王自谓孤、寡人、不谷,意为少德之人,以示自谦。唐以后唯皇帝自称寡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产为相,用五年的时间就改变了郑国混乱的局面,社会治安良好,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
B.公仪休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馈赠的鱼,从他拒绝的言辞可以看出,他爱惜自己的鲁相名誉,希望用自身清廉的方式来保障官位带来的利益。
C.石奢的父亲杀了人,按照楚国的法律,应当判处死刑。石奢为了尽孝,同时对楚昭王的责备有一个交代,最后选择代父受死。
D.李离过听杀人,判自己死刑。他执意要以死抵罪,是因为良心的谴责使他不忍心把罪过推给官位比他低、俸禄比他少的官员。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2)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3)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