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培,即培土,也叫壅土。为保护植物在其根基部分垒土,有防止植物倒伏,促进植物根部发育等作用。
B.缫,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缫丝是制丝的一个主要工序,传说黄帝之妻嫘祖是养蚕缫丝的创始人。
C.鸣鼓,指公开宣布罪状,加以声讨。例如屈原《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就是此意。
D.飱饔,晚餐和早餐。周朝时亦是招待宾客的两种礼宴,“飱,客始至之礼;饔,即将币之礼。”(郑玄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7 11:45: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休沐日,用于休息和洗头的假日,是始于汉朝的五日一休沐的休假制度。
B.元年,在位之君或即位新君改换年号称建元。用新年号的第一年称元年。
C.耆老,六十岁为耆,七十岁为老。古代专指德行高尚、受人尊敬的老人。
D.诣阙,指前往朝廷,又可指赴京都。阙,是宫门两侧的楼台,借指宫廷。
同类题2
下列文学、文化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历史。
B.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循环相配时“地支”在前,“天干”在后。
C.“宗族”是父系单系亲属集团,即以一成年男姓为中心,按照父子相承的继嗣原则上溯下延,这是宗族的主线。若干支线的次序由与主线之间的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定。
D.《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同类题3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等终军之
弱冠
弱冠:通指二十岁刚刚成人加冠之时
B.余自
束发
,读书轩中 束发:古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到头顶上
C.朝菌不知
晦朔
晦朔:晦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D.寻蒙国恩,除臣
洗马
洗马: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
同类题4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人。
B.端章甫,这是古代做小相时的穿戴。端是指礼服,章甫是指礼帽。
C.舞雩,是鲁国求雨的坛,求雨的时候,常由巫在坛上伴舞求神。
D.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衅,古代指杀牲取血涂物,用以祭祀。
同类题5
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羊,未为马,申为猴,酉为鸡,成为狗,亥为猪。
B.“家祭”是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如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六礼”是中国古代婚姻成立的六道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D.“三辅”在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隋唐以后简称“辅”。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风俗礼仪
饮食器用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