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送你度过淇水,到达顿丘。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来你不要生气,把秋天作为婚期。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树还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有想到你竟会变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9 08:44: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朱英,字时杰,桂阳人。五岁而孤。力学,举正统十年进士,授御史。浙、闽盗起,御史十三人与中官分守诸府,英守处州。而叶宗留党四出剽掠,处州道梗。英间道驰至,抚降甚众,戮贼首周明松等,贼散去乃还。

景泰初,御史王豪,尝以勘陈循争地事忤循,为所讦。至是,循草诏,言风宪官被讦者,虽经赦宥,悉与外除。于是豪当改知县,英言:“若如诏书,则凡遭御史抨击之人,皆将挟仇诬讦,而御史愈缄默不言矣。”章下法司,请如英言,乃复豪职。未几,出为广东右参议。过家省母,橐中惟赐金十两。

天顺初,两广贼愈炽,诸将多滥杀冒功。巡抚叶盛属英督察。参将范信诬宋泰、永平二乡民为贼,屠戮殆尽,又欲屠进城乡。英驰讯,悉纵去。信忿,留师不还。英密请于盛,檄信班师,一方始靖。潮州贼罗刘宁等流劫远近,屡挫官兵。英会师破灭之。还所掠人口数千,别置一营  ① 处妇女,人莫敢犯。

自韩雍大征以来,将帅喜邀功,利俘掠,名为“雕剿”。英至,镇以宁静,约饬将士,毋得张贼声势,妄请用师。招抚瑶、僮效顺者,定为编户,给复三年。于是马平、阳朔、苍梧诸县蛮悉望风附。而荔波贼李公主有众数万,久固,亦遣子纳款。为置永安州处之,俾  ② 子孙世吏目。自是归附日众,凡为户四万三千有奇,口十五万有奇。帝甚嘉之。

英淳厚,然持法无所假借。  ③ 市舶中官韦眷忤,眷摭奏英专权玩贼。浔州知府史芳以事见责,亦英奸贪欺罔。按皆无验,镌芳二官,谕眷协和共事。

英为总督承韩雍、吴琛后。雍虽有大功,恢廓自奉,赠遗过侈,有司供亿,公私耗竭;而琛务谨廉;至英益持清节,仅携一苍头之官。先后屡赐玺书、金币,英藏玺书,贮金币于库。其威望不及雍而惠泽过之在甘肃积军储三十万两广四十余万皆不以闻或问之答曰此边臣常分何足言人服其知大体。正德中,追谥恭简。

【小题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威望不及雍/而惠泽过之/在甘肃积军储三十万/两广四十余万/皆不以闻/或问之/答曰/此边臣常分/何足言
B.其威望不及雍/而惠泽过之/在甘肃积军储三十万两/广四十余万/皆不以闻/或问之/答曰/此边臣常分/何足言
C.其威望不及/雍而惠泽过之/在甘肃积军储三十万两/广四十余万/皆不以闻/或问之/答曰/此边臣常分/何足言
D.其威望不及雍/而惠泽过之/在甘肃积军储三十万两/广四十余万/皆不以闻/或问之/答曰/此边臣/常分何足言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十三人与中官分守诸府  简:挑选
B.亦英奸贪欺罔     讦:揭发
C.久固,亦遣子纳款 负:承担
D.有司供亿,公私耗竭 困:为难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而  ②其  ③于B.①以  ②其  ③与
C.①以  ②之  ③与D.①而  ②之  ③于
【小题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英幼年丧父,却能努力求学考中进士。从他做御史镇守处州时,就能够恪尽职守,后来也多次平定贼乱,建立功勋。
B.朱英为人朴实敦厚但能够恪守法度,坚持原则。之前曾为被诬告的御史王豪说话;他自己被人揭发贪腐也被查证属于诬告。
C.参将范信滥杀无辜,朱英虽无法阻止却能请求上级干预。将帅喜欢借剿匪邀功,朱英却训诫将士不要夸张贼乱实情。
D.朱英能保持清廉节操,探视母亲时只有皇帝赏赐的一点黄金;皇帝赏赐给他玺书、金币,他却收藏起玺书,把金币交给国库。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英密请于盛,檄信班师,一方始靖。
(2)英至,镇以宁静,约饬将士,毋得张贼声势,妄请用师。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瓦,呼嗟道路。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不纳。复谏曰:“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颙颙以谓朝有新政。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璟闻而叹曰:“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B.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C.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D.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服除”亦称“除丧”、“脱服”,俗称“脱孝”。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亲族中,按五服制度,各人所服及服期不同,除服时间亦先后不一。
C.“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D.“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知古正直有才能,考中进士后,先后两次编修国史,仕途顺利,多次升迁,历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吏部侍郎等官职。
B.唐睿宗为公主修建道观,魏知古多次进谏,直言盛暑修观,劳民伤财,有违安养百姓的治政之本,唐睿宗认为他言辞恳切,于是停止了修建道观。
C.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知古秘密揭发他们的阴谋,窦怀贞被杀,魏知古被赐封二百户,五百段物。随后,玄宗亲笔下诏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
D.魏知古担任侍中期间,多次受到封地、财物的赏赐,恩意优渥。然兴衰不由人,后因与姚崇不和,改授工部尚书,罢除参知政事一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