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聘史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B.许将善于治理。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
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做出回答。
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2-11 11:52: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程师孟,字公辟,吴人。进士甲科。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师孟曰:“必俟报,饥者尽死矣。”竞发之。

徙河东路。晋地多土山,旁接川谷,春夏大雨,水浊如黄河,俗谓之“天河”,可溉灌。师孟劝民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哀其事为《水利图经》,颁之州县。为度支判官。知洪州,积石为江堤,浚章沟,揭北闸,以节水升降,后无水患。

判三司都磨勘司,接拌契丹使,萧帷辅曰:“白沟之地当两属,今南朝植柳数里,而以北人渔界河为罪,岂理也哉?”师孟曰:"“两朝当守誓约,涿郡有案牍可覆视,君舍文书,腾口说,讵欲生事耶?”惟辅愧谢、

岀为江西转运使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盗即成擒。加直昭文馆,知福州,筑子城,建学舍,治行最东南。徙广州,州堿为侬寇所毁,他日有警,民骇窜,方伯相踵至,皆言土疏恶不可筑。师孟在广六年,作西城,及交址陷邕管,闻广守备固,不敢东。时师孟已召还,朝廷念前功,以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摆,判都水监

贺契丹主生辰,至涿州,契丹命席,迎者正南向,涿州官西向,宋使价东向。师孟曰:“是卑我也。”不就列,自日昃争至暮,从者失色,师孟辞气益厉,叱傧者易之,于是更与迎者东西向。明日,涿人钱于郊,疾驰过不顾,涿人移雄州以为言,坐罢归班。复起知越州、青州,遂致仕,以光禄大夫卒,年七十八。

师孟累领剧镇,为政简而严,罪非死者不以属吏。发隐擿伏如神,得豪恶不逞跌宕者必痛惩艾之,至剿绝乃已,所部肃然。洪、福、广、越为立生祠

摘编自(《宋史·程师孟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出为江西转运使/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盗即成擒
B.出为江西转运使/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盗即成擒
C.出为江西转运/使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盗即成擒
D.出为江西转运/使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盗即成擒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始于宋代。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B.都水监,宋、金、元代负责水利包括航运、桥梁等工程计划、施工、管理的中央机构的主管官。
C.日昃,太阳偏西。属于十二地支中的未时,大概相当于现在计时的13点至15点这个时间区间。
D.立生祠,古代一种民俗,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加以奉祀。其对象是深得人心的官员或普通百姓。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程师孟注重兴修水利工程。他说服河东当地人民开渠筑堤,用河水中的淤泥改造出多顷良田,并写了《水利图经》颁发州县。
B.程师孟重视发展学校教育。他在任福州、广州知州时,修筑内城,大力兴建学校,政迹在东南地区堪称第一,受到朝廷提拔。
C.程师孟出使维护国家尊严。在前去祝贺契丹皇帝的生日时,他喝斥契丹迎接的人,要更改宋朝使节方向,口气严厉,不肯就列。
D.程师孟治理政务简明严肃。对不够死罪的犯人,他亲自处理;对惯于隐藏的首恶,他必定痛加惩治,直到剿灭干净方才罢休。
【小题4】把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
(2)师孟在广六年,作西城,及交址陷邕管,闻广守备固,不敢东。

同类题2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叶梦得,字少蕴,苏州吴县人。嗜学蚤成,多识前言往行,谈论亹亹不穷。用蔡京荐,召对。上异其言,特迁祠部郎官。大观初,京再相,向所立法度已罢者复行。梦得言:“《周官》太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所谓废置赏罚者,王之事也,太宰得以诏王而不得自专。”上喜曰:“迩来士多朋比媒进,卿言独无观望。”遂除起居郎。时用事者喜小有才,梦得言:“自古用人必先辨贤能。贤者,有德之称;能者,有才之称。故先王常使德胜才,不使才胜德。愿继今用人以有德为先。”二年,累迁翰林学士,极论士大夫朋党之弊,专于重内轻外,且乞身先众人补郡。政和五年,移帅颍昌府,发常平粟振民,常平使者刘寄恶之。宦官杨戬用事,寄括部内,得常平钱五十万缗,请籴粳米输后苑以媚戬。戬委其属持御笔来,责以米样如苏州。梦得上疏极论颍昌地力与东南异,愿随品色。时旁郡纠民输镪就籴京师,怨声载道,独颍昌赖梦得得免。李彦括公田,以黠吏告讦,籍郏城、舞阳隐田数千顷,民诣府诉者八百户。梦得上其事,捕吏按治之,郡人大悦。逮高宗驻跸扬州,迁翰林学士兼侍读,除户部尚书。陈待敌之计,因请上南巡,阻江为险,以备不虞。既而帝驻跸杭州迁尚书左丞奏监司州县擅立军期司掊敛民财者宜罢上逾以兵食三事最大当择大臣分掌门下侍郎颜岐、知杭州康允之皆嫉梦得。海寇朱明猖獗,诏梦得挟御前将士便道之镇,或招或捕,或诱之相戕,遂平寇五十余群。然颇与监司异议,上章请老。绍兴十八年,卒湖州,赠检校少保。
(节选自《宋史·叶梦得传》)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而/帝驻跸杭州/迁尚书左丞/奏监司州县擅立军期司/掊敛民财者/宜罢/上谕/以兵食二事最大/当择大臣分掌/
B.既而/帝驻跸杭州/迁尚书左丞/奏监司州县擅立军期司掊敛民财者/宜罢上谕/以兵食二事最大/当择大臣分掌/
C.既而/帝驻跸杭州/迁尚书左丞/奏监司州县擅立军期司/掊敛民财者/宜罢上谕/以兵食二事最大/当择大臣分掌/
D.既而/帝驻跸杭州/迁尚书左丞/奏监司州县擅立军期司掊敛民财者/宜罢/上谕以兵食二事最大/当择大臣分掌/
【小题2】(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对,指古代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B.用事,凭感情、意气行事,此处指杨戬随心所欲、肆意妄为。
C.镪,钱贯,即穿钱的绳子,引申为成串的铜钱,也泛指钱币、银子或银锭。
D.驻跸,帝王出行中途停留暂住,此处指高宗出行途中暂停小住扬州。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梦得学识渊博,为人耿介不阿。他对前人言行有大量的了解,谈论起来滔滔不绝;虽然因为蔡京的举荐被皇上特意提升,但是他却不迎合蔡京。
B.叶梦得以德为先,重视地方职位。当时日执政者喜欢稍有才干的人,叶梦得认为德胜过才,对士大夫争先恐后补任郡职的做法提出批评。
C.叶梦得体恤民艰,尽力照顾百姓。在颖昌府任职后,他发放常平粮食赈济郡民;面对杨戕的不合理要求,他上疏竭力陈情,使颍昌郡免于赴外买粮。
D.叶梦得远虑忧患,平寇勇谋兼备。他请求皇上南巡,以长江为天险,以备不测;他带将士镇压海寇,善用计策,平定五十余群强盗。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观初,京再相,向所立法度已罢者复行。
(2)李彦括公田,以黠吏告讦,籍郏城、舞阳隐田数千顷,民诣府诉者八百户。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宇文绍节,字挺臣,成都广都人。祖虚中,签书枢密院事。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九年,第进士。累迁宝谟阁待制、知庐州。时侂胄方议用兵,绍节至庐州,乃修筑古城,创造砦栅,专为固圉计。淮西转运判官邓友龙谮于侂胄,谓绍节但为城守,徒耗财力,无益于事。侂胄以书让绍节,绍节复书谓:“公有复仇之志,而无复仇之略;有开边之害,而无开边之利。不量国力,浪为进取计,非所敢知。”侂胄得书不乐,乃以李爽代绍节,召还,为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
吴曦据蜀反,趣绍节赴阙,任以西讨之事。绍节至,谓大臣曰:“今进攻,则瞿唐一关,彼必固守;若驻军荆南,徒损威望。闻随军转运安丙者素怀忠义,若授以密旨,必能讨贼成功。”大臣用其言,遣丙所亲以帛书达上意,丙卒诛曦。权兵部尚书,未几,除华文阁学士、知江陵府。统制官高悦在戍所,肆为杀掠,远近苦之。绍节召置帐前,收其部曲。俄有诉悦纵所部为寇者,绍节杖杀之,兵民皆欢。升吏部尚书,寻除端明殿学士。
安丙宣抚四川,或言丙有异志,语闻,廷臣欲易丙。绍节曰:“方诛曦初,安丙一摇足,全蜀非国家有,顾不以此时为利,今乃有他耶?绍节愿以百口保丙。”丙卒不易。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访,绍节审而后言,皆周悉事情
嘉定六年正月甲午卒,讣闻,上嗟悼,为改日朝享。进资政殿学士致仕,又七官为少师,非常典也。谥曰忠惠。
(节选自《宋史·宇文绍节传》)
注:圉:读“yǔ”,养马的地方。②摇足:动脚。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师瑷/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宦仕州县/
B.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宦仕州县/
C.父师瑷/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
D.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进士,指考中进士。“进士”是科举时代对殿试考取之人的称谓。
B.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的机构;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
C.甲午,甲是地支之一,午是天干之一,文中用的是天干地支记日法。
D.赠,文中指追赠,指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称号等,此处指授予官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宇文绍节敢于直言,反对随意用兵。任庐州知州时,和准备用兵的韩侂胄意见相左,致力于防御,为此受到韩侂胄的指责,但他不为所动,仍然坚持己见。
B.宇文绍节善于知人,竭力举荐安丙。他向用事者举荐安丙,认为安丙必能平定吴曦叛乱,安丙果然不负众望;后又举荐安丙宣抚四川,并担保其不会谋反。
C.宇文绍节处事果断,大胆为民除害。他先是把肆意杀戮、抢劫的高悦召置帐前,后又接受人们的控告,杖杀放纵部下为盗的高悦,此举深受军民热烈欢迎。
D.宇文绍节深受器重,死后备极哀荣。步入仕途后,多次升迁,曾任宝谟阁待制、庐州知州、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等官职;死时皇上为之改变朝会宴享的日期,并予赠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臣用其言,遣丙所亲以帛书达上意,丙卒诛曦。
(2)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访,绍节审而后言,皆周悉事情。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宋太初,泽州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戎州,以善政闻。有诏褒美,迁将作监丞,转太常丞。雍熙三年,通判成都府,赐绯鱼。会诏求直言,著《守成箴》以献。
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时陈恕为使,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会西鄙有警,转馈艰急,充陕西转运使。二年,命白守荣、马绍忠护刍粮,分三番抵灵州。转运副使卢之翰违旨并往,为戎人所剽。上怒,捕太初及副使秘书丞窦玭系狱。太初责怀州团练副使,之翰、玭悉除名。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俄复旧秩真宗嗣位召还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蛮寇扰动,太初以便宜制遏,诏奖之。三年,再知梓州。
明年,益州雷有终以母老求还,诏太初就代。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①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韪之。俄出知杭州。太初有宿疾,以浙右卑湿不便,求近地,得庐州。疾久颇昏忘,不能治大郡,连徙汝、光二州。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
太初性周慎,所至有干职誉。尝著《简谭》三十八篇,自序略曰:“广平生纂文史②老释之学,尝谓《礼》之中庸,伯阳③之自然,释氏之无为,其归一也。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
注①风宪:即“御史”,掌管风纪的官吏。②文史:借指儒家。③伯阳:老子的字,借指道家。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俄复旧秩/真宗嗣位/召/还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
B.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俄复旧秩/真宗嗣位/召/还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
C.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俄复旧秩/真宗嗣位/召还/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
D.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俄复旧秩/真宗嗣位/召还/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绯鱼”,即绯鱼袋,指绯衣和鱼符袋。是旧时官员佩戴的证明身份之物,唐朝五品以上佩鱼符袋。
B.“刍粮”:粮草。多指供军队用的饲料和粮食,与漕粮在用途上有相同之处。
C.“坐”,是定罪、获罪的意思。在中国古代,连坐是指一人犯罪而使其整个家族遭受牵连受罚而被诛灭的制度。
D.“秩”,既指官吏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吏的官阶、品级。文中的“旧秩”就是指宋太初原来的官职级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初施政有方,深谙时事。他考中进士后,刚刚为官,便有了突出的政绩。皇上下诏表彰,因而升官。征求直言时,他呈献上奏疏,后因军事需要,被选为雄州通判。
B.宋太初才德兼备,深受器重。他做盐铁副使,尊敬上司,不独断专行,不居功自傲。他才能出众,多次出任转运使,负责往前线运送军粮,职责内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C.宋太初身体多病,备受关照。他患有久治不愈的疾病,不能到低洼潮湿的地方,朝廷就让他到别地为官。他有病已久,糊涂健忘,不宜治理大的州郡,朝廷就让他治理小的州郡。
D.宋太初富有胆识,处事有主见。在主管江陵府期间,蛮寇骚乱,宋太初因为见机行事,自行决断地遏制了事态,皇帝下诏嘉奖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
(2)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韪之。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景德元年,以毕士安参知政事,逾月,并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准以集贤殿大学士位士安下。是时,契丹内寇,纵游骑掠深、祁间,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意。准曰:“是狃我也。请练师命将,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是冬,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因请帝幸澶州。同列惧,欲退,准止之,令候帝驾起。帝难之,欲还内。准曰:“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勿还而行。”帝乃议亲征,召群臣问方略。

契丹既围瀛州,直犯贝、魏,中外震骇。参知政事王钦若,江南人也,请幸金陵。陈尧叟,蜀人也,请幸成都。帝问准,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若不知,曰:“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轶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乘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遂请帝幸澶州。

及至南城,契丹兵方盛,众请驻跸以觇军势。准固请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且王超领劲兵屯中山以扼其亢,李继隆、石保吉分大阵以扼其左右肘,四方征镇赴援者日至,何疑而不进?”众议皆惧,准力争之,不决。出遇高琼于屏间,谓曰:“太尉受国恩,今日有以报乎?”对曰:“琼武人,愿效死。”准复入对,琼随立于庭下,准厉声曰:“陛下不以臣言为然,盍试问琼等?琼即仰奏曰:“寇准言是。”准曰:“机不可失,宜趣驾。”琼即麾卫士进辇,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

(节选自《宋史》)

注释:狃(niǔ):轻侮。
【小题1】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临轩顾问 顾问:看望,询问。
B.明日同列以闻 明日:第二天。
C.急书一夕五至,准不,饮笑自若 发:发兵。
D.是时,契丹内寇     寇:侵犯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帝大骇,问准
严大国之威修敬也
B.准心知二人谋,阳若不知
秦王斋五日后,设九宾礼于廷
C.谁陛下画此策者
吾属今之虏矣
D.陛下不过河,人心益危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寇准“刚正直率”的一组是(   )
①准方进取,可欺君耶
②准不发,饮笑自如
③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毋还而行
④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
⑤众议皆惧,准力争之
⑥出遇高琼于屏间
A.②④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契丹大举入侵的时候寇准请皇帝亲临澶州,而同僚们却因为害怕,一味想着退兵。
B.寇准退敌心切,在皇帝不愿亲征的时候竟以不再见皇上相威胁,实是大胆。
C.在皇帝不肯过河的情况下,寇准力排众议,并争取太尉高琼的支持。最终使皇帝欣然渡河。
D.皇帝亲临前线,果然使宋朝军队土气大振,踊跃欢呼,而对契丹军队也起到了威慑作用。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
(2)准固请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