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抑耗其实而已B.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C.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D.室仅方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19 11:47: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矣。”钦叹息而去。笃因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

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将军、王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

(《后汉书·党锢列传》)

注:①刊章:诏令上删除告密人的名字。②蘧伯玉: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很讲义气。③明廷:汉代对县令的敬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览遏章表   绝:截留。
B.笃因送俭出塞 缘:缘分。
C.大将军、三公并辟 并辟:同时征召。
D.而俭资计温 差:稍微。
【小题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所不轨  ②俭所弃  ③明廷今日载半矣  ④莫不重名行
A.③④意思、用法都不同,①②意思、用法都不同。
B.③④意思、用法都不同,①②意思不同,用法相同。
C.③④意思不同,用法相同,①②意思、用法都不同。
D.③④意思、用法都相同,①②意思、用法都相同。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张俭“望门投止”,能得民救助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②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 ③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④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⑤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⑥宗亲并皆殄灭。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④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俭为人刚正不阿,且淡泊功名,见刺史不称职,就称病不做秀才,对大宦官侯览及其母亲的罪恶,也敢冒死弹劾。
B.毛钦也很敬重张俭,但他有命在身而不便直说,所以用蘧伯玉的耻于独为君子的德义来暗示李笃,自己也具仁义之德。
C.张俭晚年颇受器重,但他对政事已经感到厌倦,官府多次征召,他都不肯就任。因为家中比较富裕,灾荒时能倾尽财产,济助百姓。
D.建安初年,张俭被征召为卫尉,他内心并不愿出任,只是迫不得已才去上任的。后来他发现曹操已有取代汉室的野心,于是就退隐了,从此没再参预过政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郎中令赵高恃恩专恣,以私怨诛杀人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言之,乃说二世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也。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陛下不如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常居禁中。赵高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
是时,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已。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自杀;独李斯就狱。二世以属赵高治之,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遂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二世乃以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皆决焉。
初,赵高欲专秦权,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莫敢言其过。高前数言“关东盗无能为也”,及项羽虏王离等,而章邯等军数败,上书请益助。自关以东,大抵尽畔秦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八月,沛公将数万人攻武关,屠之。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八》,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盗贼益多  益:更加B.不胜痛 胜:承受
C.乃谢病    谢:道谢D.赵高侍中用事  用事:掌权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
B.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
C.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
D.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古代军需物资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路运输。
B.禁中,即宫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
C.关中,指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一带,因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所以取四关之中之意。
D.郎中令,是皇帝的侍从护卫官,主要掌管宫殿门户等,属于九卿之一。虽然级别不算很高,但是多为皇帝的亲信之人担任。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赵高专权横行,以私怨杀人。他害怕大臣们揭发他,就哄骗秦二世深居宫禁,不亲自处理朝政。而赵高自己独掌大权,事事都由他来决定。
B.赵高排除异己,手段残忍。冯去疾、李斯等进谏皇帝,恳请暂时停止修建阿房宫,减少兵役、运输等徭役,赵高假托皇帝命令逼死冯去疾等,又不停地折磨李斯。
C.赵高阴险狡诈,指鹿为马。迎合他说是马的人没事,那些明说是鹿的人却被他暗中借法令陷害。此后群臣都畏惧赵高,没有人敢谈他的过错。
D.赵高瞒报军情,麻痹皇帝。他以前曾多次说关东的盗贼成不了大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项羽俘获了王离等人,而朝廷的军队也多次被打败。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也。
(2)自关以东,大抵尽畔秦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