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婆媳棋局

[唐]李肇

王积薪棋术功成,自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客舍;旅馆)。灭烛,闻主人媪(老妇人)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认输)。”积薪暗记。明日覆(重摆,重演)其势,意思(用意、思路,这里指下子的方法。攻守的路子)皆所不及也。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
①自谓天下无敌  谓:____________
灭烛  既:____________
【小题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  )
A.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B.气可以养而致
C.奉命于危难之间D.先帝不以臣卑鄙
【小题3】下面句中“数”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是(  )
A.层层指数B.石篑数为余言
C.则凡数州之土壤D.各言数十
【小题4】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白玉之环
A.良宵难遣,可一局乎B.自谓天下无
C.明日覆其D.佳木而繁阴
【小题5】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发?10字以内概括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24 01:02: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高祖武皇帝讳邕,字祢罗突,文帝第四子也。母曰叱奴太后。魏大统九年,生于同州,有神光照室。帝幼而孝敬,聪敏有器质。文帝异之曰:“成吾志者,此儿也。”孝闵帝践阼,拜大将军,出镇同州。明帝即位,迁柱国,进封鲁国公,领宗师。甚见亲爱,参议朝廷大事。性沉深,有远识,非因问,终无所言。帝每叹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武成二年,即皇帝位,大赦。幸太学,以太傅、燕公于谨为三老而问道焉。集群臣,亲讲《礼记》,诏诸胄子入学,但束脩于师。不劳释奠。皇太后叱奴氏崩帝居倚庐朝夕共一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葬后于永固陵帝袒跣至陵所。诏曰:“縗麻之节,苫庐之礼,率遵前典,以申罔极。百寮以下,宜遵遗令。”于是遂申三年之制,五服之内,亦令依礼。召大将军以上于大德殿,亲谕以伐齐之旨,言往以政出全宰,无所措怀,自亲览万机,便图东讨。恶衣菲食,缮甲练兵,数年以来,战备稍足,群臣咸称善。亲帅六军,入齐境,禁伐树残苗稼,犯者以军法从事。亲帅诸军,攻拔河阴大城。攻子城未克,身有疾,班师。建德五年冬十月,帝复谕群臣伐齐,诸将多不愿行。帝曰:“机者事之微,不可失矣。沮军事者,以军法裁之。”帝每日亲督战,乘常御马,从数人巡阵。所至辄呼主帅姓名以慰勉之,将士感见知之恩,各思自厉。帝幸晋州,仍率诸军追齐主。诸将固请还师,帝曰:“纵敌患生。卿等若疑,朕将独往。”诸将不敢言。大军次并州,诏齐王公以下,示以逆顺之道,于是齐将帅降者相继。突厥入寇幽州,帝总戎北伐,六月丁酉,帝疾甚,还京。其夜崩于乘舆,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北史·本记·卷十》,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皇太后叱奴氏崩/帝居倚庐/朝夕共一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葬后于永固陵/帝袒跣至陵所/
B.皇太后叱奴氏崩/帝居倚庐朝夕/共一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葬后于永固陵/帝袒跣至陵所/
C.皇太后叱奴氏崩/帝居倚庐/朝夕共一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葬后于永固陵/帝袒跣至陵所/
D.皇太后叱奴氏崩/帝居倚庐朝夕/共一溢米/群臣表/请累旬乃止/葬后于永固陵/帝袒跣至陵所/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东阶称践阶,践阶上为主位,践阼可指登上践阶主位,也可指帝王即位。
B.束脩,古代相馈赠的干肉礼物,儿童入学用束脩作为拜师的礼物,而且礼物要厚重以示对老师的尊重。
C.五服,古代的丧服制度,即五种丧服,以血缘关系的远近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
D.班师,还师,调回出征的军队或出征的军队胜利归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武皇帝未当皇帝之前就深得前几任皇帝赏识,参与朝廷大事。
B.高祖武皇帝很重视教育,亲临太学,主动向儒学长老请教,下令让王公子弟入学读书。
C.高祖武皇帝极力推进汉化政策,亲自向群臣讲授儒家经典《礼记》,带头践行汉文化丧葬礼仪。
D.高祖武皇帝生活简朴,谋划长远,注重军事训练,亲帅大军,身先士卒,一举灭掉北齐,为后来天下统一奠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每叹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所至辄呼主帅姓名以慰勉之,将士感见知之恩,各思自厉。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①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大为岐王之所眷重。

②时进士张九皋,声称籍甚。客有出入于公主之门者,为其致公主邑司牒京兆试官,令以九皋为解头。维方应举,具其事言于岐王,仍求庇借。岐王曰:“贵主之强.不可力争。吾为子画焉。子之旧诗清楚者。所录十篇;琵琶之新声怨切者,可度一曲。后五日当诣此。

③维即依命,如期而至。岐王谓曰:“子以文士,请谒贵主,何门可见哉?子能如吾之教乎?”维曰:“谨奉命。”岐王则出锦绣衣服,鲜华奇异,遣维衣之:仍令赍琵琶,同至公主之第。岐王入曰:“承贵主出内,故携酒乐奉燕。”即令张筵。诸伶旅进。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立于前行。公主顾之,谓岐王曰:“斯何人哉?”答曰:“知音者也。”即令独奏新曲,声调哀切,满座动容。公主自询曰:‘此曲何名?”维起曰:“号《郁轮袍》。”公主大奇之。岐王曰:“此生非止音律,至于词学.无出其右。”公主尤异之,则曰:“子有所为文乎?”维即出献怀中诗卷。公主览读,惊骇曰:“皆我素所诵习者。常谓古人佳作,乃子之为乎?”因令更衣,升之客右。维风流蕴藉,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所钦瞩。岐王因曰:“若使京兆今年得此生为解头,诚为国华矣。”,公主乃曰:“何不遣其应举?”岐王曰:“此生不得首荐,义不就试,然已承贵主论托张九皋矣。”公主曰:“何预儿事,本为他人所托。”顾谓维曰:“子诚取解,当为子力。”维起谦谢。

④公主则召试官至第,遣宫婢传教。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

(选自薛用弱《集异记》)

(注释)①“为其致公主”句:公主:指太平公主,唐高宗的女儿,当时她声势显赫。是岐王的长辈。邑司:为公主掌管地租、财物的官员。京兆试官:京城的主考官员。②解头:即解元。唐朝时科举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公主顾之,谓岐王曰:“斯何人哉?”答曰:“知音者也。”(____)
(2)皆我素所诵习者。(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男子十五、六岁)
B.为其致公主邑司牒京兆试官。(书信)
C.仍令赍琵琶,同至公主之第。(赏赐)
D.承贵主出内,故携酒乐奉燕。(同“宴”,宴请)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琵琶之新声怨切者,可度一曲。/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子以文士,请谒贵主,何门可见哉?/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C.子有所为文乎?/吾从板门外相为应答……
D.因令更衣,升之客右。/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小题4】把第②段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岐王曰:“贵主之强,不可力争。吾为子画焉。子之旧诗清越者,可录千篇;琵琶之新声怨切者,可度一曲。后五日当诣此。”
【小题5】文章结尾说“维遂作解头而一举登第矣”。根据文意,分条陈述王维登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