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八月一日,(① )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1)又有一石,不(② )山,杰(③ (④ (⑤ (⑥ ),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⑦ )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⑧    (⑨    ),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⑩    )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⑪ (⑫    )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⑬  )造化之尤物(⑭ )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2)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⑮    (⑯    )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⑰ )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⑱ )不(⑲ )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⑳ ),(㉑ )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㉒ )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㉓ )水禽,掠江东南(㉔ )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小题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
(2)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小题3】对本部分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重点写观察烽火矶,先近观,再特写,最后远望,让人一步步真正明白烽火矶的佳妙之处,并且能收到曲径通幽的艺术表达效果。
B.第2段先写澎浪矶与小孤山的相望位置,再交代小孤山上有戍兵看守,是想阐明小孤山也是江防要地。
C.第2段描述了小孤山和澎浪矶的风景,突出表现了小孤山峭拔俊美、澎浪矶浪大等特点。
D.文章第2段写小孤山峭拔俊美这一特点时运用比较手法。将一些山与小孤山比较,又用山上有楼观,亭榭的金山与小孤山古刹的萧条、残缺比较,写景顺序则是由远及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22 04:49: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乌夜啼
陆游
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
冷落千秋伴侣,阑珊打马‚心情。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
(注)①金鸭:金鸭形的香炉②打马:是宋代妇女闺房中的一种游戏。
(1)下面对宋词的内容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A.“金鸭余香”是指金鸭形的香炉中余香袅袅,且点明了身份,贵妇人。此句之意境近于戴叔伦《春怨》诗“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看似幽雅,实则透露了孤独无聊。
B.“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这两句写了女主人美丽的头发染了香气很浓的“兰膏”,午后睡在床上,玉钗下坠时滑润无声。女主人公虽衣着雍容华贵,但遮掩不了她的孤独无聊情绪。
C.“打马”之戏,女词人李清照精于此道,她的《打马图经序》中说到“打马爰兴,樗蒲遂废。”也就是说“打马”这种棋艺游戏在深闺中逐渐盛行,而投色子的游戏已衰退。而此词中的“阑珊打马”指妇女们游戏的兴趣正浓,以此反衬诗人的孤独寂寞。
D.“潇湘梦”暗用了岑参《春梦》诗:“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写在梦中远涉异地,去找寻心上人。陆词借此表达了自己思慕远方游子之情感。
E.词的后两句应用了倒装,陆词把惊梦放在莺啼之前写,为的是使两者的关系,似即似离,又不写出怨意,显得比较婉转含蓄,情调避免了悲凉。
(2)这是陆游少数的艳词之一,写得旖旎细腻。艳而不悲,但艳中又透着丝丝“怨”意,请赏析词人是如何写的“艳”,艳中又有什么样的“怨”意呢?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岳池农家①
陆游
春深农家耕未足,源头叱叱两黄犊。
泥融无块水初浑,雨细有痕秧正绿。
绿秧分时风日美,时平未有差科②起。
买花西舍喜成婚,持酒东邻贺生子。
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
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唤看缫丝。
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
宦游所得真几何?我已三年废东作③。
注①岳池:即今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②差科:指官府摊派的徭役。③东作:指春季的农事。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全诗用大部分篇幅描写农村的田园风光,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出一种淳朴自然、清新恬淡的艺术风格。
B.全诗可分为四层,每四句为一层。开篇四句为第一层,诗人从眼前景写起,将原本平常无奇的农村景象,写得生动美好充满生机活力。
C.“春深农家耕未足,源头叱叱两黄犊”一句中,“源头”一词把画面一下拉成远镜头,使用象声词“叱叱”,使景色从无声到有声,这是诗人眼中的远景。
D.“买花西舍喜成婚,持酒东邻贺生子”一句描写了热闹的农家生活,西舍成婚,东邻生子,喜事 一桩接一桩。众乡亲买花携酒前去庆贺,一片喜气洋洋。
E. “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唤看缫丝”描写了一个装扮入时,且有高超缫丝技术的农家少女形象,其中“素手”指没有佩戴首饰的手。
【小题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