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课文四至九段,完成下面问题。

去年,孟东野往,吾(① )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② )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③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④ )而早世,如吾(⑤ )衰者,(⑥ )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⑦ )死,而汝抱无涯之(⑧ )也。”孰谓(⑨ )少者(⑩ )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⑪ )乎?

呜呼!其信然(⑫ )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⑬ )而夭(⑭ )其(⑮ )乎?汝之纯明(⑯     )而不(⑰ (⑱ )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天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1)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⑲ )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2)

虽然(⑳ ),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 )日益微,几何[ ]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无知 ),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 )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 )其成立 )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3)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 )竟 )此而 )其生乎?抑( )别有疾而至斯乎?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 )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吾与汝曰(________)
(2)吾年未四十,而茫茫(________)
(3)而齿牙动摇(________)
(4)皆康强而早逝(________)
(5)如吾衰者(________)
(6)能久存乎(________)
(7)恐旦暮死(________)
(8)而汝抱无涯之也(________)
(9)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________)
(10)孰谓少者而长者存(________)
(11)强者夭而病者乎(________)
(12)其信然邪?(________)
(13)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________)
(14)吾兄之盛德而其嗣乎(________)
(15)吾兄之盛德而夭其乎(________)
(16)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________)
(17)汝之纯明而不蒙其泽乎(________)
(18)汝之纯明而不克其泽乎(________)
(19)何为而在吾侧也(________)
(20)虽然,吾自今年来(________)
(21)志气日益微(________)
(22)几何不从汝而死也(________)
(23)无知(________)
(24)其无知(________)
(25)汝之子十岁(________)
(26)又可其成立邪(________)
(27)又可冀其成立邪(________)
(28)竟以此而殒其生乎(________)
(29)其竟此而殒其生乎(________)
(30)其竟以此而其生乎(________)
(31)别有疾而至斯乎(________)
(32)使者妄称以应之耳(________)
【小题2】这一部分的核心内容是写十二郎之死。为什么文中还要回叙自己头一年给十二郎的信,以及自己身体衰病、子孙辈幼小等事?
【小题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少者强者而天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
(2)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3)“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23 04:52: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
韩愈
公讳郱,字某,雍王绘之后。王孙道明,唐初以属封淮阳王,又追王其祖父。曰雍王、长平王。淮阳王生景融,景融亲益疏,不王;生务该,务该生思一,思一生岌。比四世,官不过县令州佐,然益读书为行,为士大夫家
岌为蜀州晋原尉,生公,未晬以卒。无家,母抱置之姑氏以去,姑怜而食之。至五六岁,自问知本末,因不复与群儿戏,常默默独处,曰:“吾独无父母,不力学问自立,不名为人!”年十四五,能暗记《论语》、《尚书》、《毛诗》、《左氏》、《文选》,凡百余万言,凛然殊异。姑氏子弟,莫敢为敌。浸传之闻诸父,诸父泣曰:“吾兄尚有子耶?”迎归而坐门之,应对横从无难。诸父悲喜,顾语群子弟曰:“吾为汝得师。”于是纵学,无不观。
以朝邑员外尉选,鲁公真卿第其所试文上等,擢为同官正尉,曰:“文如李尉,乃可望此。”其后比以书判拔萃,选为万年尉,为华州录事参军。争事于刺史,去官,为陆浑令。河南尹郑余庆荐之朝,拜南郑令。尹家奴以书抵县请事,公走府,出其书投之尹前。尹惭其庭中人曰:“令辱我,令辱我!”且曰:“令退!”遂怨之。拾掇三年,无所得。拜宗正丞。宰相以文理白为资州刺史,公喜曰:“吾将有为也!”谗宰相者言之上曰:“是与其故,故得用。”改拜陕府左司马,公又喜曰:“是官无所职,吾其不以吏事受责死矣!”长庆元年正月丙辰,以疾卒,春秋七十三。
夫人博陵崔氏,朝邑令友之之女,其曾伯父有功中宗时。夫人高明,遇子妇有节法,进见侍侧,肃如也。七男三女,及公之存,内外孙十有五人。五月庚申,葬华阴县东若干里。
(选自《全唐文》,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淮阳生景融,景融亲益疏,不王 疏:稀少
B.岌为蜀州晋原尉,生公,未晬以卒 晬:满周岁
C.鲁公真卿第其所试文上等 第:评定
D.宰相以文理白为资州刺史 白:上奏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为汝得师 吾将有为也
B.姑怜而食之 朝邑令友之之友
C.吾其不以吏事受责死矣 以疾卒,春秋七十三
D.其后比以书判拔萃  出其书投之尹前
【小题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四世,官不过县令州佐,然益读书为行,为士大夫家。
(2)夫人高明,遇子妇有节法,进见侍侧,肃如也。
【小题4】根据第三段,概括李郱的形象特点,不超过25个字。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争臣论(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愈应之曰:“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注)争臣,也叫谏官,唐代谏官有左右拾遗、左右补阙、左右谏议大夫。阳城与作者同朝为官。
【小题1】选文中作者主要针对问者“_________” 的评价作了旗帜鲜明的回答。
【小题2】在作者看来,阳城在位五年的表现可用________二字来概括。
【小题3】作者援引孔子行为和言论的目的是什么?
【小题4】下面的说法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A.如果为钱而做官又怕进谏得罪人,那就应该去守关或打更。
B.身为言官无一言及政,可见阳城不顾百姓疾苦、朝政得失。
C.有人认为阳城是“有道之士”,而韩愈力辩,深不以为然。
D.该说话却不说和不尽心进谏却不离开,没有一种可以容忍。
【小题5】在《师说》和本选段中,韩愈都表现出了敢于力排众议的一面。试联系两文分别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