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课文1、2段,完成下面问题。

郭橐(tuó)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1)。驼闻之日:“甚善。(① )我固(②  )。”(③  (④  )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2)视驼所种树,(⑤  )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⑥  )以(⑦  )。他植者(⑧  )窺伺效慕(⑨  ),莫能(⑩  )也。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小题2】下列各句对第1、2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郭橐驼的身世。
B.第2段写郭橐驼高超的种树技艺,为下文做铺垫。
C.本文运用正面描写刻画郭橐驼种树的本领高超。
D.郭橐驼自称“驼”,表现了他的豁达、自信。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2)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小题4】概括本段内容,试着分析郭橐驼这一人物形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23 04:54: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

①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②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③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④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⑤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小题1】柳宗元,字子厚,世称 ,又称柳柳州,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唐代“ ”的领袖,对推动唐代散文革新起了重要作用。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
(2)甚者其肤以验其生枯( )
(3)官命促尔耕,尔植( )
(4)字幼孩,遂而鸡豚( )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2)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小题4】选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者的一项( )
A.瘘,隆然伏行
B.甚善,名我固当
C.且硕茂,早以蕃
D.驼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小题5】以第③段为例,简要分析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
柳宗元
仆未冠,求进士,闻娄君名甚熟。其所为歌诗,传咏都中。通数经及群书。当时为文章,若崔比部、于卫尉,相与称其文。众皆曰纳言曾孙也。而又有是,咸推让为先登。后十余年,仆自尚书郎谪来零陵,觏娄君,犹为白衣,居无室宇,出无僮御。仆深异而之,乃曰:“今夫取科者,交贵势,倚亲戚,合则插羽翮,生风涛,沛焉而有余,吾无有也。不则多筋力,善造请,朝夕屈折于恒人之前,走高门,邀大车,矫笑而伪言,卑陬而姁媮。偷一旦之容以其伎,吾无有也。自度卒不能堪其劳,故舍之而游。逾湖、江,出豫章,至南海,复由桂而下也。少好道士言,饵药为寿,未尽其术,故往且求之。”仆闻而愈疑。往时观得进士者,不必若娄君之言,又少能类娄君之文学,又无纳言之大德以为之祖,无比部、卫尉以为之知,而升名者百数十人。今娄君非不足也,顾不乐而遁耳。因为余留三年。他日,又曰:“吾所以求于心者未克,今其行也。”余既异其遁于名,而又德其久留于我也,故为之言
夫君子之出,以行道也;其处,以独善其身也。今天下理平,主上下求士之诏,娄君智可以任职用事,文可以宣风歌德,行于世,必有合其道而进荐之者。遽而为处士,吾以为非时。将曰老而就休耶?则甚少且锐;羸而自养耶?则甚硕且武。问其所以处,咸无名焉。若苟焉以图寿为道,又非吾之所谓道也。夫形躯之寓于土,非吾能私之。幸而好求尧、舜、孔子之志,唯恐不得;幸而遇行尧、舜、孔子之道,唯恐不慊,若是而寿可也。求之而得,行之而慊,虽夭其谁悲?今将以呼嘘为食,咀嚼为神,无事为闲,不死为生,则深山之木石,大泽之龟蛇,皆老而久,其于道何如也?
仆尝学于儒,持之不得,以陷于是。以出则穷,以处则,其不宜言道也审矣。以吾子见私于仆,而又重其去,故窃言而书之而密授焉。
(注)①纳言 :指的是娄师德,即娄南图祖父,纳言是官职。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仆深异而之    讯:询问
B.偷一旦之容以其伎 售:卖弄
C.主上下求士之诏 亟:多次
D.以出则穷,以处则 乖:顺从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娄图南通晓数经,博览典书,早年就名闻京都,就连崔比部、于卫尉等人,都一起赞美他的文章。
B.娄图南认为现应试科考的人都是结交权贵,溜须拍马,言语不真,讨好谄媚,作者也很赞同他的观点。
C.娄图南少时就喜欢道士们的话,想煮烹药饵寻求长寿,所以越过江河湖海,到海南桂林,前去寻求这种道术。
D.作者认为娄图南具备当官从政的才智和智慧,拥有宣扬风雅、歌颂政绩的才学,只是没有得到别人的推荐。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度卒不能堪其劳,故舍之而游。
(2)余既异其遁于名,而又德其久留于我也,故为之言。
(3)求之而得,行之而慊,虽夭其谁悲?。
【小题4】柳宗元对于娄图南“隐居入道”持什么态度?原因是什么?请分条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