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作者的成长历程给了你什么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20-02-17 08:47: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放走囚犯之后

(美)旺达·布拉德

我的父亲乔治·布拉德出生在密西西比州东北部乡下,一个小县,当地人称那里为人间天堂。父亲60多岁时,朋友劝他从政。他在市参议员选举中获得了压倒性票数,每个人都喜欢他。

他的职务是消防委员长,所做的不过是开会和议政。但是父亲喜欢参与,请电话公司把家里的电话和消防队的电话连接了起来。就这样,每次只要消防队的电话一响,我们家里的电话就会跟着响起来,而且如果不接它就会响个没完。接电话时不用说话,只要听着哪里着火了,然后派人去救。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有火情,父亲就会去。他不懂救火,但是知道怎样鼓励年轻的消防员,他去给他们助威。

父亲这个年纪不敢再开夜车,我已经到了有驾照的年纪,就成了他的司机,有时凌晨三点就开车带他执行任务。

他当了几届参议员,大家劝他退了休。但是退休后,他非常怀念和消防员建立的友谊,消防队和警察局在同一座大楼,所以父亲也很想念那里的警员,也时常去那里看望他们。这是座小城,制度不很严格,警察们教会了父亲使用警用电台,他们有事或者生病时,就让父亲替值八小时的班。
一天,他去警察局值班时,惊讶地发现警察们捉住了一名罪犯,这在这座小城里可是少有的事。

那天上午,父亲没做别的什么事。他走到这个被捕的年轻人身旁,和他聊了起来,中午吃饭时,父亲给他买来了两块汉堡包。这个小伙子留着长头发,父亲有些看不惯,但是父亲感觉他是好人,想帮助他。下午一点多,父亲问他:“你看上去是个好小伙,怎么没人来赎你出去?”

年轻人说:“我昨晚醉酒开车,警察把我关在这里,家里人还不知道。”

父亲问:“你要出去得交多少钱?”他说:“我得交200美元罚款。”父亲说:“你为什么不让家人来交罚款呢?”他说:“我爸也许会给我交罚款,但是我怕他接到警察局打去的电话会吓一跳。”

父亲在警察局的唯一职责是接听警用电台,但是父亲沉思了一会儿,对他说:“我放你出去,你回家朝你爸要200美元,然后回来交罚款,怎么样?”

年轻人说:“我住在密西西比州科林斯,在这里北边20英里。他们扣了我的车,我回不去。”

父亲说:“是那辆蓝色雪佛兰吗?”他说:“是,先生。”父亲说:“它就停在停车场,我看能不能找到钥匙。”

父亲翻了一下办公桌的抽屉,找到了车钥匙,他不但放了罪犯,还把车还给了他。年轻人离开时,父亲对他说:“如果是我,我不但会朝我爸借200美元,还会再多借5美元剪剪头发。”

下午4点,警察们回来换岗,进来时发现罪犯不见了,大吃一惊。他们问父亲那名罪犯去哪儿了。

父亲一边整理他的文件一边说:“我放他回家了。”

警官问:“您怎么把他放了?”

父亲回答:“我看他像个好人,他回家取200美元,一会儿就回来。”

警官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他知道父亲的为人,他们都视父亲为长辈。警官说:“好吧,有事我们担着。”说完,他和另外几名警察商量,怎样处理好这件事,又不至于让父亲丢了这件差事。有的说找局长求情,有的说可以毁了案宗,就当没抓过这个年轻人。

父亲没有理睬这些,他说:“不用,我相信这个男孩会回来的。”

警官说:“您怎么知道他会回来?您又不认识他。”

父亲的回答很简单:“他说过他会回来的。”

5点下班时间,年轻人没回来。5点15分,警察们劝父亲回家,父亲坚定地回答:“不,我要等他回来再回家。”

正说话间,门开了,那个年轻人走了进来,一头短发,精神了很多,警察们都没认出他,问他来干什么。年轻人说:“抱歉,我想交罚款。”年轻人一张张数钱时,警察们没说话,给他开了收据。交完钱,年轻人转身向外走,到门口时他似乎才想起来这是在警察局,他转回身对父亲说:“布拉德先生,抱歉,我在理发店排了半天队,所以回来晚了。”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主要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如父亲与年轻人的交谈以及父亲与警察的交谈,就反映出父亲作为一名老警察,工作经验丰富,老成持重。
B.这篇小说擅长通过侧面描写来塑造父亲的形象,如消防员、警员等与父亲共过事的人,都对父亲有高度的好评和极高的推崇,从侧面反映出父亲的为人品质。
C.小说以“我”的耳闻目睹为线索,从儿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行文,语言更显得亲切自然,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真实生动,富于感染力。
D.小说故事情节虽说简单,却平中见奇,具有一定的波澜。特别是父亲擅自放走囚犯之后的情节,围绕着“囚犯能否归来”这一矛盾来展开,扣人心弦,耐人寻味。
【小题2】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小题3】对于父亲擅自“放走囚犯”之举,有人认为失于草率,有人则认为入情入理,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小题。
铁 圈
(俄)索洛杜布
一天清晨,一位妇人带着一个 4 岁的小男孩在郊区的街道上散步。那孩子天真活泼,面色绯红。那妇 人年龄不大,穿着考究。她一边幸福地微笑着,一边细心地照看着自己的儿子。孩子正在滚着一个黄色的 大铁圈,他穿着短裤,挥动着棍棒欢快地笑着,跟在铁圈后面跑。他把棒子举得高高的,本来没有那种必 要,可他就是那么做的。
真开心!方才他还没有铁圈,可是现在有了,真叫人高兴!
一个双手粗糙、衣服褴褛的老头,身体紧靠栅栏站在十字路口,好让那女人和小孩走过去。(1)老头
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一个富户人家的公子,”老头心里思忖道,“是个好孩子,你看他多么天真可爱,毕竟是阔人家的
孩子!”
当他——这个老头儿——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过的是苦难的日子。即使现在,他虽然不再挨打受饿 了,但生活还谈不上美好。在他的孩提时代,他过的是挨打受骂、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时,他没有铁圈, 也没有其他这类阔少爷的玩具。他整个一生都是在艰辛困苦中度过的。他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事,也没有 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他咧开没有牙齿的嘴朝那小孩微笑着,心里不禁产生了嫉妒,心想:“这种玩意没有意思。”嫉妒又 转而变成了烦恼。于是他回到工作的地方——一家他从幼年起一直工作到现在的工厂。
那小孩边跑边笑追逐铁圈的情景萦绕在他的脑际,不管机器声多么嘈杂,他都忘不了那个孩子和铁圈, 晚上也总梦见他们。
第二天早晨,他又做起白日梦来。机器隆隆地响,工作机械单调,没有必要过多操心,再说他已干惯 了这种活。厂房里的空气充满了灰尘,传送带平稳地运转着,远处各个角落声音嘈杂,光线晦暗。人们像
鬼魂一样地走来走去,人的说话声淹没在机器声里。
这个老头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男孩,他的母亲也是一位贵妇人,他也有一个铁圈和滚铁圈的
棒子,他也在穿着白裤衩滚着铁圈玩耍。
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时,老头在街上看见一个从旧木桶上掉下来的又大又脏的圆箍。老头高兴得发抖,
昏花的老眼流下了泪水。一种意外的,几乎没有想过的愿望进入了他的心灵。他小心地朝四面张望了一下, 然后弯下腰哆哆嗦嗦地捡起那个圆箍,虽然他面带笑容,但还是不大好意思把它拿回家去。
没人看见他,也没有人问他。这与别人有什么相干?一个小穷老头捡了一个无论对谁都没有用处的旧 箍,谁会管呢?可他还是提心吊胆地偷偷把它拿走了。他为什么要捡?为什么要把它拿回家?他自己也说 不清。只是由于它像那个小男孩的玩具,所以他才把它带回家来。
圆箍在老头家破旧的房子里放了几天,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就把它拿出来看看,因为这个肮脏的铁箍 对他是个安慰,使那个经常出现在他梦境中的幸福的小男孩,终于变得更加真实了。
【一个晴朗、温暖的早晨,当城里树上的鸟正叫得比往常更加欢快的时候,老头早早起了床,洗漱完 毕,便拿着他捡来的铁箍出了城。
他一路咳嗽,穿过了枝叶茂密的森林。他不明白这些阴暗的树木为何这样寂静,还散发着奇特的香气, 那些昆虫也令他惊奇。露水正像童话中描述的那样。那里既没有嘈杂声,也没有灰尘,树林后面是一片柔 和、奇妙而暗淡的景色。
老头折下一根干树枝穿上铁箍。
他眼前展现出一片明亮寂静的田野,青草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老头突然用那根树枝做成的木棒滚起
铁箍来,铁箍轻松地在田野里滚动,老头跟在后面跑,他笑逐颜开,像那个跟着铁圈跑的小男孩一样,有 时也将木棒高高地举过头去。
他觉得自己仿佛再一次变成了一个有教养的幸福的小孩,并且好像感到母亲慈祥地微笑着跟在后面。 灰白的胡须在憔悴的脸庞上颤抖着,不住的笑声和咳嗽声同时从他那没有牙齿的嘴里迸发出来。】
老头喜欢早晨到树林里来滚铁箍,有时他也怕人看见笑话他,一想到这里,他便感到有一种难堪的羞 愧。羞愧又进而发展为恐惧,致使双腿开始发软,他一面滚铁圈,一面警惕地看着四周。
可是没人看见他,也没人听见他……
他尽情地玩够了之后,平安无事地走回城去,嘴角上流露出轻松愉快的笑容。
由于没出什么事,他太太平平地一连玩了好几天。可是有一天清早他着了凉,卧病不起。(2)在工厂
的医院里,当他在陌生的人们中间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脸上还是堆着宁静的微笑。他感到欣慰,因为 在他的想象中,自己也曾一度做了小孩,由亲爱的妈妈照看着,在树荫下的青草地上嬉戏笑闹。
【小题1】指出文中两处画线句反映的人物心理。
(1)老头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2)在工厂的医院里,当他在陌生的人们中间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脸上还是堆着宁静的微笑。
【小题2】小说用“【   】”括起来的部分描写了老人第一次去树林滚铁箍的情形,请分析其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题3】简析老人的形象。
【小题4】小说为何以“铁箍”为标题?试从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三方面做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
魅   力
(苏)阿尔卡基•布霍夫
今天是第一次带卡佳上剧院。
打从早上起,她便在屋子里踱来踱去,头上别了个天蓝色的大花结,神情是那样的庄重、严肃,父亲忍不住想在她那散发着香味和孩子气息的细脖颈上吻上一吻。
“我们走吧。”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六点钟开灯的时候,她说,“要不,别人都坐上了位子,我们就找不到地方坐了。”
“剧院位子都是编号的。”父亲微微笑了笑说。“是对号入座?”“是的。”“那别人也快坐好了。” 她的眼神是那样的焦急,父亲不得不在开演前一个小时便带她出发了。
父女俩第一个走进了剧场大厅。枝形吊灯、镶着红丝绒的包厢座位、若明若暗地闪动着光泽的大幕,使她那颗隐藏在咖啡色外衣下的幼小心脏似乎一下子停止了跳动。
“我们有票吗?”她怯生生地问。“有的,”父亲说,“就在这儿,第一排。”
“有座号吗?”“有座号。”“那我们坐下吧。要不,你又会像上次在公园里那样把我丢掉的。你准会。”直到戏开演前的一刹那,卡佳还不相信幕布真的会启开来。她觉得,现在所看见的一切足够她记住一辈子啦。
可是灯光熄灭了,周围的人立刻安静下来,没有人再把戏单弄得哗哗响,也没有人再咳嗽。幕,启开了。“你知道今天演什么?”父亲轻声问。“别出声。”卡佳答道,比父亲声音还要轻,“知道。《汤姆叔叔的小屋》,我读过这本书。讲的是买卖一个黑奴的故事。一个老黑奴。”
从舞台上飘来一股潮味和寒气。演员们开始用一种木呆的声音读着早已腻烦的道白。卡佳抓住座椅的扶手,沉重地喘息着。
“喜欢吗?”父亲慈祥地问。 卡佳没有吱声。值得回答这样一个多余的问题吗?
第一次幕间休息时她蜷缩在那张大椅子上,不住地轻声抽泣。
“卡佳,我的小女儿,你怎么啦?”父亲关切地问,“你干嘛哭,傻孩子?”
“他们马上要卖他了。”卡佳噙着眼泪说。
“要卖谁了?”“汤姆叔叔。卖100块钱。我知道,我读过。”
“别哭,卡佳。人家都在看你。这是演戏,演员们演的。好了,我给你买一个蛋糕,好吗?”“奶油的?”“奶油的。”“算了,”她脸色忧郁地补充说,“我哭的时候不想吃。”
她愁眉苦脸地坐在那儿,一句话也没有说。
“这孩子有点毛病。”邻座一个秃顶的男人一边嚼着果汁块糖,一边不满地说。”
“这孩子第一次上剧院。”父亲悄悄地赔不是说。
下一幕开始了。汤姆叔叔被拍卖。 “现在开始拍卖黑人汤姆。100块钱!谁愿意给个高价?”
忽然,像是一股细细的、如怨如诉的水流,从第一排冒出来一声铮铮作响的童音:“200!”
拍卖人放下了小木槌,困惑地望了望提台词的人。站在左面最前头的一个不说话的配角笑得打了个嗝儿,躲到侧幕后去了。“汤姆叔叔”本人用双手蒙住了脸。
“卡佳,卡佳,”父亲吃惊地抓住她的手,“你怎么搞的,卡佳!”
“200,200块!”卡佳嚷道,“爸爸,不能把它卖掉!好爸爸”
秃顶邻座把戏单往地下一扔,低声斥道:“我看这孩子是有毛病!”
后几排的观众开始探究地伸长了脖子。爸爸急忙抱起卡佳往出口走。她紧紧地搂住他的脖子,一张泪汪汪的脸贴在父亲的耳朵边。
“喏,这场戏看得好。”走进休息室时爸爸生气地说,他两颊通红,十分狼狈,“你这是怎么啦!”“汤姆叔叔真可怜。”卡佳轻声答道,“我不再这样做了。”
父亲瞥了一眼歪到一边的大花结和挂在眼角上的一行泪,叹了一口气。
“喝点水吧。你要愿意,我马上带你去看看他。想看汤姆叔叔吗?他正坐在自己的化装室里,好好的,并没有被卖掉。想看吗?”
“带我去吧。我想看。”
观众已经吵吵嚷嚷地从演出厅涌向走廊和休息室。大家都笑着在谈件什么事情,父亲慌忙把卡佳带到走廊尽头的一间屋子。扎波里扬斯基已经用厚厚一层凡士林抹去了脸上的黑颜料。他的脸变得又胖又红,再加上扑粉,看起来活像一个小丑。
刚才扮演拍卖人的那位叔叔正忙乎着系领带。
“您好,扎波里扬斯基。”父亲说,“喏,瞧吧,卡佳,这不就是你的汤姆叔叔吗?好好瞧瞧吧!”
卡佳睁大眼睛朝演员的那张满是扑粉的脸望了望。“不对。”她说。
“哦,”扎波里扬斯基呵呵大笑起来,“真的,我真的是……要不要我给你表演黄鼠打哨?”不待她回答,他便打了一个长长的呼哨,可一点也不像黄鼠。
“喏,怎么样,”刚才的那位“拍卖人”问,“现在可以把他卖掉了吧?”
卡佳两眼的火光熄灭了,她既忧伤,又失望地说:“卖掉吧。”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善于运用多种手法来刻画人物,在塑造卡佳这个人物时,运用了神态、语言等描写手法,使主人公卡佳的形象跃然纸上。
B.小说侧重从细微处写人,从“轻声问”及“两颊通红”“抱起卡佳往出口走”等描写可以看出,父亲为孩子的失常举动而难堪,他感到失望和丢脸。
C.小说以卡佳与秃顶男人在看《汤姆叔叔的小屋》戏的表现为矛盾冲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情节跌宕起伏。
D.文中划横线处的句子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这里的环境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作用。
【小题2】小说在刻画卡佳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指出这些对比并说出这样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