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数学
题干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现有一根金箠,长五尺,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1尺,重4斤,在细的一端截下1尺,重2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多少斤?”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若金箠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问第二尺与第四尺的重量之和为( )
A.6斤
B.9斤
C.9.5斤
D.12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04 08:38: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记为
,若
的值为一个确定的常数,则下列各数中也是常数的是( )
A.
B.
C.
D.
同类题2
已知数列
为等差数列,其前
n
项和为
若
,则
______.
同类题3
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则
m
=_____.
同类题4
中国历法推测遵循以测为辅、以算为主的原则.例如《周髀算经》和《易经》里对二十四节气的晷影长的记录中,冬至和夏至的晷影长是实测得到的,其他节气的晷影长则是按照等差数列的规律计算得出的.下表为《周髀算经》对二十四节气晷影长的记录,其中
寸表示115寸
分(1寸=10分).
节气
冬至
小寒(大雪)
大寒(小雪)
立春(立冬)
雨水(霜降)
惊蛰(寒露)
春分(秋分)
晷影长(寸)
135
75.5
节气
清明(白露)
谷雨(处暑)
立夏(立秋)
小满(大暑)
芒种(小暑)
夏至
晷影长(寸)
16.0
已知《易知》中记录的冬至晷影长为130.0寸,夏至晷影长为14.8寸,那么《易经》中所记录的惊蛰的晷影长应为__________寸.
同类题5
等差数列
中,若
,则
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数列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