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②所以:是为了。③鸱枭(chī xi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肉食者谋之,又何焉(参与)
B.小信未孚,神弗也(赐福,保佑)
C.凌忽长者,慢同列(轻视)
D.人之如仇敌(疾病)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入 人读数十卷书
B.之如鸱枭   死亦我所
C.小大狱,虽不能察   人疾如仇敌
D.虽不能察,必情 如此学自损
【小题3】对两个文言语段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甲)文第一段记述曹刿询问和批驳鲁庄公的看法,最后得出抓准战机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B.(乙)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永不满足,做人要谦虚,千万不要傲气。
C.(乙)文“如此以学自损”中“此”指代的内容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D.(甲)文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曹刿深谋与远见,(乙)文通过所谓读书人的行为表现,写出其鄙陋与短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8-28 03:06: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文言文阅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小题1】请你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1)三臣于草庐之中
(2)遂先帝以驱驰
(3)夜忧叹
(4)以彰其
【小题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帝不臣卑鄙  伤先帝之明
B.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五月渡泸
C.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则治臣之罪
D.无兴德之言  徐公不君之美也
【小题3】翻译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题4】诸葛亮处处不忘先帝之恩,处处为后主着想,期望他继续完成先帝“兴复汉室”的大业,贯穿全文的两种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盘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何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喏。”

……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公输子之/略无慕艳
B.吾知所以距子矣/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者也
C.其锦绣/鱼而取熊掌者也
D.虽杀臣,不能也/群响毕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小题3】用原文填空。本文用公输班的“____”, 墨子的“____”表现了模拟战斗的激烈。用一个字“____”点明了公输班已经技穷。
【小题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造云梯之械”,表明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宋国形势危急;从“行十日十夜”中可以看出时间非常紧迫,也表现了墨子不辞辛劳的精神。
B.墨子见到公输盘,就提出“愿借子杀之”,而且进一步说“请献十金”,其真正的意图是激怒公输盘,诱使他进入自己设计的圈套。
C.墨子最终能说服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原因在于:墨子锋利巧妙的言辞;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
D.墨子用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步步深入地揭示公输盘“义”的欺骗性,使公输般陷入矛盾之中,体现了墨子非攻(反对不义之战)的思想。

同类题5

(10分)
①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②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③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小题1】老舍写济南的冬天,每段就是一幅画,试给文中的三幅画各拟个名字。(3分)
第①段: 图  第②段: 图   第③段:  图
【小题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5分)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小题3】文章写的是济南的冬天,可是划线部分写的是冬天的人们,这部分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2分)